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灯会元校注(第四册)
- (宋)释普济编撰 曾琦云校注
- 11564字
- 2024-01-12 14:42:50
第四节 南岳下七世
南院颙禅师法嗣
风穴延沼禅师
汝州风穴延沼禅师,余杭刘氏子。幼不茹荤,习儒典,应进士。一举不遂,乃出家,依本州开元寺智恭披削受具,习天台止观。
年二十五,谒镜清[1]。清问:“近离甚处?”师曰:“自离东来。”清曰:“还过小江也无?”师曰:“大舸独飘空,小江无可济。”清曰:“镜水秦山,鸟飞不度,子莫道听途言?”师曰:“沧溟尚怯艨势,列汉飞帆渡五湖。”清竖拂子曰:“争奈这个何!”师曰:“这个是甚么?”清曰:“果然不识。”师曰:“出没卷舒,与师同用。”清曰:“杓卜听虚声,熟睡饶[2]语。”师曰:“泽广藏山,理能伏豹。”清曰:“舍罪放愆,速须出去。”师曰:“出去即失。”便出,到法堂,乃曰:“夫行脚人,因缘未尽其善,不可便休去。”却回曰:“某甲适来,辄陈小[3],冒渎尊颜,伏蒙慈悲,未赐罪责。”清曰:“适来言从东来,岂不是翠岩来?”师曰:“雪窦亲栖宝盖东。”清曰:“不逐忘羊狂解息,却来这里念篇章。”师曰:“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清曰:“诗速秘却,略借剑看。”师曰:“県[4]首甑人携剑去。”清曰:“不独触风化,亦自显颟顸[5]。”师曰:“若不触风化,争明古佛心?”清曰:“如何是古佛心?”师曰:“再许允容,师今何有?”清曰:“东来衲子,菽麦不分[6]。只闻不已而已,何得仰已而已?”师曰:“巨浪涌千寻,澄波不离水。”清曰:“一句截流,万机寝削[7]。”师便礼拜,清曰:“衲子俊哉!衲子俊哉!”
师到华严,严问:“我有牧牛歌,辄请阇黎和。”师曰:“羯鼓掉鞭牛豹跳,远村梅树嘴卢都[8]。”
师参南院,入门不礼拜。院曰:“入门须辨主。”师曰:“端的[9]请师分。”院于左膝拍一拍,师便喝。院于右膝拍一拍,师又喝。院曰:“左边一拍且置,右边一拍作么生?”师曰:“瞎!”院便拈棒[10],师曰:“莫盲枷瞎棒,夺打和尚,莫言不道。”院掷下棒曰:“今日被黄面浙子[11]钝置一场。”师曰:“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道不饥。”院曰:“阇黎曾到此间么?”师曰:“是何言欤?”院曰:“老僧好好相借问。”师曰:“也不得放过。”便下,参众了,却上堂头礼谢。院曰:“阇黎曾见甚么人来?”师曰:“在襄州华严与廓侍者同夏。”院曰:“亲见作家来。”
院问:“南方一棒作么商量?”师曰:“作奇特商量。”师却问:“和尚此间一棒作么商量?”院拈拄杖曰:“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师于言下大彻玄旨,遂依止六年,四众请主风穴。又八年,李史君与阖城士庶再请开堂演法矣。
上堂:“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12],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13]。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14]。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昧两岐[15],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16]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着?觑着即瞎却渠眼。”时有僧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即便[17]瞎。”曰:“瞎后如何?”师曰:“捞天摸地。”
师后因本郡兵寇作孽,与众避地于郢州。谒前请主李使君,留于衙内度夏。普设大会,请师上堂。才升座,乃曰:“祖师心印,状似铁牛[18]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还有人道得么?”时有卢陂长老出,问:“学人有铁牛之机,请师不搭印。”师曰:“惯钓鲸鲵澄巨浸[19],却嗟蛙步泥沙[20]。”陂佇思[21],师喝曰:“长老何不进语?”陂拟议,师便打一拂子,曰:“还记得话头么?试举看。”陂拟开口,师又打一拂子。牧主[22]曰:“信知佛法与王法一般。”师曰:“见甚么道理?”牧主曰:“当断不断,反招其乱。”师便下座。
至九月,汝州大师宋侯舍宅为寺,复来郢州,请师归新寺住持。至周广顺元年,赐额“广慧”。师住二十二年,常余百众。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如何不是佛?”曰:“未晓玄言,请师直指。”师曰:“家住海门[23]洲,扶桑[24]最先照。”
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曰:“不从天上辊[25],任向地中埋。”
问:“古曲无音韵,如何和得齐?”师曰:“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26]。”
上堂,举:“寒山诗曰:‘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27]。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僧问:“如何是一称南无佛?”师曰:“灯连凤翅当堂照,月映娥眉[28]面看。”
问:“如何是佛?”师曰:“嘶风木马缘无绊,背角[29]泥牛痛下鞭。”
问:“如何是广慧剑[30]?”师曰:“不斩死汉。”
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天魔胆裂。”曰:“磨后如何?”师曰:“轩辕[31]无道。”
问:“矛盾本成双翳病,帝网明珠[32]事若何?”师曰:“为山登九仞,捻土定千钧。”
问:“干木[33]奉文侯,知心有几人?”师曰:“少年曾决龙蛇[34]阵,老倒[35]还听稚子歌。”
问:“如何是清凉山中主?”师曰:“一句不遑无著问[36],迄今犹作野盘僧[37]。”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鹤有九皋[38]难翥翼[39],马无千里谩追风。”
问:“未有之言,请师试道。”师曰:“入市能长啸,归家著短衣。”
问:“夏终今日,师意如何?”师曰:“不怜鹅护雪[40],且喜蜡人冰[41]。”
问:“归乡无路时如何?”师曰:“平窥红烂处,畅杀[42]子平生[43]。”
问:“满目荒郊翠,瑞草却滋荣时如何?”师曰:“新出红炉金弹子,簉[44]破阇黎铁面皮。”
问:“如何是互换之机?”师曰:“和盲愂愬瞎[45]。”
问:“真性不随缘,如何得证悟?”师曰:“猪肉案上滴乳香。”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金沙滩头马郎妇[46]。”
问:“一色难分,请师显示。”师曰:“满炉添炭犹嫌冷,路上行人只守寒。”
问:“如何是学人立身处?”师曰:“井底泥牛吼,林间玉兔惊[47]。”
问:“如何是道?”师曰:“五凤楼前。”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问取皇城使。”
问:“不伤物义,请师便道。”师曰:“劈腹开心,犹未性燥。”
问:“未定浑浊,如何得照?”师曰:“下坡不走,快便难逢[48]。”
问:“如何是衲僧行履处?”师曰:“头上吃棒,口里喃喃。”
问:“灵山话月,曹溪指月。去此二途,请师直指。”师曰:“无言不当哑。”曰:“请师定当。”师曰:“先度汨罗江[49]。”
问:“任性浮沉时如何?”师曰:“牵牛不入栏。”
问:“凝然便会时如何?”师曰:“截耳卧街。”
问:“狼烟永息时如何?”师曰:“两脚捎空[50]。”
问:“‘不施寸刃,便登九五[53]’时如何?”师曰:“鞭尸屈项。”
上堂,举:“古云:‘我有一只箭,曾经久磨炼。射时遍十方,落处无人见。’”师曰:“山僧即不然。我有一只箭,未尝经磨炼。射不遍十方,要且无人见。”僧便问:“如何是和尚箭?”师作弯弓势,僧礼拜。师曰:“拖出这死汉。”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披席把盌[54]。”曰:“见后如何?”师曰:“披席把盌。”
问:“未达其源时如何?”师曰:“鹤冷移巢易,龙寒出洞难。”
问:“不露锋芒句,如何辨主宾?”师曰:“口衔羊角骠胶粘。”
问:“将身御险时如何?”师曰:“布露长书写罪原。”
问:“学人解问讹[55]句,请师举起讶人[56]机。”师曰:“心里分明眼睛黑。”
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曰:“青布裁衫招犬吠。”曰:“如何得不吠去?”师曰:“自宜躲避寂无声。”
问:“如何是真道人?”师曰:“竹竿头上礼西方。”
问:“鱼隐深潭时如何?”师曰:“汤荡火烧。”
问:“如何是诸佛行履处?”师曰:“青松绿竹下。”
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杀人不眨眼。”曰:“既是大善知识,为甚么杀人不眨眼?”师曰:“尘埃影里不拂袖,尽戟门前磨寸金。”
问:“‘一即六[57],六即一,一六俱亡’时如何?”师曰:“一箭落双雕。”曰:“意旨如何[58]?”师曰:“身亡迹谢。”
问:“摘叶寻枝即不问,直截根源事若何?”师曰:“赴供凌晨去,开塘带雨归。”
问:“问问尽是捏怪,请师直指根源。”师曰:“罕逢穿耳客[59],多遇刻舟人。”问:“正当恁么时如何?”师曰:“盲龟值木[60]虽优稳[61],枯木生华物外春。”
问:“‘宝塔元无缝,金门即日开’时如何?”师曰:“智积[62]佐来空合掌,天王捧出不知音。”曰:“如何是塔中人?”师曰:“萎花风扫去,香水雨飘来。”
问:“‘随缘不变者,忽遇知音’时如何?”师曰:“披莎[63]侧立千峰外,引水浇蔬五老[64]前。”
问:“刻舟求不得,常用事如何?”师曰:“大勋不立赏,柴扉草自深。”
问:“从上古人,印印相契,如何是相契底眼?”师曰:“轻嚣[65]道者知机变,拈却[66]招魂拭泪巾。”
问:“九夏[67]赏劳,请师言荐。”师曰:“出袖拂开龙洞雨,泛杯[68]波涌钵囊华。”
问:“最初自恣,合对何人?”师曰:“一把香刍[69]拈未暇,六环金锡[70]响遥空。”
问:“西祖传来,请师端的[71]。”师曰:“一犬吠虚,千猱啀[72]实。”
问:“王道与佛道,相去几何?”师曰:“刍狗吠时天地合,木鸡啼后祖灯辉[73]。”
问:“祖师心印,请师拂拭。”师曰:“祖月凌空圆圣智,何山松桧[74]不青青?”
上堂:“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75]。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怗[76]。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77];于此不明,老僧却是阇黎。阇黎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黎么?”右边一拍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左边一拍曰:“这里是!”
僧问:“大众云集,请师说法。”师曰:“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78]。”
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79]。”
问:“如何是无为之句?”师曰:“宝烛当轩显,红光烁太虚。”
问:“如何是临机一句?”师曰:“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问:“素面相呈[80]时如何?”师曰:“拈却盖面帛。”
问:“紫菊半开秋已老,月圆当户意如何?”师曰:“月生蓬岛[81]人皆见,昨夜遭霜子不知。”
问:“如何是直截一路?”师曰:“直截是迂曲。”
问:“如何是师子吼?”师曰:“阿谁要汝野干[82]鸣?”
问:“如何是谛实之言?”师曰:“口悬壁上[83]。”
上堂:“若是上上之流,各有证据,略赴个程限[84]。中下之机,各须英俊,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如爆龟纹,爆即成兆,不爆成钝。欲爆不爆,直下便捏。”
问:“‘心不能缘,口不能言’时如何?”师曰:“逢人但恁么举。”
问:“龙透清潭时如何?”师曰:“印骏捺尾。”
问:“任性浮沉时如何?”师曰:“牵牛不入栏。”
问:“有无俱无去处时如何?”师曰:“三月懒游花下路,一家愁闭雨中门。”
问:“语默涉离微[85],如何通不犯?”师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问:“百了千当时如何?”师曰:“不许夜行,投明[86]须到。”
上堂:“三千剑客,耻见庄周[87]。赤眉横肩,得无讹谬。他时变豹,后五日看。珍重!”
问:“心印未明时如何?”师曰:“虽闻酋帅[88]投归[89]欵[90],未见牵羊纳璧来。”
问:“如何是临济下事?”师曰:“桀犬吠尧[91]。”
问:“如何是啮镞[92]事?”师曰:“孟浪[93]借辞论马角。”
上堂,大众集定,师曰:“不是无言,各须英鉴。”问:“大众云集,师意如何?”师曰:“景谢初寒,骨肉疏冷。”
问:“不修禅定,为甚么成佛无疑?”师曰:“金鸡专报晓,漆桶夜生光。”
问:“一念万年时如何?”师曰:“拂石仙衣破。”
问:“洪钟未击时如何?”师曰:“充塞大千无不韵,妙含幽致[94]岂能分!”曰:“击后如何?”师曰:“石壁山河无障碍,翳消开后好咨闻。”
问:“古今才分,请师密要。”师曰:“截却重舌[95]。”
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赫赤[96]穷汉。”曰:“未审将何受用?”师曰:“携箩挈杖。”
问:“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入市双瞳瞽。”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回銮两曜新。”曰:“如何是宾中宾?”师曰:“攒眉[97]坐白云。”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磨砻[98]三尺剑,待斩不平人。”
问:“如何是头边意?”师曰:“山前一片青。”
问:“如何是佛?”师曰:“杖林[99]山下打筋鞭。”
【注释】
[1]镜清:即“镜清道怤禅师”,见本书第七章。
[2](chǎn):同“谄”。
[3]辄陈小(ái):见面时的客套话。:愚,呆。
[4]県(xuán):县:同“悬”。
[5]颟(mān)顸(hān):糊涂而马虎。
[6]菽麦不分:即不辨菽麦,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7]一句截流,万机寝削:禅林用语。谓仅用一言一句,即可截断一切分别妄想心之作用,终息千算万计,当下即呈现本体之真相。截流:乃截断众流之略称,即截断分别妄想心之意。寝削:乃停止、削除之意。
[8]卢都:嘴唇鼓翘貌。表示不满。
[9]端的:此处指真的、确实。该词有三个含义。①确实,真实。本书第十八章“大沩祖瑃”条:“上堂:‘道无定乱,法离见知。言句相投,都无定义。自古龙门无宿客,至今鸟道绝行踪。欲会个中端的意,火里蝍蟟吞大虫(老虎)。咄!’”②指明,说清。本书第十一章“风穴延沼禅师”条:“问:‘西祖传来,请师端的。’”本书第十五章“舜峰义韶禅师”条:“僧问:‘正法无言时如何?’师曰:‘言。’曰:‘学人不会,乞师端的。’”③领会,明白。《汾阳语录》卷下“德学歌”:“物外高谈会者希(稀),世智辩聪未奇特。道中人,数相觅,瞬目扬眉便端的。”
[10]师曰:“瞎!”院便拈棒:旧校本标点有误,“瞎”是禅师说的话,而“院便拈棒”则是叙述语言,不是禅师说的话。
[11]浙子:唐五代中原人对浙江一带人的蔑称。
[12]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旧校本标点有误,“临机”不能在“眼目”之后。
[13]滞壳迷封:意谓痴迷愚钝,不开窍。亦指被情识学解所缠,难以省悟。(参见《禅宗大词典》)
[14]触途狂见:处处产生狂乱的见解。
[15]明昧两岐:明暗两条歧路。
[16]吒(zhà)呀:张口的样子。
[17](chuō):刺。宝祐本作“”。其他版本既有“”,也有“戳”。
[18]铁牛: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以譬不可动,又譬无容嘴之处。《碧岩》三十八则曰:‘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同著语曰:‘千人万人撼不动。’《五灯会元》“药山章”曰:‘某甲在石头,如蚊子上铁牛。’”《佛光大辞典》:“河南陕府城外有大铁牛,传说是禹王为防黄河泛滥所铸,为黄河之守护神。禅宗‘铁牛之机’一语,即谓其‘体’不动、‘用’无应迹而自在之大机用;又用来形容无相之佛心印。”
[19]巨浸:指洪水、大河或大海。
[20]却嗟蛙步泥沙:《景德传灯录》校勘记:“《卿公事苑》云:‘蛙当作洼,谓马出于渥洼水也。风穴所谓者,以良马出清水,而反卧于泥沙之中,是其意也。今录谓蛙者虾蟆也,岂能为马步而卧邪?”(zhàn):马躺在地上打滚。
[21]佇思:沉思,凝思。
[22]牧主:指州牧,州牧是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旧校本标点有误,“牧主”下不能有专有名词线。
[23]海门:海口,江河入海处。
[24]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25]辊(gǔn):转动,滚动。
[26]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参见本书无义句的注释。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捶拷:古代刑讯时用刑杖拷打被告以获取口供谓之“捶拷”。《中华实用法学大辞典》:“‘拷鞫’的一种。用刑杖拷打被告人的刑讯方法。《说文解字》:‘捶,以杖击也。’秦律中有‘笞掠’‘榜掠’,即捶拷。汉景帝以前对捶拷没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往往将被告人捶拷致死。汉景帝定‘箠令’,开始对刑杖的长宽厚有明确规定。魏晋以后,捶拷逐步制度化。”续藏本作“捶栲”,旧校本底本来自续藏本,无法理解“捶栲”,其注释“栲”为“栲树”,那么“捶栲”这个词则费解。
[28](pǐ):顷首。头倾斜貌。
[29]背角:项楚《五灯会元点校献疑续补一百例》对比《天圣广灯录》作“皆角”,从而推测出正确的字是“揩”。经查阅,确实只有《天圣广灯录》作“皆角”,“皆”是不是项楚先生所想象的“揩”字损了笔画,只看见“皆”了,待考证。但“揩角”指正在磨角的牛,与“揩角泥牛痛下鞭”的形象有几分相应,正在磨角的泥牛痛下一鞭,这是指顿悟到不可言说的境界而究竟不退。“泥牛”本就是不能动的,代表无言寂静的佛,虽然无言寂静,但他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这是禅宗奇特句,又叫无义句,可以悟到的真谛。
[30]广慧剑:如来有深广之智慧力,如利剑可以斩断众生的烦恼。
[31]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32]帝网明珠:又作帝网天珠。帝释悬宝珠网以装饰宫殿,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是,重重影现。
[33]干木:即段干木(约前475—前396年),姓李,名克,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故称段干木。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门,又先后为魏文侯师,故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旧校本“干木”作“千木”,误。
[34]龙蛇:指矛戟等武器。唐代吕温《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35]老倒:潦倒,落拓。唐代白居易《晏坐闲吟》:“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老倒翁。”
[36]一句不遑无著问:无著禅师一句话没有来得及问,指无著禅师遇见文殊菩萨的事,参见本书第九章“无著禅师”注释。
[37]野盘僧:奔走四方而无闲暇之村野僧。或指露宿山野之行脚僧。野盘者,盘旋草野之意。
[38]九皋(gāo):曲折深远的沼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皋,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
[39]翥(zhù)翼:振翅高飞。翥:飞举。
[40]鹅护雪:倒装句,指宁可自己死,也要保护雪白的鹅。参见《大庄严论》记载。
[41]蜡人冰:腊人,指出家僧人。《续传灯录》卷二十八云,西天于结夏日铸蜡人藏土窟中,结夏九十日,戒行精洁则蜡人冰(冰清玉洁),不然则蜡人不全,故号为僧蜡。故“腊”为比丘受具足戒后之年数。比丘出家之年岁与世俗不同,系以受戒以后结夏安居数为年次,故有戒腊、夏腊、法腊、年腊等称。
[42]畅杀:极为舒畅痛快。
[43]子平生:你的平生。旧校本标点有误,“子平”下面画线,误作人名。
[44]簉(zào):冲。
[45]和盲愂愬瞎:参见本书第九章“沩山灵祐禅师”条“勃诉”的注释。
[46]金沙滩头马郎妇: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化作美女,盖以好合诱少年诵佛经,使人永绝淫欲。宋叶廷《海录碎事》卷十三:“释氏书,昔有贤女马郎妇于金沙滩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死葬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宋代黄庭坚《观世音赞》之一:“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47]井底泥牛吼,林间玉兔惊:参见本书无义句注释。
[48]下坡不走,快便难逢:参见本章“三圣慧然禅师”注释。
[49]汨罗江:湘江支流,在今湖南省东北部。原称泪水,流经春秋罗国故城(今汨罗市西北)北,又称罗水,通称汨罗江。《史记·屈原列传》集解引应劭曰:“泪水在罗,故曰汨罗也。”战国楚屈原怀石自投汨罗以死,即此。其沉水处名屈潭,西北去罗国故城三十里。
[50]两脚捎(shāo)空:两脚踩在空中。捎:放置,安放。参见本书无义句。
[51]祖令:指祖师相传、正宗本色的禅机施设。《杨岐语录》:“上堂:‘若据祖令,到这里总须茫然。放老僧一线,且向眉睫里东觑西觑。’”《法演语录》卷上:“是以绍先圣之遗踪,称提祖令;为后学之模范,建立宗风。若非当人,曷能传授?”本书第二十章“资寿尼妙总”条:“宗乘一唱,三藏绝诠;祖令当行,十方坐断。”(摘自《禅宗大词典》)
[52]点:用开水泡茶、冲汤称为“点”。
[53]九五:九五之尊,指帝王。“九五”原是《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54]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通作“椀”,也作“碗”。《方言》第五:“盂,宋、楚、魏之间或谓之盌。”
[55]讹:混淆讹误。
[56]讶人:使人惊讶。
[57]一即六: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中,若有一根返回真性,则其余五根亦皆得解脱。《楞严经》卷六:“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58]意旨如何:旧校本作“意百如何”,校对失误。参见冯国栋《〈五灯会元〉校点疏失类举》。
[59]罕逢穿耳客:意谓上等根器、极具悟性者难以遇到。系禅家常语。穿耳客:原指印度僧人,因其多穿耳系环,这里指灵悟者。
[60]盲龟值木:即盲龟值浮木孔。佛经中常用的比喻,据《杂阿含经》卷十五载,大海底有一只盲龟,百年(一说三千年)才能浮出水面一次,恰好撞入一段浮木的孔洞之中,多喻机会极为难遇。此譬喻颇为著名,经论中记载甚多。又所谓盲龟,系指一眼之龟,并非两眼均丧,故《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品”、《大乘宝要义论》卷一所引之《杂阿含经》等,皆称之为一眼龟。又有说此龟之一眼位于腹部者。亦作“浮木值盲龟”等。
[61]优稳:优裕安逸。
[62]智积:菩萨名。随从多宝如来,来法华会座之菩萨。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载,智积菩萨由下方多宝佛之国土来诣娑婆世界,于法华会座中,与文殊菩萨论议女人成佛一事。
[63]披莎(suō):披上蓑衣。莎:通“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代王念孙疏证:“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参见“莎衣”“莎笠”。
[64]五老: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65]轻嚣:淡泊无欲。嚣:指嚣嚣,自得无欲之貌。
[66]拈却:取掉,取走,拿走。
[67]九夏:夏季,夏天。晋代陶潜《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68]泛杯:指杯渡的典故。杯渡(?~426年),晋代僧。冀州人。生年、姓名均不详。又作杯度。常乘木杯渡水,故世人以杯渡和尚、杯渡禅师呼之。不修细行,饮酒啖肉,而神力卓越。禅师曾于北方寄宿一家,窃人金像而去,家主追之,见师徐行,然策马逐之而不及,至孟津河,师浮木杯于水,凭杯渡河。又曾住彭城白衣黄欣家中,其家至贫,唯有麦饭而已,师甘之怡然,半年之后,忽嘱黄欣觅芦圌三十六枚,密封之,既开,乃见钱帛无数,黄欣受之,皆作功德。经一年,师辞去,黄欣为其备办粮食,翌晨,见粮食具存,而不知其所在。盖杯渡从来神异甚多,世人莫测其由来。遗有“一钵歌”一卷行世。参见《梁高僧传》卷十。
[69]香刍:香草。自恣之比丘以为座。《祖庭事苑》六曰:“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为座,诸比丘并于草上坐……随意即自恣也。”
[70]金锡:锡杖。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
[71]端的:指明,说清。
[72]啀(ái):犬类相斗龇牙咧嘴的样子。
[73]刍狗吠时天地合,木鸡啼后祖灯辉:参见本书无义句注释。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74]桧(guì):木名。柏科,常绿乔木。茎直立,幼树的叶子像针,大树的叶子像鳞片,雌雄异株,春天开花。木材桃红色,有香味,细致坚实。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75]颦(pín)蹙(cù):亦作“颦”。皱眉蹙额。形容忧愁不乐。
[76]安怗:同“安帖”。《南齐书·幸臣传·刘系宗》:“此段有征无战,以时平荡,百姓安怗,甚快也。”
[77]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旧校本标点有误,“阇黎无分”后面不是句号。
[78]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此系唐宋民间谚语,原意谓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禅家使用此语,隐含刻意追求则难以悟道,平常无事则契合禅法的意思。趁,追赶。
[79]卞和刖(yuè)足:卞和被砍去双足。《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楚山(今湖北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便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随后楚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却果真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刖足,断足,古代肉刑之一。
[80]素面相呈:谓呈现本来面目。素面,未妆饰过的面容,喻本来面目,真如法相。《祖堂集》卷十“长生”:“师在雪峰时,为后生造偈曰:素面相呈犹不识,更添脂粉竞斗看。这里若论玄与实,与吾如隔万重山。”
[81]蓬岛:即蓬萊山。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
[82]野干:一种野兽的名称,佛经记载:“像狐比狐小,可说佛法”。此处讽刺所谓的“狮子吼”,就等于野兽吼叫一样。
[83]口悬壁上:与“口若悬河”相反。
[84]程限:期限,路程。
[85]涉离微:涉及离(道法之体)和微(道法之用)的对立,也就是未能除尽区分对立之妄心。佛家称法性之体为“离”,因其离诸相而空寂;称法性之用为“微”,因其微妙、不可思议。禅录中“离微”指禅法宗旨与道法运用,强调离、微相通合一,不应区分对立。
[86]投明:破晓,刚刚天亮。
[87]庄周:即庄子(约前369—前295年),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
[88]酋帅:为首的人。旧称部落或叛乱者的首领。
[89]投归:投奔归附。
[90]欵(kuǎn):同“款”。直诚,诚恳。
[91]桀犬吠尧:桀相传是夏代的暴君,尧是传说中的远古时代的圣君。“桀犬吠尧”谓桀的狗向着尧乱叫。比喻坏人的爪牙攻击好人。也谓各为其主。语出汉代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92]啮(niè)镞(zú):本义为以口衔住射来的箭镞,喻指禅家机锋来往,极为迅速。啮镞,古代武术名,咬住对方射来的箭镞。
[93]孟浪:鲁莽,粗率。
[94]幽致:深奥的道理。
[95]重舌:重叠的舌头,多了一个舌头。
[96]赫赤:深红,火红。此处形容赤裸裸的穷汉子。
[97]攒眉:本指皱起眉头,但禅林指“瞬目扬眉”这种快捷动作来作为禅家示机、应机的特殊动作,亦泛指禅机作略。
[98]磨砻(lóng):本指磨石,本书一般指在磨石上磨快。名词作动词。
[99]杖林:林苑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据《西域记》卷九所述,其地林竹修劲,被山满谷。传说佛世时,有一婆罗门不信佛身有丈六高,乃以丈六竹量佛身,不料佛身高出竹端无尽,遂惊服投扙而去,其杖生根而成此林。依《杂阿含经》卷三十八、《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四“布施竹园品”、《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七等所载,佛陀游行于摩竭提国,住在善建立支提杖林时,瓶沙王与诸小王群臣同至此林中,受其教化。其中,善建立支提又称善安住塔或善住窣堵波。此外,林中有大窣堵波,乃无忧王所建。如来曾于此地为诸天人现大神通,说深妙法。
【概要】
延沼禅师(896~973年),五代(或北宋)临济宗僧。俗姓刘,杭州钱塘余杭(浙江省余杭县)人。少时魁伟有英气,博览群书。初投杭州开元寺智恭剃发受具足戒。尝游学讲肆,习《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二十五岁参谒越州(浙江省)镜清道怤,不契;后参襄州(湖北省)华严休静、汝州(河南省临汝县)南院慧颙。后依止南院颙公,问法从学六年,成为南院的法嗣。
后唐长兴二年(931年),住汝州风穴寺,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应州牧李史君之请,开堂说法。时学徒云集,法道大振。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汝州太师宋侯舍宅建寺,请禅师居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获太祖赐“广慧寺”匾额。住山二十二年,声誉颇隆,世称“风穴延沼”。北宋开宝六年八月十五日示寂,年七十八,法腊五十九。有《风穴众吼集》一卷、《风穴禅师语录》一卷(收于《古尊宿语录》卷七)行世。
【参考文献】
《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宗门统要续集》卷十一;《嘉泰普灯录》卷十五;《禅林僧宝传》卷三;《祖庭事苑》卷六。
颖桥安禅师
颖桥安禅师(号铁胡)与钟司徒[1]向火次,钟忽问:“三界焚烧时,如何出得?”师以香匙拨开火,钟拟议,师曰:“司徒!司徒!”钟忽有省。
【注释】
[1]司徒: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明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