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不贪为宝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坏乐崩,诸侯相争,但孔子这位圣人一直想用“礼”和“仁”,为乱世中的诸侯寻找一个治国最优解。宋国的司城子罕以其玉一般的品行服膺天下,为各国诸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被孔子盛赞“夫修之于庙堂之上,折冲于千里之外”。这个子罕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子罕弗受玉”的故事。

这个子罕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叫乐喜,子姓,乐氏,名喜,字子罕。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古人为什么既有姓和氏,又有名和字呢?其实关于名字,今天的中国人大都只有“姓”和“名”的概念了,而在汉代以前,那就要复杂多了。比如我们熟悉的项羽,并不是姓“项”名“羽”,实际上“项”是他的氏,而“羽”是他的字。那他名叫什么呢?名叫“籍”。因此,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项籍”,也是指项羽这个人。在古代,如果叫人时直呼他的姓名,是非常不礼貌的。在这里我们也尊重古代人的习惯,用子罕这个字来称呼他。

作为世袭贵族,子罕曾长期担任宋国的司城。这是一个土木色彩极重的职位,负责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事务。我们先把子罕的身份、地位、官职弄清楚,再来讲这个故事,很多逻辑也就能说得通了。

话说当时有个宋国人得到了一块美玉,就跑去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固然喜欢美玉,但天下哪有白白受人恩惠的呢?他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就很干脆地拒绝了。见子罕拒绝,那个献玉的人就说:“大人,我已经找能工巧匠看过这块美玉了,人家可说这是稀世珍宝啊!所以我才敢献给您,还望大人别嫌弃,一定要收下。”

子罕说道:“我想您是误会了。我并不是质疑这块美玉的价值。之所以不接受它,是因为对我而言,不贪图钱财的美德才是真正的珍宝,这比美玉更加重要。但对你而言,这块美玉是无价之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馈赠,那就等于你失去了你的珍宝,我也失去了我的珍宝。不如我们各自珍藏好各自的宝贝吧!”

献玉之人听罢大为惊叹,虽然对子罕的品德佩服得五体投地,但还是不肯就此罢休。子罕想了想,就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顾虑。果然,献玉之人面露难色,回答道:“小人要是拿着这块美玉回家,路上肯定不会太平,很有可能会为此丢了性命。现在我把它献给您,也是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啊!”

子罕沉吟了一会儿,觉得献玉之人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把他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并请来一位玉匠为他雕琢美玉。后来,献玉之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身价能配得上这块美玉了,子罕才把他送回了家乡。

子罕的做法颇有君子之风,这不仅仅表现在他有高洁的道德操守,面对宝玉不为所动,还表现在他为人处世十分得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人,无论是生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们喜欢交往的。

子罕的君子之风自然会影响到他的为政理念。子罕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有一次,宋国发生了饥荒,子罕连忙请示宋平公,请求把国库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还动员卿大夫们把自家储存的粮食借给灾民,共克时艰。他自己也把家中所有的余粮都分给了老百姓。当时人们纷纷跑来向他借粮食,他却从不让他们写借约。也正因此,在周边国家的百姓苦于饥荒时,宋国的百姓却没有挨饿。

孔子听说了子罕的事迹后,对他大加赞叹。孔子学识渊博,阅历丰富,见过太多那种为了蝇头小利而撕破脸的小人,而像子罕这样的卓越人物是极少的。当一个国家的朝堂上出现了一位道德楷模,一位能够让天下服膺的贤人,那么国与国之间便少了一些沟壑,多了一些和睦。在孔子眼中,宋国能有像子罕这样的贤者,比拥有任何将领、军队、武器都重要得多。而生逢春秋乱世,为了一块玉不惜骨肉相残,甚至发动战争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