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如意之事”有多少,要看你的“意”是什么

  • 寻路
  • 生还者
  • 2294字
  • 2023-10-31 17:29:26

总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无论不同的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不顺心之事,常说这句话的人总会对他们能够遇到的每一个人重复这句话。

但是,每当有人问“这个‘十有八九’是怎么算出来的、按照什么标准统计出来的”,却没有一个人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人甚至还会说,问这个问题的人是“过于较真”,甚至是“偏激”。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想法是:谁都必须无条件地认同这句话,不能反对,甚至不能质疑。谁要是敢质疑,甚至敢反对这句话,就是“幼稚”,甚至是“偏激”或者“脑子有问题”。

而且,这句话的延伸含义是:那么多事都是“不如意”的,所以,任何不如意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必须被接受、不能被质疑,更不能反抗的。

在这一方面,一概而论的害人之处不仅仅是让人变得愚蠢,还会让人变得懦弱、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当然,这几样性质往往和愚蠢是共生关系。

不同的人心中的意愿,是不同的。

这里的“不同的人”,不仅仅指年龄、性别、能力、财产、身份、社会地位上的不同,也能够指生活环境、甚至是所处的时代的不同。

即便是单独把一个只作为单独个体的人拿出来,这个人身上的每一项特质、每一个标签都有可能构成和其他人不同的因素,无论是年龄、性别、出生地,还是职业、技能和受教育程度。任何一项特质,都有可能成为每一个人拥有和其他人不同的意愿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按照年龄来划分,大部分尚未长大的孩子的首要意愿就是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玩耍,大部分成年人的首要意愿就是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报酬,大部分老人的首要意愿则是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不生大病。

如果按照职业来划分,农民的意愿就是种出更多的农作物,工人的意愿就是生产出更多的工业品,销售人员的意愿就是卖出更多的产品,运动员的意愿就是在赛场上获得更好的名次、更多的荣誉。即便他们的直接目的都是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报酬,他们实现目的的具体行为也是不同的。

如果按照爱好来划分,喜欢养宠物的人的意愿就是能够养宠物,喜欢绘画的人的意愿就是能够作画,喜欢写作的人的意愿就是能够写作。

如此连续往下细分,能够分出的意愿的种类将是难以计数的。其中可能包含诸多相似或者能够相辅相成的意愿,但也有可能包含很多完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意愿。

热爱和平的人的意愿与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意愿,必然是矛盾的。热爱干净的人和生性邋遢的人的意愿,也很有可能是矛盾的。

只要有无法相容、无法调和的人不得不共处于同一个环境之中,就必然有一部分人的意愿是无法被满足的。这个“一部分人”可能是相对少数的人,也可能是相对多数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之中,相对多数的人或者相对少数的人都有掌握更强的力量,甚至是决定与自己不同的人的命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一个环境之中,“不如意之人”的数量可能是十之八九,也可能是十之二三。但是,无论如何,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之下,“不如意之人”的比重绝不会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值。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同时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也会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在工作环境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在自己的家庭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如意”还是“不如意”的直接感受同样不可能是一样多的,更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一种意愿能否顺利地实现、成功实现的概率有多高,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做具体分析。

对于生活在乱世,甚至是大灾难之中的人而言,生存下去都有可能是一件有难度的事,相对更高的需求则几乎全都是奢望。这些不幸的人的很多意愿确实很可能是几乎不可能被满足的,哪怕他们的意愿只是能够生存下去、不要朝不保夕、不要忍饥挨饿。

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而言,生存成本就会相对降低很多,最起码能够拥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部分人就会有更高的意愿,比如追求更高的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更高层次的意愿,在生存成本较高的乱世中,是几乎连诞生都很难,更难以被实现的。

而且,实现意愿,是需要能力的。实现不同的意愿,需要的能力的大小和种类也不同。

对于拥有更多财富的人而言,实现和财富有较强关联性的意愿的概率就更大一些;对于拥有更多学识的人而言,实现和学识有较强关联性的意愿的概率就更大一些。甚至一个人如果只是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实现和人际关系有较强关联性的意愿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由于没有能力实现意愿而导致的“不如意”,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之下才是值得哀叹的。因为,以很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和方法之不妥当,远远没有达到必须要拼所谓的“天赋”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既然人的意愿是多种多样的,就必然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更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即使“公理”和“正义”可能会在不同的环境之下有不同的具体解释。

在正常的环境之下,合理的、正义的意愿,应当被满足;不合理的、非正义的意愿,不应当被满足。如果某些人的意愿是异想天开、胡思乱想,那自然不可能被满足;如果某些人的意愿是单方面无休无止地索取,甚至是伤天害理、违法犯罪,那更不应该被满足,还应该被制止,甚至需要被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某一部分人的“不如意”,反而会是好事。并非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应当被哀叹的坏事。

如果深入地思考,拥有基本思考能力的人都有可能想到一点:如果整个世界上几乎全都是不如意的事、几乎全都是痛苦、几乎全都是悲伤,那么,每个人为什么还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难道全都是来受苦、受罪的吗?

只有继续思考下去,大多数正常人才能逐渐明白:很多人是没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的,只会接收和重复其他人口中传来的没营养的话,无论那些话到底是否经得起推敲。

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懒惰的人确实只会越来越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