为大众服务的金融

新的金融理念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金融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将自身的利润追求建立在正向的社会效应基础上。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也是新金融战略重构的哲学根由。

“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统优势消失后重构新的优势。检视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下形成的社会金融痛点,需要新的观念、新的产品、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风控方法。

形成新的金融模式是一个渐进过程。它会带来监管格局的变化、政府与金融的关系变化、货币政策的依据变化。它将更深层次、更充分地回应社会金融服务需求和民生关切,把握新的商业机遇,形成新的战略路径。它要摆脱规模冲动,追求卓越服务,紧扣社会脉搏,担当社会责任,纾解社会痛点,分享社会价值,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于未萌,在弥补旧体系缺陷中拓展新市场,使银行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功能实现有机统一。

金融是一种具有价值观的活动。“好”的金融要真诚地为企业家群体、社会大众提供直接的支持和服务,要成为一种社会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我们要改变过去金融高高在上的服务理念,让金融走进大众、服务大众,并为满足大众生产生活所需而提供金融服务。新金融的本质是大众金融。

义利兼顾的金融伦理

金融伦理学阐释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问题,公正、平等、诚信等都属于金融伦理学的核心范畴。金融伦理学将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务,视作人应有的权利。学界和业界都认识到,金融行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法律的最低限度,而应将诸如公平等理念纳入实践行为之中。

杰里米·巴尔金(Jeremy Balkin)在《影响力投资:为什么说金融是一种向善的力量》(Investing With Impact)一书中写道,金融危机不只是一场金融危机,也是一场道德危机,存在着“令人震惊的道德缺失和短视的自利行为”。书中提出了衡量影响力投资所产生的利润和社会影响的6E模型,即经济状况(Economics)、就业(Employment)、赋权(Empowerment)、教育(Education)、道德(Ethics)、环境(Environment)。该书总结道:“做善事也可以获得财务回报,这才是最具创新性的金融、最有影响力的金融、最好的金融。”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以利润为中心的逻辑之外给出了新思路。1984年,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书中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解释。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一内涵,不仅包括了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群体,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群体也囊括进来,进而使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扩展到公众、社区、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质疑,是对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角色和应尽义务的再思考。

2004年,联合国首次提出“ESG”[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英文首字母缩写]概念[1],并就如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引入资产管理和证券交易行业以及有关研究机构提供了指导与建议。近年来,ESG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和金融投资中的重要理念,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具象投影。从本质内涵看,ESG理念旨在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着眼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将经济效益和社会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寓义于利”“义利兼顾”的另一种呈现。

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成为未来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引。社会主义金融的本质要求是,坚持资本为劳动服务,金融为产业服务。要将服务民生作为衡量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准,推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运行效率、融资效率更好地服务民生,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公平地共享。新金融强调“以人为本”,通过金融力量促进社会整体繁荣,摒弃传统金融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政治性为引领、人民性为立场、专业性为保障,助力解决社会痛点。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经济学不是关于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是人类如何通过分工合作,打破文化、制度的差异,实现幸福与和平的学问”。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不能成为为少数人牟取暴利的工具。但是由于传统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弥合不足,经济不平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家开始从金融运行逻辑上反思当代金融的弊端,并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

价值观方面的转换,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构建新的经营模型,统筹社会责任和经济收益,强调解决社会问题。

传统金融体系长期以来深受三大观念的影响。一是过于追求绩效,尤其是当期和短期绩效。由于激励机制设计偏差,大多数金融机构存在过度激励问题,导致经营中出现短期行为和忽视普惠的现象。二是过于强调对资本负责,片面迎合股东对短期投资回报的要求,从而弱化了对社会大众、小微企业等“低收益”客户诉求的响应,弱化了长期社会效益。三是过于追求规模,在业务上向往热点、向往城市,追逐泡沫、追逐虚拟经济领域和资本市场中的高收益,赚快钱。新的金融理念就是要通过改善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重构信用体系,降低准入门槛,来纾解这些人群和企业的焦虑。

在服务大众的逻辑下,传统金融的风险收益、资产定价和资源配置等理论依然成立,只是需要考虑更多的外部效益以及外部效益与机构盈利的关系。传统金融虽然也强调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利益的平衡,但导向和路径不明确,较高的利润回报遮盖了其他目标要求。

新的金融经营模型综合考虑外部效益和内部效益的组合。外部效益重点包括金融活动对经济、社会、组织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中长期影响,反馈到金融机构则影响的是未来利润,有时候短期内难以衡量。它的难点也在于此。

为此,金融改革创新的思路就是“跳出金融做金融”,主动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使金融服务从“锦上添花”转向“雪中送炭”,重新构建金融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良性关系。盈利模式从服务客户直接赚取收益的直接盈利模式,扩展为帮助实现客户成长、社会治理、生态和谐等金融的外部价值之后,再从中获取收益的综合盈利模式。

如上所述,新模型让金融机构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高度并联,抑制过度短期化的现象,力图打破风险周期化困局,这与资本市场估值重视企业中长期价值的逻辑基本一致。从逻辑上看,金融服务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优化金融资源投放结构和评估模型,在更深层次,把握社会经济未来方向,发挥金融功能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如何根据机构的现实基础、能力边界去协调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何实现外部效益向内部效益合理转换是关键。建设银行在探索中形成了新金融业务逻辑(见图1-5)。

图1-5 建设银行探索形成的新金融业务逻辑

以服务大众为目标已成为当代金融的重要特征。站在历史的高点、社会的立场、未来的视域观察当代金融走向,新的金融理念在理论上还有待完善,实践上还需要持续探索。但毋庸置疑,金融规模的庞大不应成为目标,金融的伟大才值得追求。


[1]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04年发布《在乎者即赢家》(Who Cares Wins)报告,正式提出ESG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