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
- 朱启臻主编
- 1728字
- 2024-04-09 15:52:20
序言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现在称之为农业家庭经营)是中国改革的重要标志,一举解决了中国人为之奋斗了30年而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其中的道理不是简单经验可以解释的,需要通过对农业和农村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给予解释。于是,就有了农业院校率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农村社会学”等选修课。这算是社会学专业建设的准备阶段,我还清楚记得能容纳几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的课堂场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活跃发展期,社会冲破了以往的沉静,各类新社会现象不断涌现。如当时被称为“盲流”的农民工现象、市场意识觉醒后的市场行为、乡村工业化蓬勃发展、乡村自治出现以及农民负担加重等,均需要特定学科做出科学的解释,也迫切需要有新学科背景的毕业生承担新时期的社会工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高校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的社会学本科专业于1995年9月首次招生。我们把这一事件定为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成立的标志。从此,我们的社会学学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稳步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社会学系健康扎实地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已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社会学系从最初的七八名转行教师发展到今天的具有25名专职教师的师资队伍。其中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8%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国外工作经历,真正形成了一支可以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科研团队。我们不断创新着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不断创造着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
我们形成了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教学与实践体系。重视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从成立伊始就始终坚持的培养学生的原则。经过20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各个分支社会学等课程的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且在农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学科上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形成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特色学科。在实践教学上,不仅创新了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保持了与农村、农民的密切接触,而且形成和建设了稳定而有效的学生实践和实习基地。
我们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毕业生。截止到2015年9月,我们培养了535名本科毕业生,203名硕士研究生,以及144名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或工作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工作在科研、教学单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们都发扬了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的精神,体现了农业大学社会学“求真、务实”的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成绩。
我们取得了一批教学和科研成果。社会学系承担了1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承担了50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在社会学系的教师队伍里,有学校的教学名师,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在社会学系,有国家级精品课,有教育部资源共享课程,有国家级规划教材;还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荣誉,体现了广大教师的辛勤劳动,也是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
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社会学系正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机遇一方面来自社会和谐发展对社会学学科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学师生的长期努力和积淀。这使我们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农业大学已经把社会学列为重点发展的学科,社会学系近期将有自己的博士授权点。我们学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发展社会学学科。相信用不了多少年,一个全新的社会学系将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20年,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师生探索、探索、再探索的20年,是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的20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口述史记录了我们走过的道路,反映了我们艰苦探索的历程,也预示着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记录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回忆美好的过去,细心阅读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书中记录的情与爱,会使我们感受到社会学系家一样的温暖和团体的凝聚力;书中记录的每一个阶段,像是一级级的台阶,沿着它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在庆祝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建系之初曾经给我们无私帮助的老前辈,他们是陆学艺、郭书田、陆银初、王立诚、李守经、邹德秀;也不会忘记社会学系的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他们对社会学系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
社会学系主任 朱启臻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