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合作

杨方秉承着“来都来了”的原则,顺带和王团长吃了个便饭。席间,杨方向王团长进行了咨询学校中表演社团建设的问题。

在育才的社团列表当中还有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话剧社团。因为一开始没凑够建立社团的核心成员,所以他们选择挂靠在了文学社下边。

虽然他们也能写剧本,但表演始终是他们心中的热爱。这件事杨方是知道的,但育才并没有合适的指导老师去给他们指导演技。

毕竟育才始终是一所学校而不是一所艺校,不然刘桐和邵冰干嘛非要找到杨方求他帮忙寻找指导他们说相声的师傅?

和艺术人才无比凋零的育才相比,台河市文化团就显得人才济济。不管是唱戏的、唱歌的、排小品的、演话剧的、说相声的...市文化团都有相应的人才储备。

能进市文化团的都是接受过正规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毕竟事业编的报名门槛是专科以上。你可以说他们不出名,但你绝对不能认为他们菜。虽然他们比起国家队大魔王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论基本功绝对能吊打娱乐圈的各种水货偶像。

育才学校完全可以和文化团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文化团演员们的优势帮助育才培养人才。而育才可以拿出物质上的回报以示感谢,顺便为文化团解决一下经费不足的问题。

市文化团的水平可比县文化团的水平高多了,杨方参加过市里举办的文艺汇演,参与表演的歌手、演员都是专业级的。县里的那帮大爷真是拍马难及,同样是花钱为啥不请更好的呢?

王院长对于杨方提出的合作互助项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如果双方能达成战略合作,文化团缺钱的窘境能获得极大的改善。

整个台河谁不知道育才学校有的是钱?

杨方自己为不知道该怎么花钱而发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培养学生就是刀刃中的刀刃!

聘请文化团的演员、歌手作为育才客座教师可比养着一大堆专职老师省钱多了。按照育才的薪资水平,每多一名老师每年就要增加十万多的开销。

文化团不仅能提供专业的艺术教育,更能为育才的社团提供演出的机会和平台。文化团和电台、电视台是兄弟单位,有王团长帮忙,育才的孩子上市台节目就跟玩似的。

这钱花的不冤,绝对物超所值。

饭后,杨方就把文化团里的两名相声演员带回育才认门。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刘桐和邵冰的师傅了。

当两位相声演员坐上杨方的校长专车的时候,立刻认识到了育才校长是真的不差钱。这台中巴内饰的奢华程度远超什么麦巴赫,这才是成功人士该有的座架。

为了展现育才对两位师傅的重视,杨方为刘桐和邵冰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拜师典礼。这就意味着育才的俩孩子在相声界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师门和字辈。

两位相声老师在收刘桐和邵冰为徒的时候简直乐得不行。这俩孩子的天赋确实出众,绝对是说相声的好苗子。不管是身形、态度、口条都是上上之选。

说相声的不怕长得丑,就怕没特点...而长得跟高低杠似的刘桐和邵冰简直就是相声中的黄金身材搭配比例。虽然俩孩子还没到变声期,但只要保护得当绝对能顺利地划过倒仓。

观众缘这玩意是一种玄而又玄的玩意,但专业先生一眼就能看出来一个孩子有没有这玩意。显然刘桐和邵冰就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想笑的开心果子,这就是老天爷喂饭吃的显著代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刘桐和邵冰学说相声就是入对了门子,只要先生好好调教,以后绝对是相声界的台柱子。

不说大富大贵,但绝对能成角成腕儿,观众什么的是永远不会缺的。

都说小火靠捧,大火靠命--而刘桐和邵冰的命里肯定有这玩意。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这样的喜剧人才是绝对不会被埋没的。

当育才和文化团展开合作之后,受益最大的不是别人,却是潮汐乐队。在没有商演的时候,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演出平台--慰问演出。

虽然这种慰问演出没有钱赚,但宝贵的舞台经验可是千金难买的。去工厂演出一趟相当在千人规模的演唱会表演,对心理素质磨炼的效果杠杠滴。

在有了专业演员教导之后,育才的话剧表演社算是站了起来。他们先是脱离了文学社独立成军,又招了几名同样爱好表演的同学扩充了规模。

他们在表演老师的教导下先通过刷经典话剧开拓视野,然后以模仿老前辈的声台行表的方式来锻炼基本功。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像专业的艺术生一样出早课。这里边既包含呼吸练习、喊嗓、绕口令、诗词等语音训练,更包括了跑步、拉伸、踢腿、压腿以及其他舞蹈动作的形体训练。

其实育才的日常训练就已经把形体训练囊括其中了。因为每个学生都要上武术课,下腰开叉是每个育才学生的必修课。

有了文化团作为技术支持,育才的社团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当文化团的老师来育才上表演课的时候,火火火社团的网红们也会来蹭课提升自我。

虽然他们在互联网上已经小有名气,但他们深知对于自我的提升是不能停的。育才的学生最令人称道的就是自知之明,他们永远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积极努力的提升和改正。

这和育才的老师们平时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在大牛遍地走的育才,一般人真就浪不起来。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对于这点,前来交流的外校老师真的有很多话要说。

他们到育才的日子已经不短了,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老师成功站上讲台讲课。不是育才教研室专门做针对外校老师,他们的评价标准绝对一视同仁。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行就是行,菜就是菜!

前来交流的老师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交流期结束之前能堂堂正正地站上给育才的学生讲一次课。

对此育才的老师表示他们欢迎挑战但绝不放水,需要取经咱毫无保留,需要帮助咱伸出援手,但真当课堂竞标的时候就得各凭本事。

打死外校老师都想象不到育才的教学氛围如此严谨,只要你有一点点的疏漏就会被副老师挑下马进入败者组。

太难了!

教书简直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