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罗曼斯

雨果的母族特雷比谢,在故乡有一家世交,姓福希(Foucher)。在雨果大佐结婚之前,福希先生已和雨果交往频繁,他们在巴黎军事参议会中原是同事。雨果婚后不久,福希也结了婚。在婚筵上,雨果大佐举杯祝道:“愿你生一个女儿,我生一个儿子,将来我们结为亲家。”

维克托生后一年,福希果然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阿代勒(Adèle)。一八〇九至一八一一年间,在雨果夫人住在弗伊朗坦斯的时候,两家来往颇密,福希夫人带着六岁的阿代勒来看他们。大人在室内谈话,小孩便在园中游戏。他们一同跳跃奔驰,荡秋千,有时也吵架,阿代勒在母亲前面哭诉,说维克托把她推跌了,或是抢了她的玩具。可是未来的热情,已在这儿童争吵中渐渐萌芽。

一八一二年雨果一家往西班牙去了一次回来,仍住在弗伊朗坦斯。福希夫人挈着阿代勒继续来看他们,但此时的维克托已经不同了,罢伊翁的女郎,在讲述美好的故事给他听的时候,已经使他模模糊糊地懂得鉴赏女性的美,感受女性魅力。他不复和阿代勒打架了。两人之间开始蕴藉着温存的友谊和雏形的爱恋。当雨果晚年回忆起这段初恋的情形时曾经说过:

我们的母亲教我们一起去奔跑嬉戏;我们便到园里散步……

“坐在这里吧。”她和我说。天还很早,“我们来念点什么吧。你有书么?”

我袋里正藏着一本游记,随便翻出一面,我们一起朗诵;我靠近着她,她的肩头倚着我的肩头……

慢慢地,我们的头挨近了,我们的头发飘在一处,我们互相听到呼吸的声音,突然,我们的口唇接合了……

当我们想继续念书时,天上已闪耀着星光。

“喔!妈妈妈妈,”她进去时说,“你知道我们跑得多起劲!”

我,一声不响。

“你一句话也不说,”母亲和我说,“你好像很悲哀。”

“可是我的心在天堂中呢!”

寄宿舍的四年岁月把他们两小无猜的幸福打断了,然而他们并未相忘。雨果的学业终了时,正住在Petits–Augustins街十八号,福希先生一家住在Cherche–Midi街,两家距离不远。每天晚上,雨果夫人领了两个儿子,携了针黹袋去看她的老友福希夫人。孩子在前,母亲在后,他们进到福希的卧室,房间很大,兼作客厅之用。福希先生坐在一角,在看书或读报,福希夫人和女儿阿代勒在旁边织绒线。一双大安乐椅摆在壁炉架前,等待着每晚必到的来客。全屋子只点着一支蜡烛,在黝暗的光线下,雨果夫人静静地做着活计。福希先生办完了一天的公事,懒得开口,他的夫人生性很沉默,主客之间,除了进门时的日安,出门时的晚安以外,难得交换别的谈话。在这枯索乏味,冗长单调的黄昏,维克托却不觉得厌倦,他幽幽地坐在椅子上尽量看着阿代勒。

有一次——那是一八一九年四月二十六日,阿代勒大胆地要求维克托说出他心中的秘密,答应他亦把她的秘密告诉他。结果是两人的隐秘完全相同,读者也明白他们是相爱了。但他只有十七岁,她十六岁,要谈到结婚自然太早。他们必得隐瞒着,知道他们的父母一旦发觉了,会把他们分开。从此他们格外留神,偷偷地望几眼,交换一二句心腹话。阿代勒很忠厚,也很信宗教,觉得欺瞒父母是一件罪过,一方面又恐扮演这种喜剧会使维克托瞧她不起。一年之中,维克托只请求十二次亲吻,把一首赠诗作交换品,她在答应的十二次中只给了他四次,心中还怀着内疚。

虽然雨果夫人那么精细,毕竟被儿子骗过了;阿代勒没有维克托巧妙,终于使她的母亲起了疑窦。一经盘诘,什么都招供了。

一八二〇年四月二十六日,恰巧是他们倾诉秘密后的周年纪念日,福希夫妇同到雨果家里来和雨果夫人讲明了。如一切母亲一样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成了人,未免觉得骇异。雨果夫人更是抱有很大的野心,确信维克托的前程定是光荣灿烂的,满望要替他找一个优秀的妻子,配得上这头角峥嵘的儿子的媳妇。阿代勒,这平凡的女孩,公务员的女儿,维克托爱她,热情地爱她!不,不,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要不得的。虽然她和福希夫妇是多年老友,她亦不能隐蔽这种情操。他们决裂了,大家同意从此不复相见,把维克托叫来当场宣布了。他,当着客人前面表示很顺从,一切都忍耐着,但一待他和母亲一起时,他哭了。他爱母亲,不愿拂逆她的意志,可亦爱他的阿代勒,永远不愿分离:他不知如何是好,尽自流泪。

隔离了一年,他担心阿代勒的命运,他不知道福希夫妇曾想强把她出嫁,但他猜到会有这样的事。偶巧福希先生发表了一篇关于征兵问题的文字,机会来了,年轻的雨果运用手段,在他自办的Le Conservateur Littéraire杂志上面写了一篇评论,着实恭维了一番。他没有忘记福希曾订阅他的刊物,他发表了多少的情诗和剧本,表白他矢志不再爱别的女子,自然,这是预备给阿代勒通消息,保证他的忠诚的。他又探听得阿代勒一星期数次到某处去学绘画,他候在路上,有机会遇到时便偷偷交谈几句,递一封信。

一八二一年六月,雨果夫人突然病故。在维克托与阿代勒中间,她是唯一的障碍,她坚持反对这件婚事。现在她死了,障碍去了,可是维克托依旧哀毁逾恒:母亲是他一生最敬爱的人,最可靠的保护者。葬礼完了,欧仁发疯似的出门去了,父亲住在布卢瓦,一时不来理睬他们。他们是孤儿。其间,虽然福希先生曾来看过他们,唁慰他们,但为了尊重死者生前的意志之故,他并未和维克托提起阿代勒。

同年七月,终竟和福希夫妇见了面,正式谈判他的婚事。福希先生答应他可以看阿代勒,但必须当了母亲的面。他们的订婚,也只能在维克托力能自给时方为正式成立。

这是第一步胜利,他从此埋头工作,加倍热心,加倍勤奋。这是他的英雄式的奋斗时期。他经济来源既很枯竭,卖得的稿费又用作购办订婚的信物,他只有尽力节省。他自己煮饭,一块羊肉得吃三天:第一天吃瘦的部分,第二天吃肥的部分,第三天啃骨头。

一八二二年六月,他的《颂歌集》(Odes)出版了,路易十八答应赐他一千二百法郎的年俸,在当时,这个数目,刚好维持一夫一妻的生活,福希先生因此还要留难。加以部里领俸手续又很麻烦,不知怎样,数目又减到一千法郎。九月杪,福希夫人又生了第二个女儿,还要等待……小女儿的洗礼举行过了,雨果与阿代勒,经过了多年的相恋,多少的磨难周折,终于同年十月十二日在巴黎St.Sulpice教堂中结合了。拉马丁和当时知名的青年作家都在场参与。

雨果的罗曼斯实现为完满的婚姻以后,我们可以展望到诗人未来的荣光,将随Cromwell剧的序言,Hemani的诞生而逐渐肯定,但他少年时代的历史既已告一段落,本文便以下列的参考书目作为结束。

〔研究雨果少年时代的主要参考书目〕

Victor Hugo raconté, par un témoin de sa vie.

Oeuvres de Victor Hugo (édition Gustave Simon).

L’Enfance de V. Hugo,par G. Simon.

Le Général Hugo,par G. Simon.

V. Hugo et son père le Général Hugo à Blois, V. Hugo à la pension De Cotte et Cordier, par P. Dufay.

V. Hugo à Vingt ans,par P. Dufay.

Bio-bibliographie de V. Hugo,par I’Abbé P. Dubois.

La Jeunesse de Victor Hugo,par A. Le Breton.

一九三五年九月七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