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亿总中流”的思想
一、“总中流”论的起源
上述类似的问题,尽管问题和选项的设计会有些许差异,但大概内容都一样,已经成为现在舆论调查的常规问题了。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到的民众意识被称为“阶层归属意识”(或者“阶级归属意识”)。
这里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正值1935年美国舆论研究所刚起步,至今闻名全球的舆论调查公司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创业不久时,实施舆论调查的一个设问。这种设问在以一个国家为对象的大规模调查中出现可以说是最早的。
盖洛普调查是基于当今社会调查常识中的科学方法进行的。作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调查组织,盖洛普公司的一举成名正是缘于85年前的那场美国总统大选,即1936年的民主党罗斯福和共和党兰登之争。当时较为出名的调查组织是美国《文学摘要》杂志社,该社从1916年到1932年,通过抽样调查连续准确预测了五届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文学摘要》杂志获得了200万人以上的民意数据,并预测共和党人兰登将以57%对43%的选票获胜当选总统。然而,盖洛普公司却仅对3000人做了民意调查,并预测罗斯福会赢得54%的选票当选。
结果怎么样呢?预测准确的居然是盖洛普公司。罗斯福获得60%的选票,在当时全美48个州中获得46州的胜利,获得选举人531票中的523票,最终取得绝对优势的胜利。
盖洛普公司的调查设计非常周全,它把有选举权的全体人员分成“中层收入·城市居民·女性”“低层收入·农村居民·男性”等不相互重叠,又会全部覆盖的几个小组,对各个小组按照一定比例抽出对象进行调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调查对象的偏差,而且可以通过数量比较少的调查对象得到代表拥有选举权的所有人的投票意向结果。
而《文学摘要》杂志的调查,则是杂志社从购买该杂志、购买汽车及拥有电话的人员名单中选出1000万人并邮寄了纸质问卷,根据200万份问卷的返回数据得出了最终的结果。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久,可以订阅杂志、拥有电话和汽车的人群明显属于富裕阶层,同时也是共和党人的支持者。然而当时民主党代表罗斯福实施的政策要干预市场经济,在富人中缺乏好感和支持,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偏差和选取样本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件事情之后,《文学摘要》杂志在民众间的评价断崖式下跌,最后《文学摘要》杂志社因为经营困难而被其他杂志社收购。1
虽说上述的例子是一项已经过时的调查,但是用与盖洛普公司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就可以知道当时美国国民的阶层归属意识,结果如下:上层阶级6%,中产阶级88%,下层阶级6%。
从前文调查结果中的数字来看,有近九成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从这里开始,盖洛普公司呼吁道,“应当基于中产阶级的认同思考社会整体模式”,结论便是“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是理所当然的”。2
1940年《财富》杂志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设问比盖洛普调查的稍难些,也有对本章开头提到的两个问题的回答合计、统计情况(关于这一点在后面叙述)。统计结果与盖洛普调查稍有不同,但仍然有79.2%的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认为自己属于上层阶级的有7.6%,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的有7.9%,没有作答的人有5.3%。3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一些著名的评论家认为,美国几乎完全属于中产阶级国家,民众都认为自己属于同一个巨大的中产集团。4所谓中产阶级正如其名,是指在上下各有不同阶级的情况下,如果上下阶级只有少数人,那么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属于同一阶级,这样也就和无阶级社会没什么两样了。类似上述通过有关阶层归属意识的统计结果来说明该社会是中产阶级社会的主张,不仅在日本,其实在其他国家很早就有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这种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普遍认同。当时的美国新闻记者万斯·帕卡德(Vance Packard)在其1959年的著作《攀权附贵者》中,写了下述文字。
不久前,一本日本知名的杂志写道:“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无阶级社会已经到来。”数周后,日本某出版社将美国阶级的“消失”当作“现代最大的新闻”大肆称赞。还有一段时间,日本某市场调查研究所所长说,美国现在是“最大的中产阶级国家”。5
据帕卡德称,这种风潮甚至蔓延到社会学者身上,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几乎没有阶级,而且关于阶级的研究也几乎没有了。比较讽刺的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阶级状况都很熟悉,而对本国的阶级现状却一无所知。
记者芭芭拉·艾伦瑞克也同样表示,“由于大家都相信美国没有阶级的神话,美国的社会学也变得一贫如洗了”。据她说,这个“没有阶级的神话”和20世纪50年代的反共产主义有直接的关系。当时,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演讲使清除共产主义者的运动非常激化,很多政府相关人员、电影人、知识分子被当作共产主义者而受到了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不存在阶级”成为“美国公认的意识形态”,如有不相信的人会有被大学开除或出版社拒绝出版其作品的危险。也正因此,当时的美国社会无法正常讨论和交流社会不平等问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