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阿妈病了·“赤脚医生”

160

阿妈病了·“赤脚医生”

应该与献血没关系吧,自打被抽血之后,母亲依旧生龙活虎似的在田里、家中不知疲倦地操劳着。可半年后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意外,把本就很是潦倒的我家再一次打懵了,母亲生病了!

——“生龙活虎”叫“活死”发音“罚细”、“犟性足”等。

1977年11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收工回家的母亲肚子痛得厉害,身子佝偻着,走起路来有点吃力。已到深秋,早晚温差大,此时的气温特别低,但她的额头上却在不停冒汗。

——此处的“厉害”可以叫“结棍”、“着力”发音“撒烈”、“对手”发音“嘚手”、“扎棍”等。

父亲感觉不对,“娘子,怎么回事?”“这两天肚子一直不舒服,痛一阵,好一阵。或许冷饭冷菜吃多了吧,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哦?还是明天向队长请个假,到大队赤脚医生那里看看吧。”

——“怎么回事”叫“哪能桩事体”、“哪能回事体”等。

——“这两天”发音“咯两体”:这几天。

——身体“不舒服”,也可以叫“上不上”发音“桑勿桑”。

——“赤脚医生”发音“擦甲医桑”。那个特定年代里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赤脚”的寓意,一是业余的非职业的,二是扎根在农村第一线的,和“草根”异曲同工,个人臆想,非专业注解哦。比较权威的说法可能是,在当时,深入农村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不少就出生、生活在当地,还有一些是从城里、镇上下来的,有的还在农村安了家落了户。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常态是半农半医。平时正常下地干农活,一旦有人得病求医了,立马光着脚从田里上岸,直奔卫生室。为此,当地老百姓亲昵的称之为“赤脚医生”,形象哇。这一叫法既客观又亲切,很快就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慢慢传播开来。

第二天一早,父亲陪着母亲来到潘家桥西堍北面不远的杨辉大队部的卫生室。大队的赤脚医生非常敬业的早早到岗迎“客”了。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出现的职业名称,一批有一定医疗知识和能力的医护人员经地方政府批准和指派,受当地卫生院直接领导和医护指导。没有固定编制,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来源主要有医学世家、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公认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者等。赤脚医生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农村地区的缺医少药问题,为那个年代农村地区的普及爱国卫生知识、看病配药、根除血吸虫病、除“四害”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毫不夸张的讲,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几乎都得到过赤脚医生的听诊筒、温度计、血压带的伺候,吃过他们开方配的药。

——“农闲”叫“闲档”发音“爱档”。

——“自学成才”发音“私熬圣腮”。

温和的赤脚医生黄美珍阿姨三十挂零,和我父母亲是同一希望田野里的乡里乡亲,老熟人了。她立马展开一系列的常规检查,量血压,放听筒,看喉咙,摸额头,按腹部,很快给我母亲配了些常用的消炎药、止痛药。末了,留下了一句“最好去镇上的新场医院仔细查查”的医嘱。

父亲哪敢耽搁,忙不迭地道谢后立马转身,搀扶着母亲出门,又马不停蹄地赶向新场医院。

——“耽搁”叫“打顿”发音“当等”。

新场医院母亲的检查报告很快出来了,结果是令人揪心的两个字,“胃癌”!

父亲顿时傻了,手捧诊断报告好似五雷轰顶,手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怎么会呢?一直没啥病的呀!”父亲实在不相信这样的事实。

面对既茫然又胆怯的母亲的询问,父亲还算镇静。“引官,没啥大病,就是胃有些发炎。现在啊,十人九胃病。我去叫医生多开几个好药,好起来就快。”

父亲安顿母亲在医院走廊的长木条椅子上坐定,又回到医生办公室,拉住主治医生问个究竟。“就因为长期拖着不看,才会到今天这个结果。已晚期了!”“还有救哇?”“不好说啊,得马上动手术。”“不开刀会怎样?”“最多只能撑一两个月。”“开了刀呢?”“看运气了。半年应该没问题。复发、转移的话就难讲了。”“马上住院!开刀!”父亲表情刚毅、斩钉截铁地脱口而出。

——“拖着”叫“熬啦”发音“熬喇”。

——“运气”叫“运道”发音“勇道”,也可以叫“额角头”发音“阿高豆”等。

“不是说‘十人九胃病’吗?住医院要不少钱呢!”母亲执意不肯。最终,实在抵挡不过父亲的花言巧语、连哄带骗,母亲一脸埋怨加狐疑地住进了新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