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研究
- 陈书伟
- 1047字
- 2024-05-21 15:36:44
2.1.3 农户、农户收入、农户家庭收入变动和农户间收入差距
2.1.3.1 农户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中,农户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张建杰,2004),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以往的研究,在关于农户的定义和界定方面,理论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学者将农户看作家庭农场(黄宗智,2000;余志刚、郭翔宇,2011;肖开红,2012);而另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农户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卜范达等,2003;张建杰,2004;张晓雯,2011;施晟、卫龙宝等,2012等);还有学者认为,农户就是农民家庭的另一种称谓(韩明谟,2001;王春超,2011;王常伟、顾海英,2012等)。可见关于对农户的理解,理论界还尚存有争论。本书对农户的界定基于当前主流观点和农户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户籍特征,在户籍特征界定中,必须满足所有家庭成员均为农村户籍;二是居住地特征,即必须满足居住地在农村;三是从事的职业特征,即农户家庭成员中,必须至少一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有农地。凡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即是本书对农户对象的界定。这意味着,本书把户籍尚在农村却常年居住城镇,且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2.1.3.2 农户收入
农户收入指农户这个群体,在既定的调查区间内从事经济活动获得的全部收入和其他非经济活动获得的常态收入。农户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概念里的常态收入是指对大多数农户都可以获得的收入,如农业补贴或其他转移性收入等。
2.1.3.3 农户家庭收入变动
农户家庭收入变动,是指相对于前一个调查区间,收入结构和收入总额变化状况,以及农户间收入流动性态势。农户家庭收入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工资性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2.1.3.4 农户间收入差距
本书把农户间收入差距界定为衡量农户间收入不平衡的一种概念,指不同群体农户之间收入比较表现出的具体状况。结合当前对收入差距的研究,对农户间收入差距的衡量可以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不同群体人均收入的比率衡量;二是以结构相对系数衡量;三是以基尼系数衡量;四是以等分组法,考虑不同组别间的收入差距状况。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本书的实际,本书在研究中拟以第四种方法为主,兼用第三种方法,即主要采用分组法,辅以基尼系数衡量。具体来说,通过对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比较,分析农户中有外出务工者和农户中无外出务工者在各组中的比例状况,据此探讨流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状况,同时利用基尼系数衡量具体的收入差距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