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东城”这个名
悄悄告诉你,我是“东城区”人。
——“悄悄”也可以叫“偷背哑子”、“偷阴背阴”等。
“东城区”很牛吗?那是!
随着某地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中心地块原有的四个区“崇文区”、“宣武区”、“东城区”、“西城区”的固有格局已显弊端,优势互补、两两相合水到渠成。于是乎,“崇文区“与“东城区”合并了,有了新的“东城区“,“宣武区”与“西城区”合并后,有了新的“西城区”。于是乎,得名于各自地域内的“崇文门”、“宣武门”而设立的“崇文区”、“宣武区”退出了历史舞台。
嗳,“东城区”?怎么这么眼熟呢?哎呀,我不就住在“东城区”么,虽然这“东城区”非那“东城区”,虽然两者相距有点远,起码一百环以上吧,可好歹有着相同的名字哦,自豪吧。于是乎,远在天边的我莫名有了一丝小确信,咱是“东城区”人,浦东南汇惠南“东城区”。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为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功能重组、人口流动,调整、优化行政区域,非常必要。随之派生的,用什么名字来“锦上添花”、实现“一加一大于二”,自然而然的成为某段时间节点很难绕得过去的热门话题。何况伲乡下人本就有好看热闹的习俗,不管你是种瓜的、卖瓜的还是吃瓜的。
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又满怀宏志整装待发的古堡新城,怎么着也得整个文化深耕、传承有序、叫起来嘎嘣脆、想到了有回味的名字吧。再说了,好不容易珠联璧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选用其中任何一个做新名字都在情理之中,各取各自原有名字的一半进行组合也未尝不可。一家子了么,曾经的谁大谁小、谁高谁低、谁富谁穷、谁强谁弱都没啥讲究、不分彼此了,有个好听、耐看、叫得响、好赓续的新名号才是有价值的。就现有的“崇文”、“东城”来看,至少有“崇文”、“东城”、“崇东”、“东崇”、“崇城”、“城崇”、“文东”、“东文”、“文城”、“城文”等多种组合,可供选择的空间好大呀。同理,“宣武”、“西城”两区二合一后新区名的“出炉”也有类似的选择余地。
我等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的一介草民,就名论名,“崇文”、“宣武”不就是现成的嘛?怎么听,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觉得“崇文”、“宣武”更顺耳些、耐看些,历史积淀深厚,承前启后顺畅,继续“崇文宣武”,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这两个名,来头都不简单。
“崇文”来自曾经的“崇文门”。在元代,被称为“文明门”。因元哈达大王居于门内,故多被叫作“哈达门”。后来,慢慢音化为今天的“哈德门”、“海岱门”。史存雍正皇帝御赐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刘统勋的诗中,对刘文正公有“海岱高门第”的称谓。明英宗正统四年即公元1439年,“文明门”改称“崇文门”,取“文教宜尊”之意,沿用至今。
“宣武”呢,来自以往的“宣武门”。在元代,称作“顺承门”。燕王朱棣兴兵夺得皇位后,改BJ为都城。永乐四年,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成北京城,将元朝时的十一座城门改为九门。明英宗正统元年即公元1436年,开始修缮BJ的城门。正统四年,九门修缮完毕。除明初新命名的“安定门”、“德胜门”外,其余城门均改新名。“顺承门”就被改为“宣武门”,取张衡《东京赋》中“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意,沿用至今。
遵循“左文右武”的礼制,“崇文门”、“宣武门”一左一右、一东一西、一生一死、一文一武,两座城门被赋予了“文治武安、江山永固”、“文成武德”、“文武并重”等诸多特殊的含义。
即使单从字面上寻思,“崇文”“崇文”,崇尚文明,“宣武”“宣武”,宣扬武德,文武相辅,东西相成。这“崇文”、“宣武”,来路正,叫声响,传得远,多有气场、多有面子呀。
看着熟悉也亲切的“东城区”这名,我却没法得意起来。五百多岁的“老哥俩”怎么就下岗了呢?新生代“东城”、“西城”怎么就上线了呢?
“东城”,“西城”,充其量是个方位词,“东面的城堡”,“西面的城池”,直白普通,无渊源、少故事、缺特色。犹如一个赵姓男子取名“赵男人”、一个钱姓女子取名“钱女娃”,虽没毛病,但怎么听怎么看不是个味。
或许,这样的“东”、“西”能胜出,有着特别的奥妙吧。愚笨的我,脑子始终转不过弯来,左看右看,横看竖看,依然不得要领。这灌足了浆糊的脑瓜有的只是迷糊,这“东城”、“西城”怎么就强过“崇文”、“宣武”了呢?
令人郁闷、闹心的是,这“东城区”、“西城区“,还不是该地特有。随手一问“度娘”,叫“东城区”的还不少呢。成都有,烟台有,济宁有,东营有……包括根本搜索不到却实实在在就在身边存在的我家所在的“东城区”。
网上当时有句跟帖留言,看了特别的胸闷、无奈,“不崇文,不宣武,就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