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商鞅篇之拜见

在公元前362年,秦孝公承接王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此时,黄河与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逐渐崛起,他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这些国家互为邻里,却暗潮涌动,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在淮河、泗水之间,十多个小国如璀璨繁星般散落,他们的存在成为了诸侯间争霸的焦点。

这些小国犹如诸神手中的棋子,随时可能被强力诸侯收入囊中。

周王室的势力日渐式微,他们的威信在诸侯间的争斗中逐渐消磨,王室的地位已经无法对诸侯国的兼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在这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诸侯间的征伐与吞并愈发激烈。

他们的动机不再是简单的领土扩张,而是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

强大的诸侯国通过武力将弱小的国家收入囊中,逐渐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那些试图保持中立或者弱小的小国,则在这种激烈的诸侯争霸中摇摇欲坠,甚至有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

秦孝公在他的统治期间,不仅要面对来自六雄的威胁,还要应对那些被诸侯间征伐吞并所波及的小国。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舞台上,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充满了未知,而秦孝公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整个战国格局。

秦国,坐落在偏远的雍州之地,长久以来未曾踏足中原,游离在诸侯盟会的边缘。

这使得秦国成为了众诸侯疏远乃至忽略的对象,如同夷狄般的存在。

然而,这一切在秦孝公继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孝公,一个心怀壮志的国君,他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目标,决心振兴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

在国内,他颁布了一道震动四方的求贤令。这道命令,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秦国的未来。

这道求贤令,向全体国人、大臣们发出,鼓励他们献出富国强兵之策。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号召,更是一个承诺。秦孝公承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能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都有可能得到重用。

这道求贤令的发布,如同一场春雨,滋润了秦国人民的心田。它让大家看到了秦国的希望,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

无数有才之士纷纷涌现,他们竞相进献计策,希望能为秦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时间,秦国内部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举国上下,人们热情高涨,士气大振。

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关于国事、军事的讨论。而秦孝公也在这众多的建议中寻找着最合适的人才,为秦国的富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商鞅,这位才智过人的青年,敏锐地察觉到了秦孝公在国内发布的求贤令。

他心怀壮志,决定把握这个机会,携带李悝的《法经》踏上了去往秦国的旅程。

商鞅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他知道,这是他实现宏图壮志的关键一步,也是他能否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的关键一役。

他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当他来到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终于得以见到那位传说中的秦孝公。

他们两人的会面,是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宫廷中进行的。

商鞅踏入宫门,眼前是金碧辉煌的宝座、繁华复杂的壁画,还有那庄重肃静的气氛。

他感受到秦孝公那威严而又充满期待的目光,心中不禁为之一振。

景监向秦孝公恭敬地介绍道:“这位便是才子商鞅,他携李悝的《法经》而来,希望能为秦国献上一份力量。”

商鞅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向秦孝公展示自己才华的时刻。

商鞅以帝道游说秦孝公,然而孝公并未领悟其中的深意,听后昏昏欲睡,并通过景监对商鞅进行指责,称其为狂妄之徒,不可予以重任。

帝道,源于古代的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君臣之间相互协作,顺应自然,以德治国。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帝道似乎过于超前,与秦国的实际情况不符。

商鞅对于帝道的理解颇为深刻,然而在孝公面前,他可能没有把握好帝道的精髓,或者没有以孝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

因此,他的游说并未打动孝公,反而被视为狂妄之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商鞅与孝公在治国理念上的巨大鸿沟。

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制度的严格性和权威性;而孝公可能更倾向于以德治国,注重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民的教化。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使得商鞅的改革理念难以得到孝公的支持。

五日之后,商鞅再次受到秦孝公的接见。

这次,他以王道之术进行游说,然而,秦孝公对此并不感冒,无法接受他的观点。

之后,秦孝公通过景监再次对商鞅进行了责备,认为他的主张不符合现实,过于理想化。

王道,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民的教育培养。主张以仁政治理,重视人民的利益和权利,追求长期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王道的实施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

商鞅在第二次游说中,可能没有把握住秦孝公的心理需求,或者没有以秦孝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

他的王道主张并未打动秦孝公,反而再次被视为不切实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尽管如此,商鞅并未放弃。他继续以自己的见解和理念游说秦孝公,并尝试寻找其他途径来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

在五日之后,商鞅第三次与秦孝公会面。这次,他转变了策略,用霸道之术进行游说。

相比前两次,霸道之术更注重实际和实效,强调以强力手段达成目标。

这种强硬的方式来引导秦孝公,商鞅的游说获得了秦孝公的肯定,但是他并未被采纳。

然而,商鞅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他通过观察和领悟,明白了秦孝公的真实意图。

秦孝公虽然欣赏他的才华和见解,但是此时的秦国更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帮助,而非单纯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