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桃源遇母

当王守仁缓缓地从昏迷中醒来,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浓郁且令人窒息的黑暗之中。四周除了几点微弱的荧光散发出的苍白光芒外,几乎没有任何光源。他试图辨认四周,却发现这里既不是他的婚房,也不是任何他记忆中的地方。更令他心惊的是,诸妙仪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他一人孤独地站在这未知的空间。

王守仁强行镇定自己,缓慢地从地上爬起,一种无力感迅速侵袭着他的全身。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似乎身处一个深邃的峡谷之中。头顶是一片无法触及的天空,周围的峭壁如同巨人般耸立,令人感到压迫与恐惧。

在这稀薄的光线中,周围的树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但在夜色的笼罩下,这些树木透出一种诡异而阴森的气氛,仿佛每一棵树都有它的生命,正默默地观察着这个入侵者。

远处,王守仁能隐约听到水流的潺潺声音,似乎是有一条小溪在这峡谷中缓缓流淌。但奇怪的是,这里竟然没有一丝的生机,连最微小的虫鸣声也没有,这种死寂让王守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不安:“这里是哪里?我怎会来到这个地方?妙仪呢?她发生了什么事?”王守仁的思绪在黑暗中飞速旋转,但无论怎样努力,他都无法找到任何答案。

王守仁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空气中似乎充满了压抑和绝望。在这片不属于任何已知世界的黑暗中,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遗忘的灵魂,无助地徘徊在无尽的寂静之中。

王守仁在这片陌生而诡异的环境中顺着水流声缓缓前行,他的心中充满了戒备和不安。周围的黑暗如同一张巨大的幕布,将所有的光亮都遮挡住了。唯一的指引是那细微却清晰的溪流声,它在这寂静的黑暗中显得格外突兀。

经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的眼前终于出现了些许模糊的光影。那是几座简陋的房舍,屋内隐约透出微弱的光亮,这让王守仁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想着,这至少说明这个地方还有其他人存在。

继续前行,王守仁不经意间路过了一片墓地。月光下的墓地显得异常阴森,几团飘忽不定的鬼火在荒废的坟头上摇曳,给这片空间增添了几分幽冥之气。他低头看去,地上洒满了阴司纸钱,被风吹得四处散乱。王守仁感到一阵阵寒意袭来,脚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当他的目光落在一张异常的白色绢纸上时,内心的好奇心驱使他停下脚步。他俯身拾起那张绢纸,只见上面写着朱熹的哲学语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心诚。”这让王守仁不由得感到惊讶,这种地方竟然也能见到如此深奥的哲学言论,他将绢纸收入衣袖。

穿过墓地,他来到了一条宽约三丈的小河边。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银白色的光泽,显得异常清澈。河的对岸是一片看似平静的小村落,与王守仁所处的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守仁来到了一座木桥前,这座桥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两侧的桥栏上长满了滑腻的青苔。桥的另一端立着一块告示牌,他走近才能看清上面的内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在他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他不禁停下脚步,深深地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

当王守仁步履蹒跚地接近那座微光透出的木屋时,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左臂依然隐隐作痛,伤口处的痛感与周围的寒气交织在一起,令他不由自主地紧缩了身体。木屋显得古老而破败,几十步外的微弱灯光似乎是这片黑暗中唯一的温暖之源。

他靠近木屋,可以看到房间的外表已显破旧,墙壁的泥灰剥落,露出了下面粗糙的砖石。门板上的霉斑密布,就像是时间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每一块斑驳都诉说着这个木屋的故事。

王守仁轻轻地敲击着门板,发出干枯而沉闷的声响。过了片刻,里面传来了一位妇人的声音,随后门缓缓开启。嘎吱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门后出现的是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小的中年妇人。她的身着简单的素色长衫,显得朴素而实用。她的身后披着灰色的毡毯,似乎在这寒冷的夜晚给予她必要的温暖。她的头上梳着一个简易的堕马髻,发间夹杂着几缕白发,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但由于背着微弱的烛光,王守仁一时看不清妇人的面容。

这个简陋的木屋和门前的妇人给王守仁一种奇异的感觉,既有些恐惧和不安,又有一丝求助的期待。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向这位妇人说明自己的来意。在这片未知和阴森的环境中,王守仁感到自己需要找到一线生机,而眼前的这位妇人,或许能给他提供一些帮助。王守仁连忙低头一揖,介绍自己叫王守仁,不知何故流落到此,希望妇人能让他留宿到天明。然后抬起头,看了一眼眼前的老妇。

“娘!这是您吗?”王守仁的声音颤抖着,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这片漆黑而古老的木屋中,王守仁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和不可置信。面前这位看上去年迈且容颜枯槁的老妇人,竟然是他早已病逝的母亲,岑氏。岑氏的面庞刻着岁月的痕迹,眼角的皱纹仿佛记录着无尽的辛酸与忧愁,但她的眼神中仍然闪烁着慈爱和温柔。

岑氏目光中带着震惊和怀疑,她慢慢地走近,仔细打量着王守仁,然后她的眼中渐渐涌出喜悦的泪水:“云儿,真的是你吗?我的云儿回来了。”

王守仁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情感,他忍不住上前紧紧拥抱岑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回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那个温柔的身影,总是在他身边默默付出,给予他最深的爱。

“母亲,我怎么会在这里见到您?”王守仁的声音充满了困惑和不解。

岑氏轻轻抚摸着王守仁的脸颊,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爱意:“云儿,你长大了。在我病逝后,你和你父亲的生活一定很艰难吧。”

王守仁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是的,母亲,自从您离开后,家里就变得空荡荡的。我一直无法释怀您的去世,总觉得是父亲对您的疏忽导致的。”

岑氏叹了一口气,眼神中带着悲伤:“云儿,你父亲也是有他的难处。他一心想要考取功名,是为了家族,也是为了给你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这个幽暗而神秘的空间里,岑氏带着一种母亲独有的慈爱,将王守仁引入了屋内。屋里陈设简陋,只有一把竹制椅子和一张木床。王守仁坐在竹椅上,眼中闪烁着泪光,显然是情绪极度激动。

“娘,您怎么会在这里?这到底是什么地方?”王守仁的声音中带着哽咽,他下意识地跪在岑氏面前,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与疑惑。

岑氏温柔地抚摸着王守仁的头,眼中也含着泪水:“云儿,这里是桃源乡,幽冥之地。这并非生人应至之所。你怎会来到这里?”

王守仁努力平复情绪,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遭遇讲述给母亲听。当提及洞房中遇到的诡异事件时,岑氏不禁轻轻叹息,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母亲,您知道我在洞房中见到的那些事情是什么吗?我怎会以生人的身份来到这个幽冥之地?”王守仁追问道。

岑氏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也不清楚,只知这里是鬼魂的栖息地。这里看起来与阳世无异,但一切都不真实。环境时常变幻,房屋和树木的位置也会随时间改变。”

王守仁的眼中充满了惊讶:“这里还有其他人居住吗?”

岑氏迅速制止了王守仁的话,低声嘱咐:“不要多问,也不要与此地的居民接触。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说着,她的脸上露出一丝恐惧的神情。

这个被称为桃源乡的幽冥之地,给王守仁带来了无尽的疑惑和恐惧。他从母亲的话中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不寻常,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身处一个充满了未知危险的异界。王守仁心中的不安更甚,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回到阳世的道路,也不清楚这个神秘的桃源乡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在这个阴森而诡异的幽冥幻景中,王守仁和他的母亲岑氏坐在昏暗的屋子里,周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静。王守仁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不安,他迫切地想要找到离开这个地方的方法。

经过一番沉默后,王守仁小声地问道:“娘,我该如何才能离开这里?”

岑氏沉思片刻,缓缓地从屋角的一只古旧木柜中取出一个物件,递给了王守仁。那是一个精致的小玉佩,上面刻有细腻的云纹,显得古朴而优雅。王守仁认出那正是他童年时母亲赠予的护身符,曾伴随他多年的宝物。

王守仁的心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情感。他记得在母亲去世后,他曾在一夜的守灵中,悄悄地将这玉佩放进了母亲的棺材,希望借此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如今再次看到这玉佩,所有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使他的手不禁颤抖起来。

“云儿,不要相信你的双眼,用心来感知,你一定能找到归路……”岑氏的声音中带着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意味。

王守仁紧紧握着玉佩,抬头想要再次向母亲询问,却发现屋子里已经空无一人。岑氏的身影就像是烟雾般消散在空气中,留下的只有王守仁和那个云纹玉佩。

王守仁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不解和茫然。他握着玉佩,感受着来自母亲的最后一丝温暖。

在那幽暗而破败的木屋内,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沉重而漫长。王守仁坐在微弱的烛光前,他的眼神空洞,手中紧握着那块刻有云纹的玉佩,心中充满了对母亲再次失去的悲痛和绝望。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和寒冷。

过了不知多久,王守仁仿佛从深渊中惊醒,从衣袖里拿出了之前在墓地捡到的纸张,展开在昏黄的桌面上。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飘渺的草书字迹上:“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心诚……”,同时又回想起桥旁告示牌上所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他小声地念着,手中的玉佩在烛光下散发着温暖的荧光。

这时,王守仁的心中开始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他念及新娘诸妙仪那清秀而腼腆的面庞,父亲王华威严而深沉的背影,以及书童王德勇那总是洋溢着阳光的笑容。这些温暖的记忆在王守仁心中激起了波澜,与周围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这时,桌上的烛光突然变得更加明亮,将屋子里的阴影逼到了角落里。王守仁手中的玉佩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一种柔和的暖黄色荧光,仿佛是温暖的阳光。

这时,王守仁注意到房门的变化。原本漆黑的门缝开始透出光亮,宛如黎明前的曙光。他站起身,缓步走到门口,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轻轻掀开门闩,推开了房门,眼前是一片耀眼的光明,如同海洋般无边无际。

王守仁用衣袖遮挡住刺眼的光线,慢慢地走进了这片光明之中。

当王守仁重新睁开眼睛,耀眼的亮光已然消散,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宏伟庄严的庙宇大殿中。他抬头看去,只见大殿正中挂着一个巨大的匾额,上面用金漆书写着“忠孝神仙”四个字,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一种庄重威严的气氛。

他的目光转向大殿中央,那里摆放着三尊巨大的神像。中间的神像尤为引人注目,足有八尺高,神态庄严而神秘。四周的墙壁上和柱子间,还环绕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小泥塑,每一尊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就在王守仁环顾四周,试图弄清自己所处之地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大殿的一个角落传来:“天机星君终于现身了,不妄贫道在此守候多时。”

王守仁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了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他头戴着六瓣冠巾,面容消瘦,带着一缕黑色的山羊胡,给人一种古怪而又深邃的感觉。正是之前在南昌集市遇到的一鹤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