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周都在查看汽车安全事故的通报,从中总能看到一些悲惨的事故案例。尽管相关事故的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如果涉及刑事犯罪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事故给受害人和受害人亲属内心造成的痛苦还会一直持续,挥之不去。如果汽车行业的从业者、车辆使用者都学习过汽车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掌握识别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的方法,就能够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培养这种能力,正是我编写这本书的目的——给准备或者已经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员装上“安全管理软件”。

人类单靠定义和概念的记忆并不能形成能力,为了掌握某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必须学习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基本概念、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把这些比喻成大脑的“软件”。计算机不装软件,是不能处理任何问题的。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为了拥有安全管理的能力,我们也必须学习,也就是安装“安全管理软件”。

这一“软件”会帮助我们找到危险源,这是解决安全问题的第一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危险源就是车载能源,能源使用失控就会导致安全事故。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能力。这两个能力是我们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在安全工程上把它们称为双重预防机制。一旦发生事故,我们就要逃生;一旦受伤,我们就要自救——这是我们要掌握的另外两个能力。这就是安全技能中的四大能力,也是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基本方法,概括为四个字:找,找到危险源;治,消除隐患;逃,事故发生后逃生;救,自救避免伤情恶化。

有人认为,人类经过35亿年的演化,已经具备识别风险和规避危险的能力、逃离危险的本能。但是对于大规模使用能源的现代社会,人类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逃离危险现场的速度根本不能保证个体的安全,因此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来规避危险。

还有人认为,我们在中小学或大学都学习了公共安全课程,没有必要再学习这种专业的安全知识了。其实安全概念的内涵可大可小,你从事的工作行业不同,比如建筑行业、化工行业,接触的风险就会不同,伤害的类型也不一样,预防和逃生的技术也就不同,因此通用性安全课程,不能取代新能源汽车安全课程。

我们通常把工业按照安全属性划分为高危行业和一般工贸行业。一般工贸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伤害程度要远远低于高危行业。现有安全管理把汽车应用行业划归到一般工贸行业,我个人认为,与汽车安全有关的安全问题比一般工贸行业更复杂。

主要表现为:第一,事故发生的场景范围大,场所是“流动”的。汽车行业的作业场景包括汽车生产场景、汽车运输场景、汽车维修场景和汽车充电场景,另外车辆作为运输设备还有汽车行驶状态和非行驶状态,行驶状态又分为道路行驶状态和非道路行驶状态,非道路行驶状态又分为维修状态、测试状态、封存状态和充电状态。比如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场和充电时的自燃就是非行驶状态的安全事故,汽车的测试、维修也是非行驶状态。在课程中会分别介绍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的安全管理。

第二,事故发生与人、车、管理、环境四个要素有关。在不同场景下这四个要素触发事故的作用不同,比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人,即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起到主导作用,而且其操作行为很难监控,在充电作业中“物”(指充电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占主导地位,在汽车制造场景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比较复杂,物不仅仅指车,还包括厂房、制造设备和物料。

第三,安全管理贯穿于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验证、生产、物流运输、运行、维修、回收,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为8~25年,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安全目标的表述方法不一样,危险有害因素种类不同,权重不一样,隐患排查项目不一样,应急方案不一样,施救方法也不一样。

我在汽车行业工作了40多年,在汽车生产、汽车运输、汽车维修、汽车保险企业都工作过,我曾系统学习过汽车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亲身参与过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对于汽车安全有一定的认识。近年,我系统地总结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起草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大纲,开发了考核题库,编写了相关培训教材,并开始讲授新能源汽车安全课程,同时参与新能源汽车事故的调查。工作经历和数据积累使得我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我认为,安全意识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素养,安全管理能力是个人非常重要、最为基础的能力。本书避开了生僻的数学模型和晦涩的技术理论,从现实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常见的伤害类型,指出了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设备和作业。另外,本书根据事故施救和逃生方法将现场处置方案分为碰撞、侧翻、着火、涉水、抛锚五类,阐述了在有限时间内的处理方法。

最后我要强调掌握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从个人的角度,我认为安全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人一生除了需要学习、社交、谋生、理财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保护自己生命的能力——安全管理能力:比如,掌握家庭生活中的安全技能,如避免液化气罐爆炸、煤气中毒、触电;掌握社会活动中的安全技能,如避免聚会踩踏、恐怖袭击。本书虽然讲的是职场的安全管理,但是其处理问题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另外也适用于所有私家车驾驶人员和车上乘员。

由于篇幅有限,在本书中我只能教给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列举一些典型案例,读者可根据学到的方法结合自身行业的具体场景灵活运用。

本书还配备了课程网址,其中提供了一些素材和教学视频,供大家参考:http://yjwy.sset.org.cn/#/home。

因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