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种葡萄的那些事

种了几年西瓜之后,村子里面的人们看见种西瓜能够提高收入,不断地有人效仿起来,牧秋的父亲又是热心肠,有人请教就会掏心窝子的教会人家。结果村子里种西瓜的越来越多,西瓜价格持续走低,无法再满足一家几口的需求。

牧秋的父亲又琢磨起种葡萄来。种葡萄要有一个较长的生长期,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讲的就是水果作物的开花结果年限。而葡萄作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如果移株的话开花结果需要2年,扦插的话就需要3年。

移株的葡萄树价格较高,而扦插的相对便宜很多。于是牧秋的父亲选择扦插种植葡萄,由于生长周期较长,父亲会在地里穿插种植西瓜或者其他较矮的作物,毕竟手中的农田有限,总不能什么都不种植白耗着田地。

牧秋没有见过葡萄树,这种葡萄也是村中独一份。牧秋看着父亲将一根根的干枝插进堆好的土垄内,还在干枝周围浇了不知名的液体。牧秋心想:“难道这就是葡萄树?根本看不出来了,这能发芽吗?”

回答牧秋的是第二年春天那干树枝生长出来的嫩芽,牧秋惊奇的看着犹如花骨朵一样的嫩芽,心中满是对大自然造物的惊讶。第一次见到果树还能靠干枝繁殖的,这给牧秋开辟了对大自然认知的另一视野。

作为藤本植物的葡萄,没有能力单株直立生长,需要人为的为它设置爬架。父亲外地买来了一车石柱子作为葡萄爬架的支撑,石柱是方形的,宽度十五厘米左右,厚度在十厘米左右,长度约三米。在牧秋的印象中这石柱子就是石头做的,和现在农村使用的混凝土柱截然不同。

牧秋的父亲将一根根石柱卸到地头,因为石柱很重,通常是两个人用小推车往地里推。按照一定的距离放好后,开始挖坑埋设石柱。牧秋跟在父亲的后面,根据父亲标记的位置,用铁锨帮忙挖坑。因为力气小,通常父亲挖好几个坑之后,才挖好一个,而且还需要父亲修整。但父亲从不会埋怨牧秋挖的不好,反而总是鼓励他。

埋设石柱是个体力活,通常石柱的间距大体在8--10米之间,一亩地所用的石柱不是一个小数。但父亲好似不知累似的,总是从早晨忙到晚上,只有吃饭的时候才稍作休息,可能这一根根的石柱就是一个个的希望吧,让父亲看到了盼头,才有这么大的动力。

石柱载好之后便是拉铁丝,铁丝的作用就是让葡萄藤能够绑扎在上面,让葡萄藤保持直立,不至于倒伏。倒伏的葡萄产量低,而且不易成果。当一排排的葡萄爬架形成了,放眼望去,整整齐齐的柱子立于田地间,宛如一支支挺拔的士兵,守卫着这片丰饶的土地。

牧秋欣喜的看着这一排排的葡萄爬架,仿佛已经看到葡萄树长大,藤条上挂满了香甜的葡萄。

当第三年葡萄树挂满爬架时,也是葡萄正式结果时候。牧秋好奇葡萄树的花是什么样的,总是在即将开花的那段时间,只要爸妈不在家,放下书包就往地里跑,爸妈肯定也在葡萄地里。

牧秋发现,葡萄树开花时,花苞呈现出浅绿色或黄绿色,形状像小而细长的花骨朵。随着天气变暖,花骨朵逐渐展开,绽放出小小的花朵。花蕾很小,最初如小米粒大小,花序由花序梗、花序轴、支梗、花梗及花蕾组成,整个花序呈圆锥形,就像一个个缩小的葡萄。

种上葡萄后,仿佛有干不完的活,牧秋及姐妹们每到周六周天,就会被爸妈叫上一起去葡萄地里干活,不是拔草就是帮忙打农药。葡萄这种植物,太容易招病了,经常每周都要打药。

牧秋每次都想偷懒,但总是被牧夏发现,招来爸妈的一顿训斥,没办法,男孩子总要大度些。牧秋翻着白眼对牧夏说到:“二姐,你能不能多干点,干嘛告我状!”

牧夏笑着对牧秋说:“小秋,赶紧干,干完才能玩,要不都回不了家!你一偷懒剩下的活还得我干,我才不帮你干。”

牧秋撇撇嘴,但并没有加快干活的速度,反倒是牧夏不得不帮这个偷懒的弟弟干活,牧秋则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当葡萄花瓣一个个的褪去,小小的葡萄一个个的凸显出来。慢慢的葡萄不断长大,从小米粒变成绿豆大小,到小弹球大小,再到鹌鹑蛋大小。牧秋每天都能看到惊喜。

牧秋家种的葡萄品种是巨峰,听父亲说这种葡萄柔软多汁,味道甜美并带有微酸,非常的好吃。因为葡萄需要个成熟期,即使大小已经长的差不多了,只要没有变红,里面的果肉依然很硬,并且很酸,牧秋可是偷偷尝过的,那滋味别提有多酸了。

葡萄的成熟并不是整串一起成熟,每串上总是会有一个或者两个先熟。有个别串的葡萄中的某粒葡萄如果红的特别早,其他的葡萄粒还很硬,这说明这个早熟的葡萄也可能在其它葡萄成熟的时候会脱落,但更多的时候会招来鸟雀的啄食。

牧秋最乐意做的就是将这个早熟的葡萄剪掉,将它们一个个的装进兜里。他会顺着葡萄的爬架一排排的来回走,寻找这些红色的葡萄粒。牧秋将摘下来的葡萄粒从兜掏出,将它们放在水盆里,一个个的清洗干净。拿个小碗,将葡萄盛出,牧秋会带着它们爬到看葡萄用的小平房顶上,然后一个个的剥着吃。

这种提前成熟的红色葡萄粒,已经脱粒了青涩,虽没有成熟葡萄那么甜香,但也酸中带着甜。更多的时候,一排的葡萄树上没有几个红色的葡萄粒,牧秋懒得洗,摘下来后便直接剥皮吃掉。父亲总是会叮嘱牧秋一定要擦干净再吃,不仅仅因为上面有灰尘,葡萄的上面还会残留农药,剥皮吃是最干净的方式。

随着葡萄的成熟,牧秋的新活就出现了:帮爸妈下葡萄。下葡萄就是将成熟的葡萄采摘下来,放进专门的筐子里,然后抬到地头装上车,便于父亲母亲到集上售卖。

采摘葡萄的筐子很大,需要两个人抬着,牧春、牧夏、牧冬也都会帮忙干,牧霜太小帮不上什么忙,只会跟在后面做“指挥”: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

牧夏和牧秋抬着筐子顺着葡萄趟走到最端头,这样筐子越装越满,但离地头却越走越近,可以节省很多力气。姐弟两个,每人拿个剪刀,看到成熟的葡萄就顺手剪下,然后装进筐子里。一步步的往前走,遇到生病长不好的葡萄也要直接剪掉,避免传染给其它葡萄。

抬到地头的葡萄需要进行第二次的修剪,再重新装筐:从葡萄树上摘下的葡萄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烂粒,或者被鸟类及昆虫啄食的颗粒,为了更好的卖相,需要摘除,使整串葡萄看上去更加的整洁好看。

刚摘下的葡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白霜,这可不是农药的残留,而是葡萄类水果特有的果粉,在进行修剪时,可不能直接用手去拿,而是用手提住葡萄的枝丫,转着圈的修剪。

牧秋虽然喜欢吃葡萄,但下葡萄可是个累活,偶然刚开始干还觉得挺好玩,但时间长了就感觉乏味了。由于品行好的葡萄要去出售,看着香甜的葡萄还不能吃,牧秋更是颇具怨言,但这时往往被父亲一顿呵斥,只好乖乖干活。

每逢阴历的二和七是牧秋所在村子的集市,但因为是农村的集市,价格高的水果老百姓可不舍得购买。于是牧秋的爸妈总是将品相较好的葡萄骑三轮车拉到七八公里外的县城去卖,而品相稍差的则是拉到集市上销售,最后不好的才能轮到牧秋及姐妹们吃。

但凡事也有例外,牧秋喜欢看守果园。因为看守果园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偷偷的摘葡萄吃。这时可不会局限于哪些品相好,哪些品行不好。牧秋则是围着葡萄地转上一圈,哪个好摘哪个。但整串比较大的葡萄,牧秋还是不舍得摘下来吃。

成熟期的葡萄白天晚上都要看守,尤其是晚上。每到晚上吃完饭,父亲都会带着大黄一起到葡萄地里,然后将大黄拴在石柱子上。父亲要在地头的小平房里过夜,防止有人来偷。但因为白天要干活,所有值夜班的只有大黄。

有天晚上,夜已经很深。忙了一天的父亲可能因为太累了,或许也因为周围早就没有了动静,又或许由于刚下完葡萄,整车的葡萄还在院子里放着,父亲不放心,在大约12点左右的时候带着大黄回家了。

当第二天牧秋的牧秋来到葡萄地里时,顿时气的哭起来。原来东侧两排昨天没有采摘的葡萄全部被偷取了,地里撒的满地都是葡萄粒。父亲得知消息后,赶忙跑到地里查看,也是暗自后悔昨夜没有在这守夜。

当时牧秋不理解母亲为何那么难过,因为他不知道,那两排成熟的葡萄可能是他家半年的生活费,更有可能是他的学费,所以母亲才会那么伤心,一年的奔头全指望这葡萄地。

父亲在自责中重新打起精神,让母亲尽快将地里的葡萄粒清理起来,再检查下有没有破坏的葡萄树。而他还要去县城将昨天采摘好的葡萄卖出去。

是的,生活还要继续。招来贼,就要做好防范措施。后来的日子,只要吃过晚饭,父亲就会骑上自行车,在月色中独自一人往葡萄地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