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座驾”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品质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免不了水涨船高。对时下通行的“有房有车”而言,住房有了着落,又得考虑真正意义上的为“我”所用的出行“座驾”了。
早几十年,差不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行代步自然是自行车唱主角,也是大多数农家的标配交通工具。不过,一般一家也就一辆。
进入九十年代,以“木兰”牌、“建设”牌燃油助动车为代表的轻便摩托车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我虽住县城,却几乎每周要去趟新场老家、大团岳父母家。骑自行车,前面有个小“向导”,后座还有位大“护卫”呢,实在累得够呛。咬咬牙,狠狠心,打肿脸充胖子,也买了辆“小木兰”。
——“木兰”发音“冒莱”。
九十年代中叶,广大乡镇企业主、老板的出行座驾逐渐被私家车取代。公家单位?以大众桑塔纳轿车为主流的公务车也有了,不过一个单位屈指可数,也就主要领导有资格乘坐。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单位,车子档次提升到大众帕萨特之类了。非主要领导的领导们呢,只能屈尊挤在一辆充当班车的金杯、依维柯之类的公务车里上下班。上班之际确有公务,也可“享用”,不过要单位办公室统一调度安排哦。没办法,独此一辆,只能拼车、搭车了。
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私家车逐渐在普通家庭登堂入室。经历几轮公车改革,号称“公家人”的在职人员也没有公车可开、可坐了,人手一车成了大势所趋、司空见惯。
又过了几年,更是不得了,一个小家庭就有几辆了。你随意往周边看看吧,今天的各家各户,哪家没有两三辆小轿车进进出出的?
轿车的品牌呢,也是五花八门、各放异彩。开国产车是低调,开进口车是不差钱,开新能源车只是为了赶时髦、省掉拍大牌照的烦恼。环顾前后左右,绝少有重样的呢。
时间向前推它个二十年、三十年,绝没有人能想象得到,买辆两轮助动车甚至自行车都费劲的你我,今天能开上小轿车、越野车、商务车、敞篷车了。小小的三口之家,没有三辆也有两辆。更让自己难以想象的是,曾经如此一贫如洗的“本帮”家族,拥有的汽车竟然可以轻轻松松地组建一支两位数的车队,一长溜呢。身边的“别人家”?也差不多哦。
怪不得,再宽敞的道路,再拓宽的节奏,时时处处仍会“轮”履蹒跚、“堵”不胜“堵”了。开着再能“跑”的车,也只好光打响“雷”、冒白“雾”,也只能乖乖“加”一步、“刹”一步的当只跟“屁”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