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经脉系统

李晓明和张琳等人紧张而有序的整理记载针灸在经脉与穴位治疗作用的历史文献和各类古籍资料分类汇总。在进入研究状态前,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中医理论中的经脉与穴位。

王教授百忙之中,抽空过来中医实验室给团队成员讲解经脉系统的基本概念。

“经脉系统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内部能量流动路径。它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但更注重于能量的流动和平衡。在中医学中它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大动脉”,不仅是一套复杂的生理结构,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

李晓明提出问题:“经脉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王教授微笑地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部分组成。它们的走向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种规律。

十二经脉:是经脉系统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十二个脏腑。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故称“奇经“。具体包括:督脉、任脉、冲脉三脉贯穿上半身;带脉环腰约束其他脉;阳维脉和阳跷脉从足走头,阴维脉和阴跷脉从足走胸。它们在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张琳好奇地问道:“十二经脉是怎样对应人体脏腑的呢?”

王教授浅浅地喝了口茶,回答:“十二经脉分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每个经脉都与特定的脏腑组织相连,通过经络的运行,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孙博士疑惑地问道:“奇经八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又是怎样调节十二经脉,从而影响脏腑的呢?”

王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因为它们的走向与人体的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多次和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可以调节全身阳经的经气,具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人体前正中线,多次和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可以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具有总任一身阴经的作用。”

李晓明的好奇心又被提起,问道:“那它们都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王教授笑呵呵地回答他的问题:“经脉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脉的流动,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它们有以下几点功能:

其一:运行气血。通过经脉的循环,气血得以在体内顺畅流动。

其二,沟通内外。它们连接着人体内部器官与外界环境,能够感知外界的变化,并通过调节气血的流动来适应环境。”

其三,联络脏腑。它们将各个脏腑组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调节系统。

其四,调节气血。经脉的运行,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

其五,传递信息。它们将外界的刺激和内部的病理变化传递到相关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

其六,调节免疫力。经脉的运行,调节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其七,调节内分泌。经脉的运行,调节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来平衡身体的内分泌。

经脉系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许多中医的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对经脉系统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比如针灸疗法,就是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来调整经脉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诊断中,经脉的异常往往被视为疾病的信号。通过对经脉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张琳非常好奇问:“针灸、推拿等方式是基于什么原理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呢?”

王教授又喝了口茶,娓娓道来:“第一,针灸。通过针刺在特定的穴位上,可以改变经络的通畅性,调节气血的流动,从而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恢复健康状态。

第二,艾灸。通过将产生的热量和草药成分作用于特定的穴位上,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第三,药物输送。中药治疗常常通过经络的运行,使药物到达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输送方式有:药物贴敷、外敷、注射、灌注等。

第四,推拿、按摩、刮痧、拔火罐。通过手法的施加,对特定的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和推动,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来确定,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团队几人听出了王教授的警告意味,纷纷不好意思起来。他们才开始研读和整理古籍,就想自己给自己做试验。

他们都想知道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同时也认为,只有亲身感受经脉与穴位的调节效果,才能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

于是让王教授用中医的诊断方式给他们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练手的安全穴位进行治疗示范,指导他们亲自动手针灸相关穴位,来体会经脉与穴位的存在与作用。

在王教授的示范和指点下,他们亲自摸骨摸脉定位找穴位,然后动手针灸,感受到传承千年的穴位作用于经脉的气体流动带来的神奇治疗效果,体验十足,触动也很大。

他们把体验后的感受记录下来,并在整理本次体验过程时,捕捉到一闪而过的灵感,给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