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探寻千秋文脉 解读首都文化密码

《文脉千秋铸京华——解码首都北京的文化自信样本》作为该栏目的开篇之作,由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王明浩提笔“挂帅”,分社分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辑涂铭及相关记者共同策划采写。

做大文章须先破题。首都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世界名城。北京所体现出的文化自信是什么?如何找准角度去“解码”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是我们面临的首要关键问题。

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思路,北京分社领导确定北京这篇稿件紧扣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来写。结合北京自身定位及特色,着墨于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创新性在这座城市中的体现。自此,稿件框架已定。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是风范的展示、风韵的表达、风貌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

“文脉”是整篇文章的题眼。古都北京文脉悠悠、绵延不绝,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华社社长傅华曾指出,文脉是城市的精神及其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是城市文化创造活动的源头活水。

按照这个思路,稿件以元代诗人杨载的诗歌切入,带领读者回到当年万宁桥畔人声鼎沸、行人往来如织的场景。正是元大都“前宫后市”的规划格局为今日北京的城市面貌奠定了基础——布局宏伟庄严、空间合理有序。从高空俯瞰,穿越故宫的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市的另一轴长安街,形成了一个“十”字。两条线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延展,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

近年来,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让中华文明“金名片”熠熠发光,也为生长于斯的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北京,既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名团带来的精彩演绎,还能感受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地为代表的创新赋能,更有“双奥之城”为世界呈现出的独特中国文化魅力。稿件运用大量事实、细节和数据,记录了城市文化的厚重和壮美,展现了因文化交融碰撞而迸发的“光彩”,让读者体会到大国首都的万千气象和文化自信。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建设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不断焕发活力与生机。稿件从北京系统挖掘保护利用“红色文化宝藏”、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推进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描绘出北京有力释放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创新创造活力,不断为文化发展赋能的生动景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仿佛是一次千秋文脉的探寻之旅,让我们更贴近地触摸这座千年古都的脉搏,更深刻地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北京的人文是一座永远挖不完的宝藏,从历史中观文化,于文化中品新韵,在新的起点上,不断书写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杨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