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然禅师法嗣

镇州大悲和尚

僧问:“除上去下,请师别道?”师曰:“开口即错。”曰:“真是学人师也。”师曰:“今日向弟子手里死。”

问:“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师拈棒,僧转身受棒。师抛下棒曰:“不打这死汉。”

问:“如何是谛实之言?”师曰:“舌拄上腭[1]。”曰:“为甚么如此?”师便打。

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问:“不著圣凡,请师答话。”师曰:“好。”僧拟议,师便喝。

【注释】

[1]舌拄上腭:古养生学与道家气功均提及舌拄上腭,调心调息而达到打通任督二脉的目的。但禅林经常使用“舌拄上腭”不会是这个意思。禅宗破除一切,就是要在文字语言外明心见性。所以这个“舌拄上腭”与“合取两片皮”“合取口”“合取狗口”等语言意义相同,就是闭上你的嘴巴,不要说话。试想,我们“舌拄上腭”,怎么还可能说话呢?

淄州水陆和尚

僧问:“如何是学人用心处?”师曰:“用心即错。”曰:“不起一念时如何?”师曰:“没用处汉。”

问:“此事如何保任?”师曰:“切忌。”

问:“如何是最初一句?”师便喝,僧礼拜。师以拂子点曰:“且放。”

问:“狭路相逢时如何?”师便拦胸拓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