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总有一款适合你

84

总有一款适合你

玩,该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吧。我,自然是这个“大多数”里的一员了,呵呵。

对于玩,相对于祖辈、父辈,我不仅“不甘落后”,还“发扬光大”哩。唉,强大的遗传基因啊。

玩点啥?这里不妨说上几种,不知有没有过你的影子。

打“弹子”。主要考验准度,男生参与为主。一般是全体玩家用玻璃球按相同的高度,依次自由落地到墙根倾斜摆放的砖块面上,任由玻璃球向前滚动。有直接比远近的,有比离远处指定横线远近的。玻璃球不再滚动了,谁的玻璃球滚得远或离指定横线近,谁就先下手,依次类推。再单手拿起自己的玻璃球去击打他人的玻璃球。击中了,被击中的玻璃球收归自己。没击中,就由下一位玩家去击打,直至无球可打。

——“弹子”:玻璃球。

有时还玩圆圈式的。事先在地上划个大大的圆圈,参与者把自己的玻璃球自行摆放在圆圈里。然后按先后顺序,单手用自己的玻璃球去击打他人的玻璃球,把对方的玻璃球击打出圆圈即获胜,出圈的玻璃球归你所有,直至全部清圈。

谁赢的多谁就是王者。输没了,可以当场向“子弹”多的玩家买,一分钱一粒。

——“子弹”:此处指库存的玩具。

记得在上第一个初三时,我上学去的口袋里必装些“弹子”。一到下课,就和几个情趣相投的“要好”男同学躲在墙角根开战。快要放寒假的一天清晨,学校依旧做早操,我在做最后一节“跳跃运动”时,棉袄口袋里的“弹子”不合时宜的发出了清脆的撞击声,让刚好从身边走过的班主任沈淼根老师听见了。

沈老师胖胖的身材、圆圆的面容,满脸的络腮胡子。先生时常脱口而出的一句口头禅“桑劳荡”,几十年过去了,愚笨的我依然没琢磨明白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嘻嘻。

——“满脸的络腮胡子”叫“拉拉胡子”发音“拉拉武子”、“拉拉胡子兜底攀”发音“拉拉武子兜底派”。

——“愚笨”叫“乖脸呆肚肠”或“乖面呆肚肠”均发音“呱米碍肚肠”、“乖脸笨肚肠”或“乖面笨肚肠”均发音“呱米笨肚肠”:原意指长相好看脑却愚钝、笨拙,后来基本泛指愚钝、笨拙了。

结果可想而知,我被沈老师“请”到了办公室,不但交了“械”,还写了份保证书。当时,对写份保证书好像没感觉到什么,可“弹子”被没收了似乎心疼了好一阵子。不过,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暗暗下定了决心,再也不打“弹子”了,也渐渐远离了贪玩。也是啊,老大不小了,是该用点心放在读书上了。谢谢沈老师恰到好处的“醍醐灌顶”啊!

——“下课”发音“窝苦”。

——“要好”,也可以叫“至真”发音“子真”:互相关系好、铁哥们。

翻“豆腐干”。比的是力度,是个力气活,男生参与为主。玩家拿出各自刚用作业簿的整页纸折成的四角包,更多的是拿着存货,放一只在地上,再由玩家依次单手用自己的“豆腐干”瞄准地上的“豆腐干”,抡圆了使劲去拍打,但只可来一下。打翻了身就算赢,那张被翻身的“豆腐干”就变成你的战利品。同时获得连续作战的资格,可以继续拿起自己刚获胜的“豆腐干”继续拍打其他的“豆腐干”,直到没有“豆腐干”被翻身为止。你那只“坚守”在地上的“豆腐干”等同于守擂,就要接受他人拿“豆腐干”来拍打。自己的“豆腐干”被打翻身了,就光荣牺牲了,没有被翻身就继续守擂。如此往复,谁赢多谁牛气。

——此处的“豆腐干”,指用纸折成的四角包,和食品没有关系。

——“翻豆腐干”发音“翻豆捂跪”,还可以叫“翻牌包”发音“翻拔包”:拍打四角包。

吹香烟壳。主要比试气力加巧力,男生参与为主。把香烟盒子拆开、铺平,折成四角包,再放在桌上让其他玩家去用嘴吹。吹翻身了,就收归吹者所有,你来也一样。有时也会放在地上,用翻“豆腐干”的方式进行比赛,被翻身了就输了、归人家了。

不同牌子的香烟壳,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和香烟的实际价格相挂钩。记得当时的牡丹牌、凤凰牌等高档烟的外壳,就比劳动牌、飞马牌、大前门牌的烟壳高档得多,一个能抵好几个呢。

“造房子”。主要比赛腿脚的巧劲,男女生参与。先在地上划出多个方格子,视作一间间房子,不同的格子代表了不同的区域。所有玩家依次从起点用单脚去触碰碎砖块或瓦片到指定区域。既要考虑准度,也要考量远度。谁先完成一轮就先进入下一轮。

——“方格子”:用树枝或粉笔等在地上划出的虚拟化的房子。

随着游戏的进程,每一轮的起点也在一格一格向前推进,直到全部完成。谁第一个走完谁获胜。

扔砖头。主要考量力度和准度,男生参与为主。事先在空旷的场地远处划上一条线,把十几块还算齐整的砖头紧挨着压线横摆着。各位玩家依次站在起点线后面,用手中的半块砖头向摆放着的砖头抛掷。抛出的砖头过了线就会被判输淘汰。能一次性击中摆放着的砖头使其倒下,就赢,一次击倒的砖头越多,意味着胜利的果实越大。没有被击倒的,不算。由于离得很远,为了保险起见,一般都只会抛掷得离目标砖头近一些即可,然后等又轮到自己了再瞄瞄准来一下。最后,看击倒的砖头最多的为最终赢家。

——“扔砖头”发音“扔醉豆”,叫“撘落砖”发音“撘落醉”。

——“轮到”叫“挨着”发音“阿撒”。

弹橡皮筋。比远度和准度,男生参与为主。在统一的起点线后,或双手或单手,依个人习惯,向前方弹射。落定位置最远的先弹击。双手用自己的橡皮筋去弹击别人的橡皮筋,击中就算赢,被击中的橡皮筋就是你的了。没击中,就轮到下一位来弹击。以此类推,完成一轮紧接着开始下一轮。

橡皮筋输没了,也可以当场向存货多的玩家买,一分钱三四根的样子。

我因为手艺不精,常常是买单的主。不知咋的,那时的我,兜里总会有几个一分两分的硬币,也许是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的“私房钱”吧。其他玩家于是就幸灾乐祸的给我起了个绰号“铅嘟噜”,这些家伙,真是的,赢我钱,还“别相”我,真不要脸!

——“买单”发音“码呆”。这个词,最初的写法应该是“埋单”,大意是把消费后所需费用的钱币埋在账单下面吧。后来人们为了省事,用“买”取代“埋”,即把所花销的“单子”买下来、付账,既望文生义,也一目了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多彩、见识的拓展,一些词语的内涵、外延也在不断扩充、丰富,“买单”也是。如今的“买单”不再局限于“付账”了,更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责”、“负责”之意了。

——“私房钱”叫“私房铜钿”发音“私王洞低”,也可以叫“小付铜钿”发音“小付洞低”。

——“铅嘟噜”发音“凯嘟噜”,还可以叫“铅壳子”发音“凯靠子”:硬币。

——“别相”:此处指玩弄、羞辱。

跳橡皮筋。考量的是身体的柔韧度、协调性,女生参与为主。有集体跳的,一根长长的橡皮筋两头各有一人紧握着,其余的依次参与跳跃,被橡皮筋缠绕住了,就算输,淘汰出局了。随着游戏的进展,橡皮筋由低到高慢慢上升,直到用手高高举起。此游戏很考验跳跃者身体的柔韧和协调。也有单人跳的,以花样取胜。

不管集体的还是单人的,跳的时候一般都会同时哼出一串口诀、一段歌谣来。很有韵律,很合节奏,也很好听,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

当然,像踢毽子、抓沙包、打水漂、斗蟋蟀、挑游戏棒、石头剪刀布、用“铅窝子”作子弹对攻……七七八八,都是我们的比试项目,太丰富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蟋蟀”叫“赛接”。

——“石头剪刀布”叫“划拳”发音“发诀”。

——“铅窝子”,一种高大树木上长成的青绿色小果子,大小比绿豆还小,圆圆的,不能食用,也不知能派树木用,我们这些小屁孩就把它从高高的树上采摘下,当作自制竹筒的填膛“子弹”,再削一根能塞进竹筒的细圆棍用作向前推进、发射“子弹”的助推器。尽管整把“武器”很简陋,射程却也能达到好几米,射到身上也是挺疼的,打到脸上那就更不用说了。当时也曾听说有小孩为此被射瞎眼睛的呢,危险系数超高,不玩这玩意最好。

有没有输赢后的钞票奖励?哪有啊,玩过了,开心了,就是最大的奖赏。不过,也别说,有样收获还是值得提一提,那就是,经常胜出的家伙会得到身边玩伴们英雄般的拥戴,比读书成绩好的形象高大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