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巧救赵氏知惨案

京都衙门。

那女子被架了上前,此刻正悲愤地望着二皇子:“民女赵氏,请皇上为民女、为寒山赵家七十八亡魂做主!”

“赵氏,你可知,你负犯跸之罪,当先处置你犯跸之罪后,方可审理你的案子。”堂上的京都府尹盯着堂下的女子,心中惶恐得很——温松斋端坐正堂,却是满脸的扫兴;温如风在一侧却盯着自己,如虎狼瞄准了猎物一般。

赵氏女眼神坚毅:“无论是何刑罚,民女愿意承担,惟愿皇上审理寒山赵氏冤案!”

而府衙外的百姓们聚集着,议论纷纷——寒山赵氏,是江南一带的商贾,为商诚信,素来好善乐施,为江南百姓夸赞不绝,是出了名的商贾人家。这样的人家,轻易怎会冤案发生?一时间百姓们议论纷纷。

“无论是何冤屈,犯跸之罪难免!若是今日轻饶,日后人人皆来犯跸,天家威严何在?”温如风身后的幕僚义愤填膺地说着,温如风即刻斥责:“父皇公正,自会处置,轮得到你多嘴?!父皇,儿臣未管教好手底下的人,请您饶恕。”

温松斋端坐着,只瞥了身边的宦官一眼,那总管便应和道:“老奴瞧着,其所言并非无理,犯跸之罪,必得重罚,才能叫百姓们瞧见什么是天家威严。”

京都府尹也是个善于察言观色之人:“赵氏,你的冤屈待惩处犯跸之罪,方可为你受审。来人,三十大板!”

“是!”

温如是府中。

“可要去瞧瞧?”温如是推着轮椅,自消息不断传来,他瞧着方襄梦手中的书合了又开,开了又合,思绪烦闷得很。

方襄梦放下了书:“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我只怕处理不当,对皇室声誉有损。”

“仅是如此吗?”

方襄梦转过身去,盯着温如是:“寒山赵氏乃是良善之辈,无端灭门,定有冤情。天下不平事多到管不来,到了眼前,总觉得非管不可。”

“那便去管管,”温如是揉了揉方襄梦的脑袋,“你无需顾虑太多,特别是顾虑我。”

方襄梦凝视着温如是的眸子,眼中皆是坦然与诚恳,她这会子才将书彻底盖上:“那可得快些去了。”

温如是见她心焦,便吩咐将马车快快备好。

仙乐楼内。

“赵氏冤屈未诉,反被犯跸之罪杖刑。”

卫苍晚听了这个消息,眼底闪过一丝怜悯,瞬间这分怜悯也荡然无存:“这不是挺好的?寒山赵氏的灭门,即便是今日赵氏说不出口,百姓既知晓了,自会去议论,届时如何说、怎么说,皆由百姓做主。到了那时候,说不出口的冤屈,只会让人更痛恨。”

“主子,三皇子那边有动静了。”

卫苍晚抬起了眼皮:“说。”

“三皇子与王妃出了门,似是直奔着京都府尹而去。”

“有意思,”卫苍晚起身,心生好奇,他拿起了一旁的人皮面具,“我倒是要瞧瞧,寒山赵氏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寒山赵氏咬牙不肯吭声,可她的呜咽声却如鸣钟一般响彻了百姓的内心。她握紧了拳头,指甲嵌入了长条板凳上,血迹沁入木板。

打了二十大板。

可那衙差不仅手上的功夫厉害,识人眼色的功夫更是厉害,不需府尹多言,他也知晓该如何打这三十板子。

板子扬起正要落下。

“住手!”方襄梦推着温如是焦急地走了进来。

温如是还佯装地咳嗽了几下。

“皇儿,你怎来此了?”温松斋担忧地望向了温如是,而这一幕落在了温如风眼中,格外刺眼。

“儿臣听闻有人犯跸,担心父皇安危,便即刻从府中赶来,父皇可安好?”温如是说得诚恳,那温松斋欣慰得很。

方襄梦一眼便瞧见了那瘦弱的赵氏女,她眼中露出心疼的神色,这样的神色被乔装的卫苍晚尽收眼底。

衙差见况,也即刻停下了手中的杖刑。

“三弟,今日风大,有我在父皇身边,自会处理好,你便安心在家休养,何苦跑这一趟?”温如风的神色只一瞬慌张,即刻又佯装出对温如是的担忧。

“多谢二哥挂怀,”温如是淡然回应后,恭敬地低声说道:“父皇,儿臣来的路上已经听闻,此女乃是寒山赵氏之女,虽是犯跸之罪,可寒山赵氏广结善缘,在江南一带做了不少善事,若赵氏冤屈当真,几十大板只怕打散了民心。”

“三弟,君无戏言,父皇已言明要她挨上三十大板……”

方襄梦怒目斥责温如风:“糊涂!眼下打了二十大板,赵氏女已然是遭受不住了,若是强行打完三十大板,冤屈若是只吞在她自己的肚子里便算了,可若是冤屈已然传了出去,还把人打死了,这才是对君威最大的威胁!”

皇帝一时望着这京都府衙外的人群,担忧的目光投射在那血淋淋的赵氏女子身上,他咬牙后,看着温如是和方襄梦坚定的目光,逐步动摇了起来,温如风还想再劝,可方襄梦抓住了皇帝的动摇。

“寒山赵氏,皇上感念赵氏一族在江南一带行恩布善,为江南一带的百姓造福,更念你勇气可嘉,不忍见你当真被打三十大板,你可诉说你的冤屈了。”

方襄梦说罢,赵氏女感激地抬头见方襄梦,虚弱地起身,跪伏于地上,似是用尽了力气:“皇上仁心,有此仁君,实乃天下之福。”

我绝不能死!

赵氏女何尝不知方襄梦此举是在救她,她眼下要做的,就是煽动民心为她求情。

衙外的百姓闻言,也附和地跪下:“仁君治国,乃我大晟之福!”

皇帝闻言,不免心中舒畅了许多,也没有对方襄梦先斩后奏之举责备,反而很是受用:“大晟以仁爱治国,朕罚你是为了天家威严,朕饶你则是不忍见百姓遭受苦难,赵氏,你可怨朕?”

“民女不怨!”赵氏女起身,从怀中拿出了状纸,双手奉上,“明君治国,赵氏之冤定能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