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造车史诗

摩托日记

切·格瓦拉,拉美革命家,游击战大师,这个酷爱旅行、雪茄与摄影的人,与友人骑着摩托车长期漫游之后,写下了一路上对人与事的感悟,叫《摩托日记》。中国企业家李书福,也有他自己的“摩托日记”,只不过它写在心里,并未形成文字。

切·格瓦拉在《摩托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不是一个逞强冒险的故事,也不仅仅是某种愤世嫉俗的记述;至少这些不是出自我们的本意。这不过是带有相同志向与相同梦想的两个生命共同走过的一段路。九个月的时间里,一个人可能产生许多想法,上至哲学命题,下至像要一碗汤这样的卑微愿望……

正是出于重新上路的“梦想”,李书福于1992年进入摩托车制造行业。

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李书福在深圳看到许许多多的摩托车在大街上穿梭之后,既生感叹也敏锐地意识到,摩托车行业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投资造摩托车肯定会有收获。那个年代人们看到摩托车,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拉风”。

有一次,吉利装潢材料厂的一名员工,要外出替工厂采购一些五金件,李书福本意是让这名员工骑自行车去取的,谁知道这名员工自作主张借了别人的摩托车,但由于马路高低不平,再加上心急,路上与一辆军用大卡车撞上了。所幸的是,员工本人受了点轻伤,身体并无大碍,但是那辆踏板摩托车却被撞得七零八落,几乎就要散架了。

李书福听到厂里员工出事了,急急忙忙赶去看望员工。

就在这时,借出摩托车的那个人明确表示,这辆车是他花了16000元刚买回来的。那个时候一个工人的工资也就四五百块钱,普通工人根本赔不起,李书福就让公司替员工承担了赔偿,那辆摩托车也就被拉回了厂里。李家两兄弟看到散架的踏板摩托车之后,感觉摩托车也没那么复杂,外壳是塑料的,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造个型开个模就有了,难就难在发动机,那也没什么不能解决的,当场他们就一拍即合,决定生产踏板摩托车。

为找到摩托车发动机方面的技术人才,李书福把黄岩生产发动机的企业都排查了一遍,最终在黄岩一家国有发动机厂找到一位总工程师,是196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的老大学生。在李书福要做中国最大的摩托车企业的想法感召下,他毅然决然辞掉了国有企业总工程师的职务,跟着李书福一起筹备吉利摩托车产业。经过千辛万苦,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在“华田摩托车总厂”诞生了,据说这个摩托车厂的名字是李书福起的,寓意要成为中华本田。

踏板摩托车的问世,意味着吉利摩托车厂真正上路了。

这辆踏板车在市场上一经发售,便供不应求,整个摩托车市场一下就火热起来,尤其在城镇和乡村市场,对摩托车的需求简直达到狂热的程度,连李书福自己都难以置信。后来他回忆当时的情景,只用了五个字:“简直卖疯了”。

当然,产品本身的优势才是点燃整个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李书福的“吉利踏板摩托车”,骑起来非常简单,直接加油门就可以上路,不需要踩离合那么复杂的操作,驾车时人也很舒服,简直称得上“姿势优雅”,不像骑跨式摩托那样,需要以双臂支撑身体。当时城镇和乡村的主要道路硬化率不高,大多是泥土路,一到下雨天就非常泥泞,骑踏板摩托车就很具优势:首先控制车身要容易许多,其次挡板能够挡水挡泥,骑着踏板摩托车在路上行驶既安全又舒适,回家还不会太难堪。

吉利踏板摩托车性能良好,技术是李书福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出来的,不需要到处求人,或去花钱买技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一辆吉利踏板摩托车在外形上和日本、中国台湾生产的踏板摩托车基本上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不少。到了1996年,吉利摩托车年销售量达到30万辆。这匹“黑马”一经跃出,彻底打破了国有企业垄断摩托车行业的局面,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摩托车热潮。

巨大的市场需求,让李书福决定快速扩大生产,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远销欧美等32个国家和地区。搞摩托车,实际上就是李书福一次正儿八经的“小站练兵”[19],为进军汽车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资金(虽然远远不够)、人力资源和经验,特别是对机械行业特性、市场特点和企业管理基础,都“过手”了一遍。

1995年,李书福将临海一个国有“鹿城摩托车厂”整体并购了过来。这是李书福“并购史”上的首次行动,虽然是一次国内并购,而且是非汽车行业。按潘巨林的说法,“(李书福)对五年以后要做的事,今年都想到了,包括五年以后怎么样,应该怎么做,这一点我们是非常佩服的”。从这句话看出,他们之间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后来成为吉利汽车集团高管的杨健、顾伟明、潘巨林等人,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跟着李书福“起事”的,准确地讲,因从内心佩服李书福进而成为他的伙伴。有的从国有摩托车企业出来,“跳槽”到李书福创办的吉利摩托车,如潘巨林;有的自己本来就经销摩托车,如杨健;有的自己本身也办厂开店,如顾伟明。

就这样,李书福在造摩托车期间,无意中积累了吉利汽车一批不可多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