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1,直上三十里。

扣关2无僮仆,窥室惟案几3

若非巾柴车4,应是钓秋水。

差池5不相见,黾6空仰止7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

1 茅茨:指茅屋。

2 扣关:敲门。

3 惟案几:只有桌椅茶几,表明居室简陋。

4 巾柴车:指乘车出游。巾,覆盖。柴车,简陋的小车。

5 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交叉错过。

6 黾俛:勉力,尽力。

7 仰止:仰望,倾慕。

【点评】

从题目来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去拜访一位隐者,却没有见到。整首诗表现出诗人积极豁达的心态。诗的前两句介绍了隐士的住所在高高的山顶上,从山下走上去足足有三十里。诗人不辞辛劳地爬上去后,敲门无人应,原来隐者不在家。“差池不相见,黾俛空仰止”是诗人发现隐者不在家后的第一反应,这里稍微表露出了一些遗憾。但是接下来,诗人把注意力转到了周围的景色上:“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青草在雨水的清洗下颜色更加青翠喜人,阵阵松涛声通过晚风进入了耳中。在这样的景致下,诗人得到了一种满足感,所以他说:“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虽然没有跟这位隐者交谈,但是自己已经领悟到了清净修身的道理。原本打算上山来跟这位隐者见一见,畅谈一番,但此时隐者不在,诗人却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了新的自己。“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觉得尽兴了就下山,不必非要见到隐者。这是诗人通过这次“不遇”所领会到的新的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这次“不遇”让诗人遇到了一个豁达、潇洒的自己。

綦毋潜

綦毋潜,字孝通。虔州(今江西赣州)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后官至著作郎。约卒于天宝末。綦毋潜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等交往密切,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多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