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差遣

任守忠心中核算了一下,追问道:“官家,您两年的俸钱为二万八千八百贯,行宫占地六十亩,又是建在内城,臣恐仅是赔偿民宅就所剩不多了。”

任守忠的意思是:您给的这点钱,不够,得加钱!

“……”

赵祯正在思考后续要如何操刀减少官僚俸禄,突然被任守忠打断了思路,强行拉回正轨,他沉默的转身,目光幽幽的望向对方。

任守忠小心翼翼的抬头,发现赵祯正一脸不爽的看着自己,随即赶紧把头低下,背弯得更深了。

赵祯回忆了一下说道:“任供奉提醒的对,是朕没说清楚,这些钱是用来修建行宫的物料钱,其他如招募工匠的工时钱、拆迁民宅的赔偿钱等,就从内藏库中另行支取,你可还有其他疑问?”

任守忠额头泛出冷汗,赶紧跪地说道:“臣遵旨,小的没有疑问了。”

赵祯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继续吩咐道:“修建行宫所用的物料,尽量能不用木料就不用,哪个便宜实用就用哪个,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安全牢固。”

“工匠力役优先从开封外城百姓中招募,按市价加二成给付工钱,管三餐住宿。”

“至于安置和赔付,住在皇城边上的人家,能有多少是普通百姓?若真是普通百姓,那就按规矩行事,该赔钱赔钱,该安置安置。若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宦之家,那就想想别的办法。”

“先查一查这家主人官做的干不干净,有没有收受贿赂,再去开封府衙问一问这家的衙内有没有作奸犯科,仗势欺人。最近开封府不是正好要进行‘清扫’吗,让他们重点关注一下这些个衙内。”

赵祯说到这里突然停下,饶有兴趣的问道:“任守忠,你身为一省供奉,难道就从未使过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

任守忠有些心虚,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说道:“官家,臣对官家忠心耿耿,不敢干犯律法,从未……”

赵祯打断了他表忠心的话:“行了行了,朕知道了,你只要能把朕的差遣办好就行。”

“记住两点:第一,对待弱势群体要讲规矩,一切摆到明面上来。第二,对待强势群体讲不清明面上的规矩,那就讲暗地里的规矩。”

“若真有高风亮节,一心为公,身上查不出一丝污点的官,告诉朕,朕给他升官加俸,赐他新宅邸。”

“如此可还有疑问?”

任守忠连忙说道:“小的没有疑问了,小的一定把事情都做到明面上,若真到了万不得已,小的也一定先请示官家。”

赵祯点了点头道:“行,那此事就交给你。”说完这句,他看向始终沉默的杨怀敏:“你有没有疑问?”

杨怀敏听见赵祯发问,下意识的先跪地磕了一个。

“……”

赵祯抱着胳膊,微微歪头,目光审视着看向跪地的二人,心中无语道:“我有这么可怕嘛?我感觉自己表现的挺亲和的,怎么一个两个动不动就跪,动不动就磕头,都这么喜欢跪着说话?”

杨怀敏利索的回道:“小的也没疑问,臣一定完成官家差遣。”

俩人都说自己没问题,那赵祯自然也就省了口水:“既然没问题,那就下去做事,施工的时候若是遇到麻烦,就来找朕,朕亲自安排人协调。”

“臣等遵旨。”

两人领了差事,躬身退出大殿。

……

走出殿外,俩人没敢直起腰来,一直走出福宁宫廊道,两人才歪头对视一眼,慢慢直起腰来行走。

任守忠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开口说道:“自从官家亲政,身上的压迫感就越来越重了。”

杨怀敏也心有余悸的喘了几口气:“确实如此,官家现在日日研习骑射,每天上午跟阁老们议政,下午去军营巡视,晚上还经常出宫体察民情,如此勤勉的君主,当然……不敢怠慢。”

他其实想说的是‘不好糊弄’,但话到嘴边及时收住,换了个词。

“杨押班,听官家的意思,这次搬到宫外去住,应该不是心血来潮,不然不会有如此细致的考虑。官家一旦搬去行宫,你我在宫里的多年经营可就白费了。”

“任供奉多虑了,官家是个喜欢成事之臣的君主,只要你我二人能一直为官家做成事,就能一直得到官家信任。皇宫也好,行宫也罢,没什么区别。”

任守忠上前一步小声说道:“还是有区别的,行宫建好之后,官家定会派其他人检查内外,一切手段都要搬进去行使,但若官家搬去行宫时不带你我,那就一切成空。”

杨怀敏皱起眉头,望向任守忠道:“任供奉此言何意?”

如今任守忠失去皇后这个靠山,急需寻找新靠山,因此他继续旁敲侧击道:“杨押班,您与夏枢相私交甚好,何不请夏枢相为你谋划一二。”

杨怀敏不动声色:“内臣怎可与外臣结交,我与夏枢相不过点头之交,何来私交甚好之说?任供奉莫要胡言。”

任守忠四下看了一眼,小声说道:“官家设黑箱,摆明了就是对宫里的人不信任,若无你提点,夏枢相如何得知官家心思,又怎会上那道‘加固内外城墙’的劄子?”

“说是加固内外城,其实都是幌子,加固了外城和内城,难道还能落下皇城不管?不过是不留痕迹的给官家一个移宫的借口。”

“……”

杨怀敏沉默,黑箱的事还真是他透出去的,他权衡了片刻,最后拉着任守忠走到偏僻处,小声说道:“既然你都猜到了,我就跟你实话实说。”

“如今官家设内阁,剥了二府三司的议政权,相公们无法左右政策的最终决定,就无法给‘那些人’一个确切的交代。”

“而三位阁老日日直面官家,整个国朝的大事小情都要由内阁决定,谁敢轻易接触?稍有不慎就会大难临头。”

“夏枢相掌管枢密院,若你我二人能为他提供方便,日后得他提携,转隶武臣序列,岂不青云直上?”

夏竦想靠揣测迎合赵祯心思,获得圣眷,因此发展内廷眼线,利用杨怀敏探查内廷情报。

杨怀敏想搭上夏竦,为自己今后的官途铺路,因此主动透露宫里消息。

任守忠想找一个新靠山,稳固自己的地位,为此甚至不惜主动投献,上赶着被利用。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三者手中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自然一拍即合。

现在的赵祯还不明白,无论是皇宫还是行宫,只要内外朝的利益牵扯不断,宫里的情况就永远对外朝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