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调查研究

第一节 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最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学会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谋事之基,决策之基,成事之基,都在调研”。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调查研究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累计在80次会议或场合谈到过“调查研究”(统计至2023年4月11日),可见总书记对调查研究的重视程度。

他论述过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他曾经反复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也提过“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

他也论述过调查研究的方法。比如,“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他也经常讲述自己曾经下基层做调研的往事。“我在福建工作时,针对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为解决产权归属不清等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实施了林权制度改革。当时,这项改革是有风险的,主要是上世纪[1]80年代有些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的情况,中央暂停了分山到户工作。20多年过去了,还能不能分山到户,大家都拿不准。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林权改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况且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乱砍滥伐因素减少了,只要政策制定得好、方法对头,风险是可控的。决心下定后,我们抓‘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这4个难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形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林改文件。2008年中央10号文件全面吸收了福建林改经验”。

他也一直对各级领导干部强调要多下基层看看。他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也特别强调调查研究要有实效,“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二、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最新要求

2023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读者可以在网上搜寻到全文)主要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调研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在重要意义方面,《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笔者从“必然要求”“决定性意义”等描述性词语看出,党中央将“大兴调查研究”提到一个极高的政治高度,也必将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总体要求方面,《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方案》明确表示“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在调研内容方面,《方案》提出要“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并确定了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分别是: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吸引和利用外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③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生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等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⑤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建设法治社会等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⑥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新闻舆论引导、网络综合治理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⑦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中的重大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⑩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短板,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⑪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够强,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不担当不作为,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等重点问题;⑫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从调研内容可以看出:一是所包含范围很广、很全面,明确要调研的内容基本涉及决策落实、经济发展、深化改革、金融风险、公共安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民生问题、依法治国、绿色发展、党的治理等各个方面与领域,这些方向与课题又是与落实二十大、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二是调研内容明确指出要围绕“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或者“急难愁盼”“老大难”问题,意味着要抓主要矛盾,围绕主要问题去调查、去研究,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找出发展的问题与痛点,找出有效的对策与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调查研究有更大的成效。

在方法步骤方面,《方案》提出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和督查回访六个步骤。可以看出,六个步骤从认识到方案到调研、研究到解决到督查,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特别是增加“督查回访”环节,更彰显了调查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问题,而且要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调查研究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是既要发现问题,又要扎实地解决问题,还要确保有实效、有成效。

其中,“提高认识”环节,又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读者可通过学习强国网站查看总书记重要论述。笔者认为既要学习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及调查研究的系列理论,也要多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还要学习调研报告的编写方法,本书主要聚焦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调研报告的编写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有所收获。在“制定方案”“开展调研”环节,明确了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主持制定方案,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也提出了“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统计分析、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已成为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技术手段,本书也会对各类调研方式展开讲解。

在工作要求方面,《方案》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严明工作纪律”“坚持统筹推进”“加大宣传力度”四方面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推进”与“加大宣传力度”这三方面要求比较好理解,笔者重点解读“严明工作纪律”的内在要求。首先《方案》中明确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四不两直”最初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建立的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制度,主要内容为“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作方法,这表明调研要听“真声音”,要看“真现场”,要找“真问题”,最后还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好对策”,最终产生解决问题的“好结果”。同时,《方案》还提出“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不增加基层负担”。《方案》还提出“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防止走过场、不深入”“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两方面内容,也是近年来调查研究推进过程中确实会发生的一些典型问题,典型问题的本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