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工作多年,上过很多有意思的公开课,也获得过不少课堂教学的奖项。回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印象最深的却并不是那些看起来颇为荣耀的瞬间,而是与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相处的片段。在那些片段里,我时不时的挫败感、随之而来的反省和不断调整的陪伴方式,最终形成并传递给学生的成长助力,以及看到学生心智有进益时的欣喜,都明晰而生动地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这些当下对过往的回忆,以及未来对当下的回忆,我都视之为在教育现场得到的最大奖赏。
是的,我讲得出无数个学生的成长故事。一开始,我认为这是很私密的、没有任何必要公开的,仅仅发生在我面对的那个孩子身上或者发生在那个孩子与我之间,于他人是没有影响的、没有助益的。渐渐地,我的学生让我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课堂内外,每一个学生单独发生的事,教师如何去面对、去处理,都不仅仅影响到事件当事人,也有可能或深或浅影响到周边的一个个学生,甚至全班学生。
一个六年级孩子小学毕业前曾给我留言:“这学期,我们班的D和S用上社团的名义不参加课间操,您不是班主任,发现后也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您还在英语课上用几分钟时间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撒谎,让那两位成绩很好的同学进行反思。我觉得这才达到了一位合格老师的标准。只有让学生知道了做人的根本,才是老师。在此,我的心里涌出了说不尽的感激之情。”这段留言更是让我确认:教室里那些不被批评的旁观者,其实也是教师教育行为的评判者、审视者。
所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把学生的成长故事记录下来后,如果被他人读到,会不会引发一点思考、触发一点调整呢?
我很擅长关注细节,也习惯自我反省——总是会叩问自己:我应该怎样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到学生?事实上,在教育现场的很多观察、思考以及行动,都是我记录的素材。
其实我很早就开始记录各种各样的故事。一开始用纸与笔,偶尔记录,纯属私人笔记。渐渐地用电脑记录,整理在一个个文件夹里,并慢慢地把这些故事一篇篇贴在网上——从起初的论坛,到后来的博客及现在的个人公众号(“沈丽新教育现场”)上。
我尊敬的一个教育学者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说过:“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珍藏于心的、他和他学生的故事。”读到这句话的瞬间,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窃喜——原来我也是有巨大财富的人啊!我珍存了那么多的学生成长故事——记录下来的就有好几百万字。在那些故事中,成长的又岂止是学生呢?随之成长的,何尝不是我这个“儿童成长的陪伴者”?
所有及时的记录,伴随我持续的阅读与思考,不断促进了自己身为教师的成长。我那些记录表达的各种行动与研究,也像微弱的光,照到偶然间“遇见”我的部分同行——多年来,我收到过很多致谢。有前同事,有新同事,有往日的学生,有陌生的读者,有听过我讲座的听众……不同的群体,却有共同的表达。大家总是会有很令人动容的句子送给我:“谢谢跟你一起共事的时光,每天听你讲你和学生的故事,学到很多。”“谢谢你的故事,在你的书中学到很多。”“谢谢你答应加我的微信,跟您的交流让我的人生豁然开朗。”……总觉得,其实他们最该感谢的不是我,而是他们自己。他们在各种形式的“遇见”我之后,选择继续阅读我、倾听我。
所以,我在自己记录的学生成长故事中选择了其中一小部分结集出版了。熟悉或者陌生的“你”,会“遇见”这本书吗?
愿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你”,都深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