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欢迎阅读《未来工作》,笔者认为算法、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三大技术(以及一些随之而来的新技术)的融合会在未来长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笔者看来,这些新技术组合在一起会催生一个新型工作世界,这将与我们当下所熟悉的工作世界全然不同。在这种新型工作世界中,基于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将推动大量平台式自由职业的产生,而这种平台式自由职业将以全球加密货币支付报酬[1]。同时,笔者希望,这不会如历史所预言的那样,最终演变为一场简单的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2],而是希望通过与政府和工会间的切实合作,创造一种使工作者权利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不平等现象日益减少的未来工作环境。鉴于历史先例,我们或许会质疑这一未来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但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不过,由这种新工作方式产生的超额利润(至少大部分超额利润)最终必须重新分配给工作者,这也正是需要国家介入的地方。

我们会在本书中对一些主要概念进行概括性介绍,包括算法过程、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运作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超人类去定义这些概念的能力。因此,这里有必要提醒读者,由于算法、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这三大技术的概念(尤其是后者)在工作世界的应用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三大技术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事实上,本书就加密货币对工作世界及工作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甚至远超监管机构和一些利益集团所能达到的程度。

初次构思本书时,我们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加深对加密货币的认识,也就是认识第一代和第二代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有可能成为货币,但由于其价格时常波动,根本无法满足货币应具备的功能;再者,虽然加密货币将交易活动及交易行为通证化和量化了,但其未必就适用于当前有利可图的既定市场以外的领域,尽管既定市场的规模往往看起来很宏大。随着本书内容的展开,加密货币的形式发生了演变,企业加密货币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将稳定价格的设计构想纳入其中。这一点尤其会开始动摇我们当前工作世界的根基,而稳定型全球加密货币这一概念也会极大推动本书所述的未来工作世界的发展。然而,一切仍在继续演变。最新发展态势表明,在严格的监管审查环境下,这一概念的发展已停滞不前,加密货币的未来发展有可能呈现这样两种趋势:第一,向第一代加密货币回归,价格稳定性下降,而去中心化程度会有所提高;第二,朝着中央银行(简称“央行”)数字货币的方向发展,去中心化程度下降,而价格稳定性随之提高。但最终,我们认为,无论加密货币未来以何种形式呈现,其最终结果都将是一种价格稳定、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货币,而这种货币将对工作世界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帮助读者从工作者的角度来认识这一新型工作世界,我们会基于加密货币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加密货币最终可能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或者说更微妙的影响),即算法和区块链的“后台”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作世界的结构和便利,却没有呈现它的外部特征。在这一新型工作世界中,工作者将与平台进行互动,并以一种(或多种)新货币形式领取报酬。在这一未来构想中,工作者很可能会觉得自己与网络世界的联系远比与国家的联系要更为紧密;而且在这一构想中,算法决定社会上的工作需求,区块链为企业和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而加密货币则为工作者的报酬支付提供便利。

同样,我们必须注意到,在这一构想发展的过程当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算法所能做到的事不断超出人们的预期。我们童年时代或许曾设想过机器人医生、自动化助手和人工智能决策等,而这一切如今可能只需几年时间就能变为现实了。现今,你智能手机上或电子邮件里的智能助手可以帮你制订晚餐计划、旅行计划,甚至还可以帮你决定下一次购物计划,而这些在几年前甚至都还难以想象。回想一下你第一部手机上的语音拨号功能,再想想现在——你可以与机器人进行在线互动、与手机或家用智能扬声器进行交谈、听人工智能(AI)合成音乐,你就会发现,这一发展速度快得有多么惊人,而且只会越来越快。同样,本书中有关区块链的关键性概念——那些持续运行、即时生成、数量大到难以想象的智能合约,关于它们的探讨才刚刚开始,我们猜想还会有更多的应用方式出现。当然,目前这方面可能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因为区块链领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哪怕是出现了极少数惹人注目的安全漏洞、用户隐私泄露问题或用户数据滥用现象,这都可能会(像企业加密货币一样)使其偏离原定的发展轨道。不过,我们也认识到,创新的部分秘诀就在于,只要曾经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是可能实现的——就像加密货币一样,即使通往它的道路愈发模糊,最终还是会实现。在当下建成全球化、即时生成、费用低廉的微合约世界,可以推动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现有工作世界全然不同的新型工作世界的到来。

技术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目前仍被人们所低估。本书的读者很可能来自一个研究机构、智囊团,或是一名职场专业人士,他们各自拥有被人们追捧的综合技能,所以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他们不会受到不断发展中的自动化进程的影响。但是,请设想这样一种情景:假设上文中某一段落大部分是用算法编写而成的,该算法技术运用一种简单的电子邮件自动完成功能帮助人们回复短信和电子邮件,分析人们的网上搜索主题或想购买的产品,或尝试帮人们创作一段优美的散文,从而令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当然,这一功能并非完美无瑕,它也需要人类参与其中,对其加以审核及编辑。不过,技术的出现的确大大加快、完善和支持将人类思想转化为文字创作的行为。例如撰写一篇专业性的学术文章,我们离依靠自动化科研助手(至少)独立完成文献综述写作和数据分析工作这一目标还十分遥远。至少在当下一段时间内,仍需要人类的参与来对科研工作加以适当的指导和构思。不过在未来,每一组可能的变量及其相关测试都在数据集上运行,我们只需选定最有效的测试方法和重要的变量关系,即可生成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自动化学术文章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训练的不断推进,即使一个简单笨拙的自动完成算法,假以时日也可以发展成一种高阶算法,从而取代高技术性与复杂性劳动。

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即使老牌企业或传统“铁饭碗”职业,也不得不跟上技术发展的浪潮。或许,与之最密切相关的例子当数工业革命与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这两个例子,我们会在本书中展开详细讨论)。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观,甚至是时间观和社会观,而互联网的发展又加剧了这些变革。在本书中,我们建议扩大变革范围,未来将是一个再次彻底对时间、产出、金钱,甚至是工作的观念进行重新定义的新型工作世界。在此,与之尤为相关的例子应数金融领域。我们探讨了金融服务业的技术发展框架,以便进一步认识这些技术对工作世界产生的影响。我们认为,金融领域的技术发展,即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FinTech)→科技金融(TechFin),可以为工作世界的发展及其未来图景提供一些相当深刻的见解,也能很好地帮助人们将当前工作世界可能会发生的巨变概念化。

如果说传统金融服务代表着后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工作观,那么金融科技时代就代表着传统金融机构内工作方式的技术发展,而科技金融时代则代表着这种发展在传统金融机构外的演变。无论是在金融服务还是在工作方式上,这种发展趋势都未改变,但最关键的是,实现这种产出的机构和组织实际上已经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拿抵押贷款来做类比,在传统金融服务中,若你去银行申请抵押贷款,通常需要先经过一轮耗费大量劳力、效率低下的评估过程,之后才会收到批贷结果通知。在金融科技时代,你仍然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办理其他业务,但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办理或电话预约办理,而且还有各种后台办公系统可以加快审批流程。在过去的传统流程中,你可能需要等上一个月才能收到批贷结果通知,而现在只需等上几天就够了。在科技金融时代,你可以向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申请抵押贷款,它通常只需审查你的在线交易活动即可向你通知批贷结果。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世界里,从传统金融服务意义上讲,你是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工作。从金融科技的意义上讲,你还是在同一个机构中工作,但生产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得到提高。而从科技金融的意义上讲,你则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中工作。你可以登录自己的个人在线平台承接一些远程工作,这些工作可能涉及帮助营销算法了解产品元素的市场调查工作,也可能涉及评估人工智能创意内容的在线交互工作。虽然工作输出完全相同,但工作过程或路径却截然不同。

既然工作路径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必须改变之前对工作者的定义。如果我们目前认为,工作者即在企业内以时间换取金钱的个体,那么就许多方面而言,我们可能还需要回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前的工作观,即工作量以劳动产出为基础,而非基于工作时间。例如,一个织布工发现其生产的某一批羊毛很容易加工,其产出时间只花了正常情况下的一半,而另一批羊毛则很难加工,产出多花了一天的时间,但他在这两种情况下得到的报酬却是相同的。平台工作在某些方面而言,与此尤为相似,一个自由网页设计师往往对一个项目收取与同行同等的费用,尽管其完成这个项目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仅为其竞争对手的一半,但他们的产出相同。相比后工业时代,这更接近于工业革命前的工作方式。在后工业时代,工厂工人(至少在某一段时期内)不管产出如何,拿到的周薪都是一样的。

面对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我们自然要思考一下在培训和技能发展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必要的改革,包括探讨如何最优化地引导一个群体去接受高度全球化、移动化的工作方式。事实上,在这种情景下必须要考虑避免一种逐底竞争现象,即技能泛化和劳动力过剩导致工作者工资下降、工作条件恶化,这时唯有专业化的定制培训(无论是通过私人提供还是精英机构定制)才是解决之道。纵观本书,我们会发现,这一新型工作世界中的益处随处可见,且可为所有人享用。同时,我们再次看到,政府在这方面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全球化市场、在线工作以及货币和信息去中心化的讨论愈演愈烈,政府的作用似乎会减弱。但在我们看来,政府须提供一道“堡垒”以保护工作者的利益,同时政府自身还须重新焕发活力、重整旗鼓,以避免其自身影响力逐渐衰退。尽管“类金融科技时代”的工作演变可能将政府挤出了这一领域,但“类科技金融时代”的工作演变定将使政府和工会在保护工作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目前平台工作还不稳定的特点,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大规模工作将在区块链组织的推动下实现大规模平台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