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多动型儿童养育指南
- 拉比
- 3179字
- 2024-11-28 18:39:21
认知篇
第1章
好动、多动、多动型与多动症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似乎“多动”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很少有父母会带着孩子去医院做评估,但是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担心过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好动、多动、情绪控制障碍、顽皮、多动症、冲动、注意力障碍、专注力不足……不知道你是否了解这些概念。貌似从孩子可以自主活动的那天开始,父母就担心起他们是不是有多动症了。即便这种担忧常常一闪即逝,但是从没有一种精神发育类疾病像多动症这样广受家长们的关注。而且更具戏剧性的是,很少有人能清晰地描述多动症到底是什么。这种模糊的认知导致了概念的滥用和误用,让父母和孩子进一步陷入无力和混乱的困境。因此在谈论应对方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这些基本概念。
好动与多动——儿童早期思维和探索的方式
孩子天生比成年人好动,从出生开始,他们便需要通过自主运动来冲破原始神经反射对行动的束缚,需要大量的运动提升自己对身体的掌控能力,还需要通过运动来进行普遍性的认知探索。18个月以后,孩子基本获得了支配身体的主动权,此时他们依然需要大量运动,就如同刚刚拿到驾照的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司机,必须经历大量的练习并积累应对各种问题的经验。与此同时,孩子的运动还承载了更重要的成长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运动获取空间感知,并依赖动作的执行来构建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早期的思维阶段命名为“感知运动阶段”,他用一系列实验证明儿童运动本身就是他们思维的过程,是儿童早期学习的核心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好吃的孩子不傻,好动的孩子不笨。我国的古人用经验得到了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其实所谓“合理”和“可控”,都建立在人们对世界有了基本认知的基础之上,而“多动”让这些探索行为产生了天生的能动性,我们的祖先正是依赖永不停息的“动”,才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孩子也正是源于这些“动”,才逐步构建出了解世界和认知自我的模型。因此,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的“动”显然是不合理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接受孩子正常发展中的好动与多动。“爱与自由”思想的普及,让更多家庭懂得了“接纳”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造成了另外一种局面——宠溺。相当一部分儿童早期的“多动”表现源于养育者的宠溺和在家庭中缺乏基本的教育约束。他们习惯于成为他人生活的中心,享受被关注和被偏爱,而当这些孩子脱离原有的安逸环境后,社会通常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他们往往习惯于通过频繁的表现来获得环境的关注。由于积极的行为更难于实现,于是他们选择了叛逆、违拗的方式,所谓“顽皮”与“捣蛋”实际上是这类孩子寻求关注与获得重视的方式,然而,这往往加重了我们对其问题严重性的感受和评估。
当然,一般儿童也会因为上述原因而乐于表现,渴望在群体中获得优越感并不总是坏事,甚至其本质更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从动机的视角来看,“乐于表现”和“爱出风头”的行为可解读为:孩子追求自我的独特性。之所以通过“顽皮”“捣蛋”的形式寻求关注,或许是由于孩子在成长中缺乏积极的关注,较低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不惜忽视消极评价也要表达存在感。教养问题导致的“多动”是我们必须优先考虑的。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教养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缓解“多动”问题的严重程度,即便是对功能性的“多动障碍”,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多动型气质——一种独特的人格气质类型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便受相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所影响,依然无法抹杀人格的独特性。科学家们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对内在或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称为“气质”。从广义角度来看,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说明每个人的气质都是独特的。但从狭义角度来看,我们人格的共性远大于个性差异。基于进化的选择性原则,只有适应环境的基因性状才能熬过“优胜劣汰”而被保留下来。因此,只要是具有共性的气质,都不应该用“好”与“坏”对其进行定性。作为占比达到10%以上的多动型群体,对人类演化的过程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因此不能否定多动型气质的价值。
由于受到“多动症”这一概念的负面标签化影响,“多动型气质”的概念在应用上并不广泛,但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却由来已久。早在1977年,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就用9个维度系统地对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分类,最终总结为三种核心气质类型,后来的学者通过进一步研究,发展出第四种类型——蒲公英型气质,对应的就是我们提到的“多动型气质”。而流传更为广泛的是20世纪中叶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编制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其中所提及的“胆汁质”型人格,描述的就是多动型气质的孩子成年后的人格特质。
因此,无论是在儿童群体还是成人群体中,“多动型气质”都不少见。这部分人群在婴儿期就表现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典型特点,同时他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性格多外向、好奇心强、爱好广泛、待人热情、单纯直爽,但是性子比较急躁、做事冲动、马虎、缺乏耐心。所以他们成长中的小挫折不断,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表现得很不稳定。
倘若单从行为表现来看,“多动型气质”儿童与“多动型障碍”的患儿[1]极为相似,而错误的教养认知强化了外显症状的表现,故大量孩子被过度诊断或错误对待,进而让二者更加难以区分。典型的多动型儿童通常可以顺应基本的学习要求,不仅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我约束性,还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保持较高的专注水平。我女儿就是这类群体中典型的一员,她在自己感兴趣的拼图、绘画、弹琴等活动中,都能保持较高的执行水平,但是更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尤其是在被误解、激惹、强迫做事的时候,就表现得与多动症儿童如出一辙。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种多重执行功能障碍
“多动症”(学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这真的是一种疾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障碍。那么什么是障碍呢?简单来说就是其他人都可以做到,但患者明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例如,当我们感冒了,我们不想咳嗽和流鼻涕,但却做不到。多动症儿童也是如此,他们罹患的是无法让自己保持专注的障碍,这就意味着:他们明知道“做事情要专心”“上课不能动来动去”“打断别人讲话会遭人讨厌”“深思熟虑才能不犯错误”……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
这种障碍的表现程度有很大差异,临床诊断通常会以“轻”“中”“重”来区分,“轻度”多动症儿童与多动型儿童是很难区分的。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界定多动症?若是功能上出了问题,根据其功能损伤程度的差异,是否可以把多动型儿童纳入其中——事实上疾病诊断的趋势也大抵如此,1997年美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仅占6%,而在美国202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报告中显示,有640万4岁至17岁的儿童或青少年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占该年龄组儿童或青少年的11%。这与典型的胆汁质人格在总体人群中的占比(10%)相当。那么我们到底该将多动型气质看成一种轻微的病态呢?还是把多动症看成常态的一种特异化表现呢?论述这种差异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对上述问题,我也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但是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过早地给孩子贴上“病”的标签,对于家长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而对疾病的恐惧会导致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忽视、回避和错误对待,因此作为心理工作者,我更希望促进家长们及时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此外,这两个群体在家庭教养和日常训练等方面的需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对多动型儿童有帮助的方法对多动症儿童同样有效,只是程度不同。更重要的是,这种程度的差异,通过除药物治疗外的其他方式很难得到改善。因此,与其遮遮掩掩地讳疾忌医,不如心安理得地以“气质”定性泰然处之。这种视角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更早、更全面的积极干预,还能够改善外部环境因素,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合理的对待。
大圣心法
每个孩子都爱动,多数爱动都没病。
[1]在本书后文中,出于方便,我将用“多动型儿童”指代多动型气质儿童,用“多动症儿童”指代多动型障碍的患儿即患有多动症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