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的宏伟蓝图

在首次航行中,哥伦布从头至尾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借此向西班牙的君主、上帝及他自己证明他是对的。他相信历史会倾听他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他首先从"收复失地运动"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出海的前提。所谓"收复失地运动",即西班牙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失去几个世纪之久的伊比利亚半岛。对哥伦布来说,这场军事行动的成功使他得以开启航程,而且由于他的神秘倾向,此次航行是不可避免的。

1492年,他致信"至尊至上、强大无比、笃信基督的君主,西班牙本土及海外诸岛的国王和女王、吾人之主宰"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回忆起西班牙人对摩尔人(穆斯林)的战争,尤其提到他们收复摩尔人的要塞"最伟大之格拉纳达城(Granada)"是多么令人难忘。据哥伦布称,他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盛况。

他"目睹陛下之皇旗"出现在摩尔统治者的居所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之上。他甚至看见"摩尔王走出城门,亲吻陛下之御手"。早在那时,哥伦布就提醒西班牙君主,他准备大展宏图,与传说中的东方"大汗""万王之王"建立贸易关系。根据他史诗般的叙述,"视一切偶像和异教为敌"的君主恰恰决意将他——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派往印度,以使那些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改换门庭,将"臣等之神圣信仰"作为其唯一的信仰。为了逢迎斐迪南和伊莎贝拉,他对事实做了修改,声称君主"令臣勿由陆路东行"——那么,作为一名水手,他又该如何呢?应当"取道西方",也就是要走水路。

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哥伦布特地提到了1492年3月31日颁发的、要求将犹太人逐出西班牙的圣旨。他十分赞同这道圣旨,认为这是促成自己出航的最后动力。"自所有犹太人在一月被逐出陛下之王国和领地,陛下令臣率足够舰只前往印度,并为此赐予臣诸多恩典。"这是怎样的恩典?他们"恩准臣自此可以使用'堂'(Don)之贵族称号,敕封臣为海洋舰队司令,以及帝国今后发现和占领的所有岛屿和陆地之总督和永久统治者"。"不仅如此,臣之长子将承袭臣之爵位,且代代相传"。他的这番自我夸耀显示出,促使他出航的种种因素中,世袭的头衔和财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随后,他的语气变得更加实际和客观。

"臣于1492年5月12日星期六离开格拉纳达城,到达帕洛斯港(Palos),该地有三艘宜于此次航行的帆船,'尼尼亚'号、'平塔'号及其旗舰'圣玛丽亚'号。""在备足粮秣、募足水手之后,于同年8月3日星期五日出前半小时由帕洛斯港启航,驶向隶属于陛下的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再由该地前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

这就是他简单而宏伟的蓝图。

哥伦布的日志是其航海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其中阐明了自己的目的:"臣拟在航行中逐日志录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以及可能发生之事。"像所有此类日志一样,哥伦布的日志中也有一些无意的歪曲和有意的省略。每当他认为有必要向对手隐瞒自己的路线,或者他的探险偏离了原有的预期时,上述情况就会发生。这本日志不无缺漏,但它仍然是一本最佳指南,从中既能看到哥伦布的丰功伟绩,也能看到他的欺人之谈。

他计划借助日志"绘制一册新航海图,标清沿途大洋中各大海和陆地之方位。此外,臣还拟制彩图一册,标出海陆位置"。他知道,除了记录日志,他还要履行其他职责,这会耗尽他的全部精力。"尤为重要的是,"他提醒自己,"臣当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地从事航行,以期完成任务,而这将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使命。"

在10月的那个夜晚,哥伦布在执行上述任务时,看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光,而看到的时间也早于他的预期。假如他看到的果真是从遥远的海岸传来的光线,那就说明他正在接近陆地。临近午夜,月亮刚刚升起。这支小型舰队继续前进,航速约为9节(1节=1.852千米/小时)。凌晨两点左右,一声炮响打破了宁静,惊动了所有人。炮声来自"平塔"号。在这三艘帆船中,"平塔"号速度最快,因此处在最前方。哥伦布立即明白了炮声的含义:陆地。"臣得知首先看到陆地的是罗德里戈·德·特里亚纳(Rodrigo de Triana)。"这片陆地在他们西面,相距仅6英里(1英里=1.61千米)。

哥伦布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船队快速平稳地向岸边驶去。他手下那些心怀不满的船员突然看见了一些"赤身裸体的人",而不是他原本以为的衣冠楚楚、老于世故的中国人。

基于他对《马可·波罗游记》(Marco Polo's Travels)的天真解读,这位航海家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对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承诺,来到了中国东海岸。

然而,为了努力实现这一承诺,他将耗尽余生,继续开展三次航行。许多欧洲人对马可·波罗的叙述不屑一顾,认为那是一些骗人的幻想,时而荒诞不经,时而博人眼球;但是另一些人(尤其是哥伦布)则认为马可·波罗旨在为众人提供一本实用的旅行指南。哥伦布试图实现一场海上版的"马可·波罗亚洲之旅",而他的尝试也缩小了充斥着巫术和强权的中世纪与弱肉强食、充满残酷掠夺的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鸿沟。虽然马可·波罗之旅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结束,但哥伦布仍希望找到原来的蒙古帝国和忽必烈汗,或者另外一位像忽必烈那样的且愿意开展贸易往来的大汗。然而,忽必烈早已驾崩,他的帝国也已烟消云散。

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哥伦布满心幻想,所以很自然得出结论:自己到达了中国大陆附近的一座岛屿或半岛。实际上,他的地理观念错误、扭曲,忽略了美洲和太平洋,因此才认为自己来到了中国。至于他曾经许诺的奖赏,本应属于第一个发现陆地的普通水手罗德里戈·德·特里亚纳,但哥伦布断定是自己首先看到了那些蜡烛一样的东西,因此把奖金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