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青春期和解:如何解决青春期关键问题
- (美)凯文·莱曼
- 9541字
- 2024-02-23 18:25:32
星期二 和“随便”一代的交谈
不要抱着双臂嘟囔不休,不要目光回避孩子盯着车窗外,不要说“随便”之类的话,要深入孩子的内心。
想象一下,某天晚上当你16岁的儿子坐在餐桌前时,他突然冒出一句:“我21岁的时候要开一辆克尔维特。”
在经过一天漫长的工作之后,大多数父亲此时正在专心吃晚饭,他们会怎么说?也许他们会说:“好吧,那你最好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成绩好才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样你才能买得起那辆克尔维特。”
那妈妈会怎么说呢?也许会说:“对不起,亲爱的,克尔维特是什么车?我有个姨妈好像有辆叫……叫什么考威尔的车。不对,好像是我的祖母?”
难怪那个男孩会在剩下的晚餐时间里双臂交叉坐在那里,对接下来的对话兴味索然,只偶尔“嗯”两声。他在想,随便吧!对他来说,晚餐已经变成了“忍一忍,很快就会结束”的一项活动。
但是,如果这位父亲足够精明,他就会对儿子这样说:“哇,克尔维特呀。那可太酷了。什么样的克尔维特?是带自动变速器的标准型还是带六速手动变速器的ZR1型?什么颜色的?你想要的那款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这样的回应方式就能让孩子完全参与进来,他会兴高采烈地告诉你他的梦想,还有他的想法和生活,这些对你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一个全家人都可以参与讨论的有趣话题。
如果你在吃晚餐时遭到了抱怨
孩子:“妈,怎么又是鸡肉?我讨厌鸡肉。”
传统的母亲(既震惊又失望):“可是上周你还很喜欢吃鸡肉呀,你在晚餐时吃了整整4大块呢。你不是总说自己多么喜欢哈丽特阿姨做的鸡肉吗,还说那是你的最爱。”
准备在星期五前让孩子大变样的母亲会说:“好的宝贝,那接下来一两个星期的晚餐你有什么想吃的吗?你觉得什么样的晚餐最好?”
孩子(顿感惊愕):“呃,我不知道。我想……我想,呃……吃肋排吧。”
母亲:“好,让我记下来,肋排。你还想吃什么?”
孩子(仍然对事情的走向感到惊愕):“呃,土豆泥。”
母亲:“普通的还是蒜香的?”
孩子:“蒜香的。”
母亲:“好的,我也记下来了。还有什么吗?有什么特别想吃的甜点吗?”
精明的家长就会做出第二种反应,这也是家长们应该有的反应,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孩子需要知道家里有人关心他说的话,即使有时候他说的话不可理喻,而且他可能在下一个星期甚至下一个小时就变卦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家里非常重要。难道你不希望得到同样的待遇吗?
我听不清你在吼什么
当孩子说了什么很荒唐的话时,大多数父母都会做出反应。他们会问:“你到底是从哪儿知道这些东西的?我告诉你,这些都是蠢话。你是在网上还是别的地方知道这些的?”
每当你和青春期的孩子交谈时,你要么是在为未来的交流打开大门,要么是在让他从此闭嘴,这取决于你当时具体的做法。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架势,认为自己的回答就是标准答案,那你15岁的孩子哪还有兴趣在餐桌上和你讨论任何话题呢?他又不是傻瓜。如果他说什么都会被你驳回,他就会想:“我什么也别说了,只要草草应付一下,吃完晚餐我就可以回去和朋友们发信息了。”
我听青少年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的父母不理解我”。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参与感,觉得自己的意见不重要,因为他们的意见、梦想等都得不到重视,甚至没人愿意听,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变得沉默寡言。
在我多年的心理咨询从业生涯中,我听青少年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的父母不理解我”。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想时,他们会说:“他们根本不听我说话。我说什么他们都不会表示尊重。我在他们的生活中不重要。”
这不需要火箭科学家来解释为什么这一代孩子都不愿和父母说话……即使他们的父母正在对他们说话。
你注意到刚才那句话中的小小的区别了吗?我接触过的大多数青春期孩子都认为,他们的父母在99%的时间里都在“对”他们说话,而不是“和”他们说话。父母对他们指手画脚,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甚至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想,而不应该怎么想。当然,父母也有真正和孩子谈论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并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时候,但这样的时间可能只有1%。
简单地说,如果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然后告诉你应该如何感受(特别是如果你不确定那个人是否站在你这边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事实是你很确定那个人是站在你的对立面的,而且不希望你在生活中有任何乐趣,你会怎么做?现在你已经明白了吧。没有人喜欢被管束。青少年会让你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态度——首先是用身体语言,然后是出言不逊。
身体语言是无声的,但它仍然可以达到震耳欲聋的效果。从她的姿势、眼神和咬紧的牙关中,你能看出她想说什么或不想说什么吗?如果你想知道女儿在想什么而她沉默不语,那就看看她的身体语言。它可能会说“我很灰心”“我很生气”“我很受伤”“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重要”或者“我要崩溃了”。因为她是青春期少女,她正处于激素分泌高峰期,所以这种身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可能一天一变,甚至一小时一变。甚至还有可能像一位父亲告诉我的那样,“分分钟就变了,尤其是刚满12岁那年”。身体语言可能还会说“请你别来烦我。我今天在学校很不好过,我在思考到底还能怎么办。我现在什么都控制不了,我的神经太紧张了”。
有时你的孩子和你一样,需要隐私和时间来解决她自己的问题。试图用说服的方式让孩子开口是永远不会成功的,而且只会让她已经紧闭的双唇闭得更紧。
经验之谈
我采纳了你的建议,不但自己沉默不语,而且不再强迫我那14岁的孩子说话了。前3次,接他放学时我只说了句“嗨,亲爱的”,接下来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对我这种天生健谈的人来说,这确实有点怪。但第4次我家孩子就忍不住了,他有点困惑地看着我,问道:“嗨,妈妈,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简短地回答了几句后就又不吱声了。然后他自己开始说话了。谢谢你帮我找到走进我儿子的内心世界的方法。即使我为了抑制说话的冲动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破了。
玛丽亚,田纳西州
孩子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漂亮,不够健壮……不配与同龄人为伍。孩子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呢?是实在的鼓励、善意的真相、真诚的共情还是批评、贬低和“你不应该连这都不懂吧”?
唉,真相确实很伤人,不是吗?
坏消息是,你并不完美。那好消息呢?世上没有父母或孩子是完美的。所以,在养育孩子并与他们建立终生关系的过程中,大家扯平了。
当你的孩子正在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时,与其打断他,不如试着这样说:“嘿,再详细说说。”或者“哇,我从来没想过这个,而你想到了,你真了不起。”或者“你看起来有点心烦意乱的样子……还是有点灰心丧气?”或者“哇,看你脸上的表情,今天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些陈述有助于你与孩子进行开放性的交流,你得到的回答肯定不会只是“嗯嗯”。在回家的10分钟车程中,你们甚至可能会展开一段有趣的对话。更令人欣慰的是,你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他的内心世界。
跨越高栏
我妈当年对我寄予厚望,她希望我至少能拿到高中文凭。
全世界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厚望。有人希望孩子成为优等生,有人希望孩子成为顶级运动员,还有人希望孩子成为明星音乐家。我妈妈对我的期望也很高,她希望我至少能高中毕业(相信我,这对当时的后进生凯文·莱曼来说确实有点期望过高)。对孩子有积极的期望是好事,你会相信他们能成功并鼓励他们去努力。
但是,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就相当于把孩子的人生跨栏定得远远超过他们的能力,世上没有哪个孩子能成功跨越并逃脱脸朝下狼狈跌进沙子或泥土的命运。这样的期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些高标准的父母通常会这样说:
●“哦,你打扫房间了。是啊,我看得出来。不过下次……”
●“这张成绩单上的B是怎么回事(其他的都是A)?”
●“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你就可以成为名人。”
●“好吧,你应该做得更好一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只要勤加练习,说不定你就可以获得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了。”
那么,这些家长是在说什么呢?他们其实在说:“我为你设置了很高的跨栏,希望你能跨过去。如果你这次成功了,下次我就会把它举得再高一点,就像马术锦标赛那样。如果你接下来失败了,我会非常失望,而且我会把失望的心情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你这个主意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很有可能当年你的父母就坚持让你跨高栏,而你和自己的儿女一样讨厌或害怕失败。尽管你曾发誓永远不会对儿女做父母对你做过的事,现在却在重蹈覆辙。那是因为你小时候曾经认为“除非能让父母满意,否则我就什么也不是”,这句话就像被录在了磁带上,成年后它仍然在你的脑海里被一遍遍回放。更糟糕的是,现在这句话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而且你又把它说给自己的孩子听了。旧的模式很难改变,不是吗?
生活训练
哪怕你只是稍作改变,稍微改变一下你的态度,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180度大转弯。
拥有“私人教练”已成为当今的一大潮流。所谓私人教练,就是当你的人生需要一个改变,你却没有勇气、毅力或决心独自完成的时候,会在你身后“狠狠踹你一脚”的人。你可能需要一位健身教练来帮你减减肚子,这样你就不用在每次拉上裤子拉链的时候都狠狠地吸一口气。他会帮助你举重、健身、强肌。你也可以找一位生活教练来让你混乱的生活变得有序,帮助你找到个人价值,为人生的大小事项排出优先顺序。
本书将帮你成为自己的私人教练。每个人都有想要从生活中根除的东西,它们通常是一些过往的经历带来的不良后果,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可能还有一些人会感到空虚,仿佛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这是因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某些东西是匮乏的,所以你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它们。我们都是被习惯驱使的生物。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如一盘磁带,在我们的脑海中被反复回放,并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该怎么说、该怎么和人打交道。
“大孩子”还是“年轻人”?
家长有话说
●“想叫什么都行,不重要,反正他们也不会来。我太了解他们了,家里就有3个呢。”
●“我爸爸不许我们当‘大孩子’,他想让我们成为‘年轻人。'”
●“‘大孩子’不好听,‘年轻人’听起来更正式。”
但我们没必要成为那些磁带的“奴隶”。当你真正渴望换一种活法,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时,那就放手去做。如果你不做,现在的相处模式会对你们的关系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哪怕你只是稍作改变,态度上有些改观,孩子的态度都会发生180度大转变。她会从喜怒无常、口无遮拦的叛逆女孩变成问“妈妈,我能帮什么忙吗”的乖女儿。你可以拭目以待。
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郁郁寡欢,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对熟悉的事物也兴味索然,总是对你爱答不理,这个时候你就该反思一下自己了。如果你给他们设定的标准太高,就是在把他们往失败的方向引。孩子们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这一点,所以会在心里衡量一番后发现还不如不去尝试。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会非常努力,会想方设法地讨你的欢心。因为,不管你相信与否,你的孩子都想要取悦你。当他们不能达到你的期望时,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就像当年讨父母欢心的你一样。
所以,为什么不将你的标准降低一点(或很多)呢?这样不但会让你的孩子如释重负,而且也会帮你自己一个大忙。在今天的美国,有数百万孩子虽出身“名门”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表现得稍微出色一点,就必须努力获取越来越多的成就,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因此,他们选择保持平庸,回避家人和朋友。但其实父母和孩子完全无须这么做。
没有人能每次都成功跨越人生的高栏,我们都会时不时(或经常)跨不过去,跌倒在泥潭里。所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家长继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几乎不可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呢?
我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如何让孩子在5天内大变样。但改变得从你开始。
经验之谈
当我在电台听到你说挑剔的、完美主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人一拳击中。我是一名建筑工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辛苦工作,我希望儿子能活得和我不一样。我知道我对他要求太严格了。他是个好孩子,值得拥有一位更好的父亲。我不是那种会轻易给人道歉的人,但我向他道歉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站在那里。我不知道我们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和我的儿子最近关系一直不太好,但我知道这样做是对的。
乔希,伊利诺伊州
关于“应该”
你的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有以下这些特点吗?
● 做事有始无终。
● 总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 一开始干劲儿十足,遇到一点挫折就偃旗息鼓。
● 头脑一热就冲动,但只有三分钟热度。
● 迟迟不行动,总是需要别人在后面推一把。
● 做事有畏难情绪,还没开始就忧心忡忡。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需要好好照照镜子寻找答案。孩子的表现都是从父母那里有样学样。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吗?
●“我今天真的应该去洗衣服了。它已经在那儿放了3天了。”
●“我不应该那么做。现在我不得不……”
●“我应该帮忙。毕竟这星期我有一天假。”
●“下次他问起的时候,我应该……”
如果你整天都在念叨或思考自己应该做这个,应该做那个,那你就会在现实生活中错过很多东西。更糟糕的是,你可能会掉进一个陷阱,不知不觉中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你在开玩笑吧!你觉得这就算不错了?”
●“我没觉得房间变干净了。”
●“你应该得个A。”
●“为什么你的作业还没做完?这个时候该完成了呀。”
●“我认为你应该用点心。”
●“你应该更努力一点。”
所有人都讨厌被批评,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对关于自己的每一句评论都很敏感。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在他们心中重如泰山。而在激素分泌高峰期,即使一句不痛不痒的话也会被他们解读成尖锐的批评,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只要能够不被批评,做什么都行。所以他们会选择闭嘴。他们通常会想:“如果我什么都不说,爸爸妈妈就不会知道我做了什么,也不会批评我。”
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避免使用“应该”这样的词。它有效地阻止了青少年和父母的交流。
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这几年,你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表达你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你也要说出一些真相。但是千万不要对你的孩子说“应该”这个词,它每次出现都只会让沟通停止。
我母亲的金句
我母亲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知道她的孩子需要听到什么样的话。“孩子,开口之前要先听,先动脑子,”她说,“假如你觉得抱歉,就要真心说‘对不起’。”
说得真有道理。
反思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如果你在和孩子说话之前先听听,先想想,你是否能做得更好?
也许是孩子的态度和伶牙俐齿把你激怒了,也可能是因为你不得不多次要求孩子清理宠物龟的笼子。大多数青春期孩子不会为了服从你这位尊贵的家长的命令立刻从沙发上跳起来,摘掉他们的耳机。他们也不会一听到你的话就停止用手机发信息并说:“好的,我现在就去做。”这个时候你最好不要介意,因为就算地球停止自转,上面提到的假设也不见得会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看到孩子以呆滞的眼神和轻微的点头作为回应,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与你全然不同的世界——看真人秀,发信息给朋友,或思考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个问题,所以他们的大脑里根本就没有做家务这根弦。这就是为什么提醒你的孩子做家务除了让你感到挫败以外,不会有任何效果。
有时候你会口不择言,然后又后悔不已。
你可以朝着成为一名完美家长的目标努力,但你永远不会成功。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成为好家长。
做一名好家长意味着你要足够聪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闭嘴倾听,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准备好了听你说话。
你当然会犯错误,有时候你也会口不择言,然后又后悔不已。在情绪激动时脱口而出的话肯定不会太好听,更不会有教育意义,甚至可能不堪入耳。
这个时候你的做法一定要正确。你要对你的孩子这样说:“对不起。我因为情绪太激动说错话了,我不应该那样说的。你能原谅我吗?”
你的孩子在看你做了什么,不只是你说了什么。他们需要从你这位做母亲或父亲的人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当你做错了的时候,你的态度一定要谦卑并坦然承认错误,这可以让你和孩子处于平等地位,从而显示出你对他们的尊重。
身为父母,让你放下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架子是很难的,但当你真正这样做之后,你就建立了一段足以终身受益的关系。
远航,远航
“但你总是……”“你从来不……”
青春期的孩子讲话时总是太偏激,而且永远不想让步,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在最肆虐的风暴中保持平静。毫无疑问,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就像随时都面临着惊涛骇浪,他们的情绪在每分钟、每小时、每一天都在变化。如果你任由他们牵着你的鼻子走,那么家庭这条船就会随着汹涌的波涛摇摆不定。但如果你保持冷静,当好舵手,深呼吸,保持微笑,那么这一切都会过去。
虽然你的孩子可能会随时随地说一句“随便吧,无所谓”,但她并不是真心这样认为的。她其实非常关心发生了什么事,但“无所谓”的意思是“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救救我!”尤其是当人生中的风暴来临时,比如被她的第一个男朋友伤透了心;代数考试不及格;最好的朋友决定和她断交;鞋子上黏了张厕纸在学校里到处走被众人围观嘲笑却无人提醒……在这些时刻,她非常需要你。
怎样让孩子开口
● 停止唠叨。
● 不要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 不管孩子说的话令你多震惊,你都可以冷静地说:“嗯,详细说说。”
● 不要说“为什么”这个词。
当孩子对你出言不逊时,记住你是做父母的,所以不要以牙还牙,让这一刻过去,放孩子一马(尤其是刚放学的时候,这段时间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段忙碌的时间,他们正试图厘清这一天在学校是怎么过的并努力消化自己的想法和负面情绪)。记住,感恩与宽恕都是非常美好的词语,是它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有时你和你的孩子都需要感恩与宽恕。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任由孩子不尊重你。
一切都与爱和积极的期望有关。你对孩子的爱和期望极其重要,因为孩子在乎你的想法,会把你的信念内化(不管是好是坏),然后让你按照这些信念行事。比较一下“爸爸认为我是个失败者,所以我不妨表现得像个失败者”与“妈妈相信我,我永远都不想让她失望”,你认为哪种信念更好?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然后奇迹就会出现。他真的会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我告诉你有多少成年人曾经告诉我,他们在家里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鼓励,从来没有人说他们是被爱着的、是特别的,你肯定不敢相信,因为这种人实在是太多了。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然后奇迹就会出现。他真的会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的时机如此重要。孩子们很擅长对成年人的怒吼充耳不闻,不管你在表达什么,很快就会在他们那里变成一些完全不知所云的废话。所以,如果孩子在你面前大放厥词而你对这样的行为感到失望,那么你需要安静下来,保持沉默。俗话说“静水流深”。然后等到你的孩子意识到“妈妈有点不对劲”时,就会主动来追问你:“怎么了?你怎么会这么安静?为什么你哪儿也不让我去,什么也不让我做?”
这时候就是你要教育她的时候了,你可以直接告诉她:“我不喜欢你两小时前对我的态度。”
当你平静地、带着爱说出真相时,你就是在尊重你的孩子。你需要把标准设定得合理一些,而不应该设定怎么做都达不到的标准。这个时候你已经成功地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并且正在塑造其心灵和思想。你也将使孩子的想法从负面的(“无论我做什么都没事,因为我妈妈不会计较”)变成正面的(“哎呀,如果我那样对待妈妈,日子就会变得不好过。我最好开始尊重她”)。
你平静地完成了这一切(注意,我在这一节中多次使用了“平静”这个词是有原因的),而没有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和孩子们硬碰硬。
青春期有时会刮起飓风,但作为家长,你最好表现得明智一点,不要让自己被卷进去。你要做的是平静地坐下来,喝杯咖啡,等待风暴平息。
你最好什么都别说。
抓住青少年的心
最近我女儿劳伦给我看了她的一张数学卷子。“看看,看看……这是什么!”
我故意逗她说:“咦,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用字母来评分了?”
劳伦咧嘴傻乐。她一直在刻苦学习数学,这次考试得了B,她兴奋不已。我们一家人都开心得跳起了舞,还把那张试卷贴在了冰箱门上。我为劳伦感到骄傲,这是她努力学习的成果。
5个小技巧帮助你避免与孩子产生冲突
● 不要往心里去。
● 保持冷静。
● 倾听,但不要还击。
● 只有在被问到的时候才提供有用的建议。
● 不要告诉你的孩子该做什么。
要知道,劳伦可是来自莱曼家族,学数学吃力是祖传的。如果我足够聪明,能把我的分数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来,我会这么做的,但这么说吧,我的数学知识只能让我在买东西时勉强够用。我高中时初级代数的最后成绩是22分,数学SAT成绩也很不理想。我没有上过数学课就念完了大学。我选择了统计学课程,甚至学习了高级统计分析,一直到博士阶段。我永远不会忘记向教授们解释协方差分析的经历。但如果你现在把100万美元放在桌上说:“如果你定义了协方差,我就把这些钱给你。”我会黯然离开。因为我做不到。直到现在数学也不是我的强项,但必要的时候我也会硬着头皮去做。
我有5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很差。但劳伦是学得最刻苦的,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她拿着那张得了B的试卷回家时,我就知道她为此倾注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所以我忍不住说:“太棒了!”
但很多父母的反应可能会不一样,他们也许会说:“B?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好吧,朋友们,B已经超过平均水平了,对一个数学很差的青少年而言,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值得庆祝。所以我们开了一个派对,然后尽情狂欢!
但我更在意的是劳伦的心灵。她关心别人,对那些受到伤害的人富有同情心并乐于提供帮助。她是奉献型,而不是索取型。
现在请告诉我,你更愿意在世上看到哪一类人,是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不关心他人的优等生,还是善良友爱先人后己的中等生?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你希望公司雇用哪一类人?你更愿意与哪一类人当邻居?毫无疑问,每次你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像劳伦这样的人。
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堪称完美的人。
世人总是容易被外在的东西(如外表)所诱惑并且沉迷其中,而忽视其心灵或思想。有一些女演员,长得非常漂亮、迷人,但在智慧上委实是乏善可陈,在生活中更谈不上有什么闪光点。
有趣的是,在多年的心理学从业经验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堪称完美的人。你的孩子也不会是完美的。但如果你走进他们的内心,鼓励他们认识自己的性格优势,即使你不在他们的身边,你的话也会支持着他们渡过难关。如果你信任他们,接纳他们,肯定他们的优点,你就给了他们应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今日美国》(USA Today)上有一篇文章说得一针见血:“比起性和金钱,年轻人更喜欢赞美。”这是根据282名学生的回应得出的结论。作家莎伦·杰森(Sharon Jayson)是这么说的: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最新研究表明,年轻人对赞美的渴望远超其他欲望或需求。该研究得出结论称,与年轻人从自尊提升中获得的震撼感受相比,性、酒精或金钱根本不值一提。
星期二要做什么
(1)降低标准。
(2)不要对孩子说“应该”。
(3)避其锋芒,免起冲突。
虽然用词稍有不同——我使用了“鼓励”而不是“赞美”,因为在我的定义中,“鼓励”关注的是这个人,而“赞美”关注的是这个人做的事。但不管使用哪个词,很明显你说的话会产生影响。它们关乎你的孩子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也关乎她面对生活风暴的信心。
所以,恕我直言,当你和孩子交流时,你是在“对”她说话,还是在“和”她说话?在你们的谈话中,讨论的重点是发型和衣服,还是你们的关系?
在这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你要成为孩子坚定不移的捍卫者。毕竟,在这段时期你可能是唯一相信这个满口说着“随便,无所谓”的孩子的人……
我的母亲现在已经在天堂安息了,在别人认为她那任性的儿子凯文有价值之前,她不得不在很多年里一意孤行地相信我。但为了不让她的信任落空,我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她从不贬低我,也从不批评我。她偶尔也会纠正我的错误,但这是应该的。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她总是会留意我内心的感受,由此她永远地抓住了我的心。
你也可以俘获那个满口说着“随便”的青少年的心一辈子。
★制胜之策★
抓住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