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惧怕里自在了,就能重新看清自己
唯有探索自己的心灵,你的视野才会清晰。向外看的人,心怀梦想;向内看的人,保持清醒。
——荣格
爱人之前,先爱自己
请回过头多爱自己!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自信,会自然吸引他人接近。
我们不需要全然了解一个人,才会对他好,或者爱他。这份爱,可能存在于任何关系中,也许是爱情、亲情、友情……
我们爱着他,但不抓紧他;我们关心他,但不盯着他;我们邀请他,但不强迫他;我们祝福他,但不试图拥有他。我们爱一个人,让他轻松自在;他的轻松自在,让我们心情愉快。
如果我们强迫自己要时刻掌握、严密监控对方,那么,等到对方有能力离去,他也不会客气。
因为我们终究无法全然了解另一个人,说不定,连我们自己都不完全了解自己。距离的美感,被焦虑拉近,直升机式地在对方身边盘旋,只会让彼此都喘不过气。
我们会因为越来越不了解对方而感到焦虑,此时请记得,要回过头多爱自己。一个人身上散发出的自信,不需张扬,就会自然吸引他人接近。
追求独一无二的意义
别仅仅为了让人喜欢而改变自己,那终究会迷失自己。
能扮演好“自己”的最佳人选,就是你自己。我们不见得会是第一,但绝对是唯一。
当我们把自我独立出来的那一刻,某种程度上,便逐渐切断了某些束缚。可是别忘了,就算旧的关系形式不再,我们依然要以某种和谐的形式,修复联结,重新开始。
和谐的人我关系,可以让自我更稳固。然而,我们也该同时保有心灵的自由,去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意义。
别仅仅为了让人喜欢而改变自己,那终究会迷失自己。而应该是,随着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开始去改变!
真正的幸福
一个人认识了自己,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从青少年至成人早期,一个人最好在心理上把自我认同的工作告一个段落。
譬如,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才能对未来给予承诺,全心投入,追求自己的兴趣。
我认识一位有成就的人物,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虽然赚了很多钱,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他总是羡慕别人。他年轻时曾有过梦想,但没有勇气去实现,因为好像不够安稳。所以,他顺着一般的社会价值走,读好学校、找好工作、赚大钱。
只是,社会价值不等于他个人的价值。社会认定的富足,并没带来他个人心理的满足。
因此,他自己不快乐,就把注意力放在家人身上,希望家人顺着他的希望来生活,弥补一些自己人生的失落。结果,原本只是一个人的不快乐,扩大成了全家人的不快乐。
一个人认识了自己,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认识自己,只是苦了自己,如果又有些影响力,还会连累别人。
认识自己,是人生永远的功课
清楚知道我们的弱势、缺点,就更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强项。
我们越不想面对的事,可能影响我们越深、越久。
在社会上,隐藏自己的弱势,有时是因为生存必须如此;但是,对自己不能隐藏,不能想尽办法自我麻痹,纵情在空虚的享乐里,只有感官刺激而不再保有心灵的宁静,那就要小心。
这世上有许多事,我们都还不知道答案;我们也没办法确知,未来该怎么办。但是,我们经常一讲起话来,就是简单几个字:
“我对,你错,把你的嘴巴闭起来!”
我们分享一个感觉,提出一个想法,不是非得把话说得难听,把自己弄得张牙舞爪,才算捍卫了自己的主权。
我们很多时候想过度确定我们所不确定的事。但是,正反两面同时看待,才能领略全景。
我们有时把无助、脆弱藏得太好,连自己都找不到。我们当然可以同时喜欢我们的家庭,但又不喜欢家庭里发生的某些事。搞清楚我们不喜欢什么,就会更清楚我们该珍惜什么,维持什么,或是扩大什么。
清楚知道我们的弱势、缺点,就更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强项。当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时,我们也就不会那么担心自己的弱势在他人面前出现了。
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永远是一门人生的功课!
犯错是改善的基础
别怕犯错,要学习、尝试,犯错就是改善的基础。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尝试,也常在犯错,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真正成熟的人并非不会犯错,而是能很快地觉察自己的错误,改正、吸取,让人、事、物的演变往好的方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容许他人犯错,容许自己犯错。要求一个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容易,不过,这是让我们精益求精的起点。
以育儿教养为例,对孩子说错话、做错事,那是难免的。重点是,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效果不如预期,此时就该先停下脚步,别再继续重复伤害。
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先停下来,然后请教他人、看书、听听演讲、收看亲子类节目……常记录与反省,或直接和孩子讨论,要找出比目前更适当的做法,毕竟现代相对于以前有更多学习的渠道。
别怕犯错,要学习、尝试,犯错就是改善的基础。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又不许他人或自己的孩子犯错。
从“觉察”到身心灵平衡
重新接触自己、看清方向、大步前进。
我们在每日的生活中追求个人成长,也希望进一步达到心境上的宁静。若我们以身、心、灵三方面来看人的构成,那么,最自在的状态,就是三者间达到了平衡。
我们个人,又须与外在的种种限制达到平衡。
平衡的先决条件就是自我“觉察”的提升。通过“觉察”,我们才可能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
唯有随着规律来行动,我们的行为举止才能切合节拍。偶然失衡,我们可能焦虑、恐惧,然后作息不定、抓不住忙冲乱撞的情绪、找不到坚定的信仰……我们路经陡坡、跌落山谷,就以为再也上不了高峰了。
将观照的时间长度再延展,以整个人生来看,在一段平衡之后产生失衡,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在本质上改变的开始。就像山峦迭起,有高就有低。别被吓唬住了,可以暂时闲散漫步,调整节奏,但别却步,别停止觉察与寻找规律。
当我们尝试在焦虑、惧怕里寻找自在,其实正是要开始重新接触自己之时,那便是个人成长的契机。不断给予自己支持与鼓励,眼前就能绽放光明。
表达感受是一种好习惯
表达是一种宣泄的方式,表达得越清楚,越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中可能因此受到二次伤害,例如自己的感受被否定或嘲笑。
可是,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方才会更清楚地知道,该怎么配合你、帮助你,你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对方有没有意愿配合是一回事,但如果我们没有清楚地表达自我,对方会摸不着头脑。
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习惯成自然的事。若因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没有得到预期的对待,那么以后也会懂得该怎么应付。
表达是一种宣泄的方式,表达得越清楚,越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对人际关系具有破坏性的表达,常常是不表达则已,一表达就会“惊天动地”,吓坏众人。
不如,平常多多学习表达,让自己习惯面对自己的脆弱,慢慢坚强起来。
莫忘初衷
追求,首重自己的内在意义。不把初衷忘记,才能安然享受人生。
成人间的关系,常因利聚散,相对浅薄与无情。
对我来说,表面上是好姐妹、称兄道弟的朋友,私底下却相互攻讦的现象,看了许多,但我偶尔还是会不太习惯与适应。我曾经遇过一个状况,某人正留言对我说着好话的同时,又开了另一个实时通讯窗口,跟我的另一位朋友抱怨我的不是。幸好,这位朋友够义气,一五一十告知,我才知道此人的可怕。不过,对人性认识越深,就越知道这是我少见多怪。
其实,为了蝇头小利而聚首的人际关系,本身就相对脆弱,上一刻浓情蜜意,下一刻就拼个你死我活,什么难听话都说得出来。在社会上绕过一圈的人,当知这不是为了堆砌文字而虚构的假象。
涉入这样的关系,也许有些好处,但却牺牲了内在的宁静。既要争取利益,又不得不随时武装防备,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充满焦虑,惶惶不可终日。
我喜欢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互动,包含孩子、配偶、朋友、上司与员工。我也常提醒身边的人,多说某些话,会让他人多点开心;少说某些话,以免让他人增加误解。
这些知识,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如何使用;但就算不用,也可以多一些对世事的了然,解除困惑。
我崇尚简朴少欲,尽可能不说他人坏话,这不是当代的显学,所以少了许多喝咖啡、聊是非的机会。我了解我损失了什么,但我也换到了我想要的状态,这就够了。
回过头来,在人际关系上没那么圆滑的人,虽说在现代人际互动频繁的社会显得有些疏离,但他们也因此多了一些留给自己的空间。只要能做到维持生存的基本互动,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曾几何时,可能被换上“孤僻”两个字来重新定义。木讷憨厚的人,被当成好欺负的对象。争名夺利的人,拼了命得到了,固然会沾沾自喜,下一刻又因唯恐失去而惴惴不安。这一来一往,损耗了内在的平衡。
追求,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内在意义。或者名利相伴,或者孤独自给,那都是个人境遇,别把初衷忘记。只要活得下去,名利如同浮云,心定神闲,才能安然享受人生。
自己的角色
想要与需要之间,自我实现与他人期待之间,若能达到平衡,就会活得自在。
有时候,不是我们选择扮演什么角色,而是当时的状况最需要什么角色的出现,才能使内外境和谐。想要与需要之间,自我实现与他人期待之间,若能达到平衡,就会活得自在。
需要在关系中界定自己,却又总是找不到自己可以在环境中演出的角色,那种长期的焦虑,容易导致空虚。
当我们独身一人,或者为人夫、人妻,或者为人父母,自己的个性都不会在短期内有大幅的转变。清楚自己原本的模样,那是基本点。
一方面是我们期待怎么扮演,另一方面是他人希望我们怎么扮演。这两者要同存心中,过于执着一方则有匮。要扮演好自己,本不容易,再想扮演好他人心中的角色,那更是不见得成功,我们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长期来说,内外境会相互牵引着变动,这就需要人顺势而为,自然而然,顽强抵抗是给自己找麻烦。
向内寻求答案
要有好的自我概念,必须努力地自我探索,时时内省,踏实追求。
当我们有坚强的自我概念,清楚知道我们自己的特质、喜好和能力时,外人的批评或是赞美,就不会那么容易影响我们了。
要有好的自我概念,必须努力地自我探索,时时内省,踏实追求。一如我们在遇到人生的难题时,要记得常向内找答案,而非不断向外追求,忘了自己。
要把自我建设好,必须先在心理上遭遇危机,那可能是选科系、找工作,或是决定相守一生的伴侣。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力气,模拟出许多可能,去探索我们内在的种种,并时时询问自己,最终我们确立了自己的选择,并对此承诺。
如此反复淬炼的过程,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了自己。这过程,永远是现在进行式,到生命的终点才会完结。
有人家境优渥、人生顺遂,从来少有困顿与磨难。有人依循着他人的规划,只会服从,很难发展自我。有人常以社会价值为自我价值,习惯囫囵吞下大多数人的想法,虽然不用为自己负太多责任,但离自我也越来越远……
有心理学家说,清楚自我,才能谈“忠诚”——愿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投入、坚持,虽处于困境,也甘之如饴。
尽管如此,也并不表示人生从此事事顺心。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求无悔,无愧我心,就很不容易了。
负面情绪的漩涡
救赎自己的方式,是开始学着肯定自己;然后,进一步肯定他人。
有一种人,是这样的:从小被否定、挑剔,因此,长大后也学习了这样的模式,在跟人互动的时候,常自动化地注意、放大他人的缺点与错误,似乎即使自己有错误,也不算什么。
这是一种让自己获得相对安全感与自信的方式,只是,会很累、很辛苦、很不快乐……如此得来的安全感与自信,常很短暂,所以会随时酝酿下一波对他人的攻击,想借此去除不断在自己身边徘徊的不安全感。
如果我们从小被这样对待,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对待他人,常搞得人际关系乌烟瘴气,自己的内心难以平静。救赎自己的方式,是开始学着肯定自己,一点一滴修复儿时就该打好的地基。然后,进一步肯定他人,欣赏、学习他人的长处,让自己进一步成长。
让我们带着身边的挚爱亲友,一起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
安于平凡
安于平凡,让因缘牵引着我们,到我们该走的路上。
如果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往哪里走,那就先把眼前的每一步走好。把自己照顾好,怎么说都算是个实在的目标。认真工作或学习,保持身体健康,每周做一件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事,跟家人聊聊天,读一本好书,或者出去走走、踏踏青。
不是每个人都想活得轰轰烈烈,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并完成自己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国度假,不是每个人都能好友成群,就算平淡地过也不赖,至少身心平安,这就是平凡。
安于平凡,让因缘牵引着我们,到我们该走的路上。
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有更强大的力量在背后安排,每一个事件或几个条件的聚合,都有可能引领我们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踏踏实实走过一段路后我们回头看,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早就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嗯……其实,这样也不错!
生命的原型
找到形塑自己的影响力后,我们也必须将它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也受惠。
我们这辈子都要想着,父母曾经给我们什么好的影响,我们得弄清楚,因为它是我们人格构成的原型与根基。
找到形塑自己的影响力后,我们也必须将它传承下去,让下一代也受惠。
尤其当年轻时的追求逐渐沉淀稳定,成了家、立了业,人生至此看来就大致成形,等待终老。许多人开始进入另一阶段,开始深沉的内省,骚动的情绪再次出现。
年轻时的梦想,可能眼见无法达成,或者已经完成的梦想,没带来预期的满足感。又或许,子女的离家,带来失落的空巢期。亲人的逝世、挚友的离去,让我们看待世界时多了未曾准备好的些许哀伤。生命故事的断裂,带来不安与焦虑,以及对临终越来越明显的恐惧。
我们出生就注定变老,可能渐渐不再是崇尚年轻的社会主要关注的对象。我们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如果我们接纳与看清,那么,自会产生一股传承的动力。
这时的我们,更能体会父母当时的处境,为了求生、护幼所产生的行动与言语。理解带来谅解,于是,我们跌过的跤、受过的伤,以及曾受过的爱护与关怀,都转化为利他的果实,跟年轻朋友还有自己的子弟们分享。
薪尽火传,生命借此代代不绝。我们也重新建立了认同感,去面对焦虑与恐惧,展现生命的活力。
坦承无力,也是种成就
清楚掌握自己的无知与无力,是迈向自觉的重要步伐。
坦承自己对某些现象的无知,了解自己对某些事件的无能为力,也是种成就。无知与无力,并不可耻,这是必然也自然的现象。
清楚掌握自己的无知与无力,是迈向自觉的重要步伐。
相反地,相信自己具有全知全能的禀赋,有时是不敢面对自身脆弱的扭曲防卫。即便是心理大师,越到近代,也越能理解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当环境的选择越多元,信息越多样,想要控制一切的人,可能就越紧张、越急切。渴望完美,始于儿时的天性与教养,幻化为成人时期的行事法则。犯错不被容许,无力不该承认,软弱就是可耻……
但是,我们都清楚,人在本质上就预设着会犯错、会无力、会软弱……这种种,我们自己试图要排除在意识之外,那就是让一部分的自己涂上黑影,想让自己眼不见为净。
就连难过的权利,都不留给自己。
当我们放下过度控制的欲望,让无知与无力浮现,我们才能接受“不够好”的生活与自己。很多事的发生难以预计,我们身体的衰老与崩坏没有例外,很多时候,“不够好”也好。
硬要多得什么,常会失去什么,这道理我们都知道。
放弃自己擅长的优势,却投入大量时间在自己难以扭转的弱势上,那不但牺牲了自我实现的机会,更失去了自己,让自己活在一个“只要我努力,什么都做得到”的励志假象里。
缺角的圆,得靠自己补齐
成熟的爱,是非占有的爱。而非占有的爱,奠基在健全的自我上。
我们要记得,我们在另一个人身上所投射的意象,常常不是对方本身。
譬如,人类会对其他生物,甚至是非生物,开展程度不等的互动,进而产生情感。这情感,很大一部分由自己产生,希望通过对话与互动,重新面对自己的需求与困扰。
所以,当我们在关系中留下越多过去未解的情感,我们越看不清对方。真正看到的,常是不知如何是好的自己。
先多认识一点自己,才能多认识一点别人。多爱一点自己,才能让对方感觉被爱的轻松。
成熟的爱,是非占有的爱。而非占有的爱,则奠基在健全的自我上。缺了一角的圆,要想办法自己补齐。
了解,才能有真正的接纳
了解自己越多,就越能在情绪与灵性层面上“接纳自己”。
要接纳自己之前,我认为要先“理解自己”。
有了深度的自我觉察,能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理状态、成长背景、社会环境,乃至于文化历史氛围,是如何形塑出当前的自己的。了解自己越多,就越能在情绪与灵性层面上“接纳自己”。
苏格拉底相当重视“认识自己”,要能影响他人,得先能影响自己。他的方法是不断提问,追逼到深处,然后发现人对自己其实一无所知。自知无知,那也是智慧了。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什么,有些茫然无助,那是接近了苏格拉底提到的状态。不如,我们逆向思考,先从确定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想成为什么开始。在能生存的前提下,逐渐删去多余的东西,再多一点尝试和努力,答案自然随时间浮现!
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使人能忍受许多事,可能包括每一件事。
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得在内心设定一个追寻的目标,建设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捆绑在他人身上或物质上。
有意义的生活,不见得比较快乐,但会平静些。
消费文化常让人压力来来去去,享乐主义则让人心情起起伏伏。时代风尚经常动荡,一味追随潮流,找不着属于自己的意义,那样的挫折让人空虚。
意义或许属于自己独有,但是关怀可以扩及他人。个人意义,可以是创造、守护个人理想,挖掘、表现自己的潜能……通过这些,我们跟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最让人不舒服的状态,不是苦难与忧伤,而是一切都无所谓,那是一种失去意义的状态。
如果我们沉溺于某些问题:人的生命终将逝去,那为什么我们还得每天为生活努力?为什么要去爱另一个人,承担失去、伤心的风险?为什么要不断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事?
于是,结论是什么事都无所谓,我们也逐渐变得冷漠。那种冷漠几近绝望,有时以不断追求肤浅的感官刺激来表现,只有短暂的当下片刻,而不知道未来。
荣格大师说:“意义使人能忍受许多事,可能包括每一件事。”这是重新找回存在重心的良方。
自省的力量
懂得反省,才有不断迈向自在圆融的动力。
被他人需要,是一种很美妙的感受。它让我们对自己多一些肯定,感觉自己有价值,缓解自我否定的痛苦。
不过,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否定自己,懂得反省,才有不断迈向自在圆融的动力。习惯了自我质疑的焦虑,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把自我肯定的力量,从全然依赖他人,逐渐转而由自己供给的话,我们就会对他人的独立感到害怕,甚至试图鼓励对方放弃自主,我们紧抓着对方,不想,也不愿放手。
于是,双方都被捆绑着,困在一个令人不满的关系里,又无力改善。
在心理治疗领域,当我们想要扶持一个人,使他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当此能力逐渐茁壮的时候,他开始懂得反驳、提出不同观点。对我们来说,这不见得全然是种舒服的经验,却是帮助他的很重要的过程。我们不忘维护自己的立场,但又同时鼓励他发展持续挑战我们的能力,这是非常成熟圆融的状态,是我一生向往的目标。
只有从认识自己开始,学习自我肯定,了解自我否定或自省的必然,才能从僵局中逃脱,才能给出让双方都感受温暖的爱。
双方以成熟的自我为基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对双方都好的事,如此便能轻松地爱着。
最有力量的自我表达
最有力量的自我表达,是基于对自己深厚的认识,勇于面对自己的现状。
肯定自己,是要下功夫的,是要累积、等待成熟的。
认清自己的现状,确立未来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一步一步往前走。虽然难关依旧,也知道挫折难免,但心里踏实,自然不会惊慌失措。
越快厘清现状,越快找到基点站起来,面对挑战。着眼现在,把过去、未来摆在心里,但不阻碍往前的路。
最有力量的自我表达方式,不是握拳咆哮,而是基于对自己深厚的认识,勇于面对自己的现状,然后,洒脱地抱着“别人肯定,很感恩;别人不肯定,也没关系”的态度。
只要不干扰到别人,我的个性,我自己肯定就够了!
孤独不是一件坏事
许多对人类有深远贡献的发明、哲思,常来自孤独中的酝酿。
“孤独”不是一件坏事,喜欢孤独常被这个社会讲成“孤僻”。好像没那么喜欢社交,就很奇怪。好像这样的人,就该躲在角落,默默哭泣,旁边还要围绕着一圈黑影。
喜欢安静、独处,以及喜欢热闹,可以同时存在。在社会中有人爱热闹,就有人爱孤独。
有时候,有些人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才能渐渐融入人群,请给他们空间。有些人非常需要和外界有些关联,但是这份需求,可以从其他事物身上得到满足,或是宠物,或是书籍、音乐、照片及个人所有的物品等。
或者,有些人只喜欢远远地看着人们的活动,而不想置身其中,那也没什么不对。喧闹、议论是非,不见得是每个人的生活风格。在孤独中,可以烘焙出真实的自我;在孤独中,会将那些慢慢浮现出来的不必要的事卸下,而让自己将来行走得更自在。
别忘了,许多对人类有深远贡献的发明、哲思,常来自孤独中的酝酿。
看清“需要”,调整“想要”
看清自己的“需要”,调整我们的“想要”,才有处理失落的先决条件。
从“需要”到“想要”,要走上一段路。
早期的社会,“需要”跟“想要”之间的距离很近,因为选择不多,我们更能看清楚“需要”的本质。现代商业社会,各种产品的广告强力播送,从“需要”到“想要”,就会走上一段复杂、遥远的路,常让我们迷途忘返。
譬如,填饱肚子、健康饮食,是种“需要”,但是用什么方式满足需要,就成了花样百出的“想要”。
家常菜、自助餐、小店美食、商业快餐、夜市人气路边摊、高档西餐料理等等,都是“想要”。特别是在以商业价值观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人们喜欢将欲望用大火翻炒。
以吃自助餐来说,我们过度放大自己的需要,可能吃下过量的食物,胃部就会有些难受,过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又回过头来伤害我们的健康。
我们以为我们真心需要,事实上只是我们想要。“想要”遮蔽了“需要”,导致我们以为“失落”变成了“匮乏”。
于是,看清自己的“需要”,调整我们的“想要”,才有处理失落的先决条件。然后,对自己说些正面的话语,学着陪自己渡过难关,才能再体会“转念见月明”的境界。
一个人在失落时,能对自己说出正面的话语,父母或长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有良好的榜样会是很大的助力。一个人懂得安慰自己,便能懂得体贴别人。
从“需要”到“想要”,这一段路,如果能有适合的人陪伴,许多道理就能慢慢从中体会。
听,身体在说话
注意自己的身体讯息,里头可能藏着你没意识到的情绪。
我常常从肢体语言与表情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我也很注意自己的身体讯息,因为里面可能藏着我没意识到的情绪。
当我们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日子,习惯快速转换的步调,尤其容易忽略自己的身体正尝试告诉我们的事。匆匆忙忙之间,我们所经历的事,已经对我们深层的心理与生理造成了影响,而我们来不及反应,甚至毫无察觉。
譬如,头痛、常感觉睡眠时间充足但睡得不够,没多留心也就过去了。事实上,有些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刚开始是因为身体症状看医生,而被诊断有心理疾病。体重起起落落,除了天生体质的原因,未觉察到的压力也要注意。
那么,我们只能放慢自己的步调。
我喜欢在身体有负面感觉的时候,调整到转速二分之一的生活节奏,去掉想要但不需要的事。有时候,我会慢慢察觉,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的疲倦。有时候,我也不见得能清楚察觉到什么,但是慢生活本身就有疗愈力量。回到身体原本的步调,让我能自然而然地充足电,再重新追求属于我的意义。
听,你的身体,正在说话,别再轻易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