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十五以后天气暖和得很快,皖南则显示出了不少春意且是一天一变,到处均能见到些许的青绿了。过了正月初十,刘从戎则开始命人进行起与匈奴伊稚斜单于委派和谈使者的开启谈判的准备工作。刘从戎在正月十四这天得知消息,匈奴伊稚斜单于这次和谈委派的代表叫做云日格,已于正月十一这天从漠北地区的匈奴大单于王庭出发,前往大汉朝境内。这位云日格,在匈奴那边的名气也算是仅次于通召木图的汉朝通。云日格家族在匈奴那边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与匈奴伊稚斜单于、聂居氏和呼延氏三大家族的渊源很深。云日格的老师,曾是大汉朝代郡地区饱读诗书的一位孝廉,早年间连同家眷一起被匈奴人劫掠到了塞外后,被卖到了云日格家族做奴隶。后来云日格的父亲得知了这人的身世后,因敬仰此人的才华就委任他做了自己儿子的教习也就是老师。云日格自幼跟着老师学习到了很多汉学知识,而云日格的父亲也托人从大汉朝境内购买了大量的书籍提供给云日格学习。云日格上面有两位姐姐,分别嫁给了聂居氏和呼延氏的儿子,自此他的家族也开始逐渐在匈奴发达起来。云日格的父亲与去世的匈奴大军师中行说是好朋友,而中行说也非常看好少年时期的云日格。云日格刚过十六岁,匈奴大军师中行说便与云日格的父亲打招呼,让还是懵懂少年的云日格来到自己的身边协助做事情接收历练。自此这位云日格,也就进入到了匈奴伊稚斜单于的视线里。成年后的云日格性格沉稳内敛,由于长期待在匈奴大军师中行说身边的缘故,举手投足间也流露出了几份干练。在他二十九岁这年,匈奴大军师中行说因病去世,而此时的云日格已在匈奴帝国朝臣中崭露头角,其才华和办事能力也日渐为匈奴伊稚斜单于所欣赏与信任。
得益于年轻时长期待在匈奴大军师中行说身边的缘故,这位云日格也是很有些谋略和胆识的。他与通召木图比较起来完全不同,属于那种为人谦逊低调,做事谨慎不张扬,真正具有才华且领悟到了汉学的精髓及汉文化真正要义的人。至于说那位通召木图,则完全属于那类华而不实,一味追求虚名浮利,经常乐意于卖弄自身所谓才学,而自身没有什么办事能力的“绣花枕头”。云日格有三位叔叔,两位在匈奴左贤王手下任职,而另一位则成为了匈奴右贤王较为倚重的大臣。所以云日格家族,与匈奴左右贤王的关系也很不错。自匈奴伊稚斜单于死后,匈奴大单于王庭很多对内政策的制定与文告的发布,均是由宝日格来起草完成的。在对内治理上,匈奴伊稚斜单于对他可以说是几乎是达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尽管在对外事务上他的很多建议与匈奴伊稚斜单于相左,但匈奴伊稚斜单于却并不为意,依旧很是看重他。久而久之,云日格就成为了匈奴朝中的主和派,赞成与大汉朝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通过逐步加大正常的贸易来促使自身国力的提高。同时,云日格主张在匈奴自身发展中依据实际情况,多向大汉朝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倡导将匈奴纯仰仗畜牧业发展的单一经济向半耕半牧的多元化经济模式发展。站在当今现代人的角度上去评判,这位云日格的想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此次匈奴和谈后没几年,漠北地区就开始在匈奴伊稚斜单于的默认下,开始进行云日格的尝试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后来因为匈奴内部保守势力的极力抵制,云日格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这次汉匈双方和谈对于匈奴伊稚斜单于而言,委派云日格作为唯一的和谈代表前往大汉朝,则是这位匈奴大单于在自己的统治后期为数不多正确选择之一。
从在这次和谈中匈奴伊稚斜单于所获取的成果来看,对于匈奴伊稚斜单于而言无疑很是令人满意的。自此开始,匈奴伊稚斜单于也乐意放手让云日格去干一些事情了。只是可惜此后不到四年,匈奴伊稚斜单于就因病去世了。到了乌维单于继位后,这位云日格则成为了匈奴文胆式的人物。在乌维单于在位期间,由于云日格等人的大力推动,匈奴大单于与匈奴左右贤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而云日格在后来在詹师庐单于、句黎湖单于、且鞮侯单于、狐鹿姑单于四个大单于时期均得到了重用,成为了匈奴帝国唯一的一位得到六朝大单于重用的大臣。经过云日格等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匈奴帝国与大汉朝的关系也得到了根本性的缓和。云日格在晚年则逐渐淡出了匈奴帝国的政坛,在整理匈奴历史的同时,也带人编纂出了多部弘扬和传承匈奴文化的书籍。现代人之所以能够看到很多有关匈奴的历史记载,与云日格晚年所做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学角度上来说,这位云日格对于匈奴民族可谓是功不可没。云日格头次见到刘从戎,则是在盘龙山阻击战进行的过程中。当时云日格,正在匈奴伊稚斜单于的中军大营内充任书记官。也正因为如此,令他初次在远处观战中,领略到了这位大汉朝定国公在战场上的风采。那场战役刘从戎带着八千余名的汉朝羽林军,利用盘龙山地区的特有地势,愣是扛住了匈奴伊稚斜单于数万余名精锐骑兵近两百次疯狂进攻,在自己身上多处负伤的情况下坚持到了汉朝增援大军的到来。正是在这次战役中,云日格亲眼了匈奴将士们对这位天杀神一般的大汉朝年轻统帅普遍的恐惧心理。他则也和匈奴伊稚斜单于一样,对刘从戎在这场战役中的神勇表现和足智多谋发出了由衷钦佩的慨叹。
由此开始,在青年云日格的心里面就清楚地认识到正是由于因为一批像刘从戎、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领存在,凭借匈奴帝国的实力是根本无法战胜大汉朝的。盘龙山阻击战后云日格回到了匈奴大单于王庭后,则多次看到了刘从戎所写的一些文章。他在拜读了后,不禁又很是欣赏这位大汉朝定国公的文采来。而在河西战役第二次阶段,作为匈奴伊稚斜单于特派战场观察使的云日格,则又一次目睹了刘从戎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后来他在给匈奴伊稚斜单于写回的奏疏中,还把刘从戎盛赞了一番力主与大汉朝罢兵讲和,却没有引起匈奴伊稚斜单于的重视。而在河西战役第二阶段的最后,匈奴伊稚斜单于由于不听云日格老师匈奴大军师中行说的苦劝,执意率领大军前去增援河西地区,结果被大汉朝刘从戎和霍去病等人打得大败狼狈而逃,最终不得不率领绝大部分在河西地区生活的匈奴人撤退。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匈奴大军师中行说因劳累过度染病而亡,匈奴帝国也正式又强盛转向了衰败。在云日格的眼中,刘从戎不光是个绝顶厉害的对手,更是一个才华横溢值得人仰慕和钦佩的人物,有机会他一定要当面向大汉朝这位定国公请教很多的问题。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云日格所愿,这次和谈作为匈奴伊稚斜单于的和谈代表,他如愿所偿见到了刘从戎,并在谈判之余多次与这位大汉朝的定国公倾心长谈,两个人自此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之间经常书信往来。云日格虽然是匈奴大军师中行说一手栽培和提携起来的,但他和大多数匈奴的王公贵族一样,对从投降到匈奴这边来的赵信、李广利等人则十分看不起。后来刘从戎在巫蛊之祸后亲赴漠北铲除李广利,云日格在公开场合见到他后却装聋作哑,摆出付视而不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