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两侧对称动物

大致了解了这些埃迪卡拉生物,徐远开启的加速。时光飞逝这场生物的飨宴足足持续了三千多万年,时间来到了距今5.5亿多年前,几乎所有的埃迪卡拉动物突然消失了。

徐远也明白再富饶的盛世终究也扛不住这群饕餮的疯狂蚕食,动物们不得不将一部分生长繁殖的能量物质匀出来用以寻找日益短缺的食物。

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徐远还想看看当初的那些类似丝盘虫的生物演化的如何了,在回溯仪的帮助下,徐远很快找到了那些生物的后代。

在6亿年前的时候,有一部分特殊的免疫细胞从免疫系统中独立了出来成了神经细胞的雏形。徐远当时也发觉了这些原始神经细胞的一些问题,比如电信号在神经细胞之内的传递可能还是依赖于钙离子流动,但是钙离子对细胞而言有毒,所以钙离子流量自然也不能很大,这继而导致神经电信号的“信噪比”非常低,非常容易出错。才说的起点传播个几微米就成了原点。

徐远也明白这是依靠钙波传递信息的细胞的共性。实际上在今天许多依旧依托于钙离子电信号的细胞仍有类似的困扰,比如依靠钙波来传递受精信息的卵细胞就时不时会因为信号出错而误以为自己受精,继而“孤雌发育”成卵巢畸胎瘤。

当时的那些原始神经细胞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聊胜于无,所以那个时期的原始神经细胞基本就是各自管着附近几个细胞,圈地自萌,而相应的,动物的身体形态自然也是长期维持着丝盘虫那样的史莱姆模式,个头小不说,每一部分身体还各有自己的想法,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就分裂开来,成了两个动物。

随着时间的演化这些问题在它们后代上都得到了解决。随着时间推移,毒性极低的钠钾离子渐渐取代了钙离子成为了神经细胞内部最主要的电信号离子。

更关键的是,神经细胞之间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松散且暂时性地搭在一起,而是形成了稳固的神经突触,从那一刻起,神圣的神经递质连接着每一个神经细胞,让它们团结一致,真正的神经系统出现了。

更让徐远不可思议的是,演化这种用亿万斯年的尸山血海穷举一切可能性的玩法,真的将神经系统玩出了花样。

虽然生物真的面临着早期神经细胞很容易因为受到“扰动”而凭空产生神经信号的问题,但这不妨碍演化又把神经细胞的末梢刻意“设计”地对某些扰动特别敏感。

于是乎那些容易受某些物质扰动的神经细胞末梢就变成了嗅觉、味觉的感受器,而容易受机械力扰动的神经细胞末梢就成了触压觉与听觉的基础。而生物细胞中本来就存在着对光线敏感的蛋白质,神经系统借来一用就有了动物层面的视觉。

就这样一张绵密的神经网彻底形成,一端牵着纷繁复杂的感受器,一端牵着遍布全身的肌肉,从此来自任何一点的刺激都能让动物调动起整个身体的资源来应对,动物也自此真正成为了“动物”。

这种最基本的神经系统被称为网状神经系统,徐远看着这些越来越熟悉的神经网路,激动的难以言表。其实直到今天,以水螅、水母为代表的刺胞动物还依然在沿用着这套神经系统的初号机。

不再关心这些盘丝虫的后代,徐远将目光放到了那些特点鲜明的艾迪卡拉动物上。发现即便是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那群“肉饼”也开始逐渐将其身体前端的几个单元融合成一个“头部”,类似于约吉亚虫和斯普里格蠕虫,并在其上配置了感觉器官。而另一些不愿改变的埃迪卡拉生物只能被滚滚的历史车轮碾碎。

在这埃迪卡拉纪的最后的一千多万年,依靠各种神经系统和感知器官,动物的面貌已愈发不再那么陌生了,徐远看到它们有的长出了触手主动从海水中捕获猎物,也有一些演化出了似乎可以刮食藻类的牙齿类似金伯利虫,越来越多生活方式慢慢与现代地球生物们接轨。

而这其中有一些动物引起了徐远的关注,它们似乎是那些远古盘丝虫的其他分支。它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加入这场跑马圈地式的贪婪狂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一直是体型最多不过几个毫米的微小虫豸,它们有的在海底爬行有的在海底附近游泳,总之不同于它们祖先的浮游,这是一种凭借着自身意志不断前行的运动方式。

因为运动有了方向,它们的身体也有了前后之分,前方代表着未来与未知,所以它们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必须尽量向前端集成,从此动物有了“头部”的概念,它们背部朝天,那里游荡着敌人,而它们腹部朝下,那里是相对安全的海底,所以背腹也就有了差异。

而与此同时它们左右两侧的意义则完全一致,所以这群动物的身体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左右对称,从此两侧对称动物登上了历史舞台。

如果非要描述这些两侧对称动物的样子话,徐远觉得他们就是一些像蚯蚓一样的蠕虫状生物。有的还会稍微扁一些。徐远也明白,不管是游泳、挖洞、爬行这样的身体构造确实阻力较小。

在回溯仪的帮助下,徐远发现这些两侧对称动物由于所有的感官都会很自然地向前方聚集,连带着也把整个神经网往前拽了拽。是的原本在其他动物上全身均匀的网状神经系统,在这些两侧对称动物身上开始向身体前端集中了。

如果仅仅是移动方式的改变还不足以让徐远笃定这些生物是现代生物的祖先。它们身上还发生了个极大的变化。

之前它们祖先传统的消化腔虽然可以消化食物,但是消化后的食物残渣还得从口中吐出来,这种口吐芬芳的消化方式导致了它们必须等一餐消化完以后吐掉才能吃下一餐。

这对于一路走着专业吃货演化路线而来的真后生动物而言效率明显不足,所以至少有两支两侧对称动物各自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消化腔打通成了消化道,食物在其中单向流动,前端的口只负责吃,后端的肛门只负责拉,而这种结构促使它们可以直接在菌毯中“吃”出一条隧道。

通过回溯仪,徐远知晓眼前这些两侧对称动物名字——穗状夷陵虫

看到这些以自身意志移动的小虫豸,徐远知道自己应该是找到了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生物的祖先。纵观今天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在内,从外表看去都是左右对称的生物。当然海星、海胆等部分棘皮动物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