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斋的设计:从构图、色彩到几何形态与线条设计
- (日)户田吉彦
- 4205字
- 2024-11-02 02:41:14
1-5 从正面的缝隙中展示“透明”
如果画作仅仅是画面协调优美,是无法吸引一部分人的,即使这一部分人也会对《神奈川冲浪里》这样作品中所潜藏的构图秘密感兴趣。然而,北斋的作品并非只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戏剧性构图,他还会使用故意隐藏主题的透明技巧[16]。鉴赏者看到被遮挡的前方,反而会对画作的主题更加关注,这在广告中被当作悬念式广告手法[17]。北斋有意识地操纵着鉴赏者的意识。
葛饰北斋 富岳百景·照片中的富士山
纽约公共图书馆藏
在画师的眼中,被松枝遮挡的富士山,绝对是碍眼的画作。但我想说的是,这才是绘画时的真实场景。如标题所指,北斋风格的旅行写生画是还原真实。这可是在相机出现之前的时代,现今指的是写实。
葛饰北斋 富岳三十六景·甲州三岛越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曾经连接山梨县的甲斐和静冈县的骏河的道路被称为镰仓往复道,通往三岛的险峻之路被称为三岛越。据说这幅画是从位于国境的险要之处笼坂峠处眺望的景色。甲州一侧是山中湖,骏州一侧是御殿场。在查阅了古书之后,有人怀疑这幅画的准确性,认为如果这样的大树在峠中是真实存在过的话,应该会留下记录,但却查找不到任何记录。
《甲州三岛越》——挡在富士山前的参天大树之谜
《甲州三岛越》是与《神奈川冲浪里》齐名的气势宏大的画作,更是打破作画常识的作品,因而在国际上备受瞩目。打破常识之处在于一棵巨树立在了富士山的前面。如果拿着相机站在此处拍照的话,为了避开大树,一定会下意识地避免大树遮挡住画面,而这幅画却是违背了这一作画本能的作品。
除此之外,如此大的大树在其他地方应该有记录,但却没有找到任何记录。因此,研究者开始寻找北斋绘制并不存在的大树的理由。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为了掩盖在1707年宝永年间的富士山喷发,当时因富士山喷发而在山脊形成了火山喷发后的痕迹。不过,这种喷发痕迹,用人或花草就能够遮挡,而使用通天大树这一理由未免太牵强了。
如果我们过分纠结大树是否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会忽略了画中被大树所感动的旅行者的姿态,无法理解北斋绘制这幅画的目的。旅行者举起双手仰望的姿态并非随意而作,而是对日本第一的富士山的敬畏之情的形象重叠,这才是北斋的目的所在。
这幅画的另外一个打破作画常识的是,我们经常说的不可以在中间分割画面的原则。但是,从上而下贯穿整个画面的粗壮的树干却与这幅画融为一体。仔细观察,树干稍微偏右,富士山和大树融为一体,在左侧形成的空间里展示了富士山优美的山脊棱线。北斋并不隐藏山脊棱线,而是强调它,并将富士山与大树融为一体。如果我们试着让大树向中心移动,使左右空间均等,反而会破坏构图的紧张感,失去了画面的表现张力,大树与富士山也就没有了相互关系,大树变得碍眼。原来这是一幅用大树衬托伟大的富士山,突出其优美的山脊棱线的图画,这样的解析我认为应该是恰当的。
还有从画框外垂下的树枝,与天空朦胧的蓝色融为一体的树影,深深地扎入地面的树根,这些与大树被和谐统一地巧妙安排在了一起,表现了一向大胆惊人的北斋的细心而慎重的一面。北斋在挑战绘画常规的同时,又小心地解决了打破常理后所带来的风险。
据说塞尚[18]受到《富岳三十六景》的启发,把北斋的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故乡桑特的圣维克多山系列画作中,进而探求新的绘画技法。如《甲州三岛越》一样,塞尚有数幅描绘了从画面外沿着山脊棱线垂下的树枝的作品,被认为是塞尚的杰作,收藏在各国的美术馆里。
(分析图) 在构图中加入了垂直于对角线的竖线。用三分法将地面的各个部分安排在下1/3处。呈现为大树沿着画面中心矗立,富士山的长棱线作为画面对角线的简洁构图。从画框外垂下的树枝与主体的富士山脊棱线角度一起强调了收拢的棱线。
富岳三十六景·武州千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东京都足立区千住曾经是与东海道品川宿齐名的奥州道的玄关口,是松尾芭蕉的《奥州细道》描绘的起点。北斋描绘了远离旅馆林立的宿场町的隅田川的上游荒川上的闸门和过水的水路。钓鱼竿提示着富士山的方向,但是画中的人谁也没有望向富士山。远处雷鸣滚滚,画作捕捉了这惊人的瞬间一幕。
《武州千住》——方柱间隙中若隐若现的富士山
这幅画中,让我非常关注的是等间隔排列的相同形状和高度的人造物品——方柱。这些方柱是江户时期的治水设施,叫作堰框,也被称为关框。是通过上下移动止水板来调节水量的农用水闸,在江户时期的各地都有,是当时会标记在地图上的地理标志。这样的水闸因近代治水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被废弃,余下的水闸也从木制材质变成了由砖和混凝土浇筑的了。
北斋对几何形状特别感兴趣,喜欢将其融入画中,使他的画作特别具有现代感。但这幅画极少受到关注。在自然景色中加入几何形状,无论好与坏都会在画面中显得特别明显,北斋是少见的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的画师。北斋的这一特点之所以很少被提及,是因为他在风景画中有意识地隐藏了这一意图,不为人所见。
这幅画是将热闹非凡的千住这一地名写入标题的不太高雅的绘画。非要举出一个特别具有江户时期特色的理由的话,从等间隔排列的方柱间窥视富士山的画作是非常罕见的。这种欣赏富士山景色的形式,如同从新吉原的格子栅栏缝隙里窥视美丽的花魁一般(见138页《从千住花街眺望不二》)。
关于连续平行线的图样,纺织品的图样设计发展得更早,如图案华丽的戏剧服装、细条纹的高级套装、等间隔粗花纹的水手服和囚服等各种各样的花纹衣服。在日本,竖条纹自古便是和服的常用花纹,当时在红白事上使用的竖条纹鲸幕,在现代因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19]的使用,而受到世人的关注。
《武州千住》的画作被描述为如同白日梦一般,连续的竖线条使几何图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视觉体验。此外,远处树立着的三棵树的形态,与其说是日本画,不如说更接近17世纪荷兰的风景画风格。树木所处的地平线也非常不符合日本画的风格。地面附近的风景描写非常细致优美,这明明是浮世绘,却让人感觉到在西洋画中才会有的空气透视法。
在浮世绘中加入几何形状,并在几何图案的另一面展示富士山,这种完全不同于日本风景画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北斋曾受荷兰商馆委托绘制西式风景画的经历。
(分析图) 画面中水平三等分的下段是近景和钓鱼的人,中段是中景和远景的扩展,上段是天空。马匹和马夫连接着近景和中景,水闸的方柱连接中景和远景。在纵向三等分的右线上放置富士山,与富士山高度一致的三棵树以与富士山相似的三角形排列,马匹倾斜的脖子、马夫的脚的位置和角度,因与画面对角线平行而呈现出与富士山相似的形状,从左端向富士山伸出的钓鱼竿也是同样的角度,以三分法引出的对角线为导向来呈现形状和位置安排。
《东海道程谷》——模式化排列的林荫道之谜
2017年秋,在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举办的“北斋与日本主义”展览中介绍了受到北斋影响的众多艺术家。《东海道程谷》和莫奈[20]的《沐浴阳光的白杨树》(1891)的相关性也在此次展览中有所介绍。莫奈收集了北斋等画师的各种浮世绘作品,并受到了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将《东海道程谷》和《沐浴阳光的白杨树》相比,会发现莫奈的纵深空间的表现与《东海道程谷》中的正好相反,特别是《东海道程谷》似乎故意否定透视,其平面构图加上与接近画框边缘的树木,与北斋平时精心裁剪的画作正好相反。前面讲到的《武州千住》所展现的远近表现法在这幅画里完全不存在。平面的色彩、与画面平行的空间构成、逼近画框边缘的轮廓线条等,这些都是舞台美术的特征。因为纤细微妙的形态表现在远离舞台的观众席上是看不清的,所以舞台美术会将颜色、形状和构成都简洁化处理。
葛饰北斋 富岳三十六景·东海道程谷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东海道程谷是现在的横滨市保土谷区。走出江户地区后的第一家旅馆就是保土谷旅馆或户冢旅馆。这里有一处险要之地权太坂,权太坂的上面是武藏国和相模国的边境,从这里往上(户冢一侧)被称为品浓坂。让人想起了连平民百姓都知道的歌谣《钵木》,歌唱的内容大致是在北条时赖执政时期被称为武士典范的佐野源左卫门,他有一匹爱马,佐野源左卫门时刻准备着迎战镰仓,但因为他的爱马是一匹年事已高的老马,所以在迎战镰仓时他从马上摔下来了,被人们调侃道:“佐野的马在户冢的坂道摔两次。”其中的坂道指的就是品浓坂。从轿夫重新系紧草鞋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条非常险峻的坡道。
说到舞台剧,江户时期人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观看歌舞伎。当时人们从前一天开始就要做好出门看戏的准备,然后一大早就去戏院,在戏院享受一整天,如同现代人去主题乐园游玩一般。据说人们从戏院回家后的两三天什么都不想做。北斋以戏剧的方式呈现画作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
这样的风景在河村岷雪[21]的《百富士》《江户名所图会》[22]中所记载的内容一模一样。在绘制《富岳三十六景》时,与前面的《武州千住》的场景不同,北斋用世人所熟知的风景,故意用歌舞伎舞台艺术的布景形式来取悦大众。如同现代的知名摄影师在拍摄名人的肖像时,不用常见的肖像拍摄形式,而使用拍摄电影时才会使用的色彩和构图来营造话题一样,这是实力超群的画坛巨匠才能营造的视觉游戏。浮世绘作为商业画作,迎合了当时的大众心理需求,《富岳三十六景》也是如此。
(分析图) 画面水平三等分的下段是往来于驿道的人与马的近景,中段是富士山,上段是松枝。纵向分成三等分,左1/3是轿子,中间是富士山和牵着驮着旅客的马匹的马夫,右1/3是与马匹屁股处于相反方向的虚无僧。与富士山相呼应的是以马匹上的客人为顶点的三角形。画面纵向的中心线上是仰视的马夫,将视线引向远方的富士山,这里有些许透视空间的表现。松枝以相同的角度整齐排列,这种装饰性的重复看起来有戏剧舞台的风格。
葛饰北斋 富岳百景·雨村不二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笼罩在烟雨中的富士山通过细小的垂直平行线来表现。不做轮廓线处理的绘画技巧不像是浮世绘的绘画技巧,更接近现代的平面设计。
葛饰北斋 富岳百景·网里不二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展示了透过渔网的网眼展现富士山的透明技巧,在右边稍微露出的富士山下的原野是提示富士山存在的关键点。淡墨色的天空与白底的富士山露出的部分并没有用线条勾画出轮廓,这是这幅画的超前之处。
葛饰北斋 富岳百景·竹林不二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竹林像一幅透明的屏幕一样,竹子越往右越倾斜,以同样的角度与富士山的山脊棱线重叠,虽然显得凌乱,但是反而增添了趣味。
葛饰北斋 富岳百景·柳塘不二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从上画框外垂下的装饰性树影,对20世纪初的欧美插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他设计完成的住宅外观图里,都用到了这一装饰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