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理论源流

“系统”一词古已有之,但“系统”作为科学的概念是在1945年由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提出,只有不到80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被称为“一般系统论”阶段。之所以称为“一般”,是贝塔朗菲在生态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要发展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整体问题,它是关于整体和整体性探索的科学。在针对整体与个体关系的论述中,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换言之,不能割裂看待部分要素,而是要关注系统所包含的所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在研究工具上,一般系统论主要运用数学模型、微积分等工具进行研究。在研究扩展领域上,一般系统论所发展的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工程相结合,成为工程领域、信息领域广泛应用的理论。

第二个阶段被称为“现代系统论”阶段。在研究对象上,现代系统论重点阐述系统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系统论的核心问题。系统虽然要关注整体的统一属性,但是整体并不等同于系统本身,系统论应当考察系统内部要素的连接和其运行,通过层次、结构、功能等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考察系统的整体性。在适用性问题上,不同于一般系统论不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现代系统论认为,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本身就是系统的要素或是系统的整体。因而现代系统论不仅适用于研究自然界,还适用于研究包括人类思维的人类社会。社会系统不仅包含人类社会的个体,还包括阶层、阶级、民族等社会系统的研究层次。在发生机制上,一般系统论注重对系统的动态性考察,而现代系统论则更注重对系统发展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探讨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19(3):1-4.。系统整体的发展变化是要素、要素间结构、功能及要素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来说,当系统整体逐步发展变化并升级时,系统要素数量会不断增加,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也会相应扩展。相反,当系统整体的变化呈下降趋势时,系统要素数量会不断减少、质量会不断降低,系统构成的层次和结构也会逐渐消解,功能逐渐弱化。当这些变化到达临界值时,系统就会崩溃,此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常应用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自组织研究等。

(二)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1.系统的概念阐释

系统学应用的学科范围广泛,国内外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对其做过概念阐释。本书采用系统科学界广泛接受的定义,即“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梅多斯.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6-8.。这一定义包含多种内涵:一是系统的组成成分是要素;二是构成要素之间并非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促成系统某种功能的发挥;三是系统的构成要素间排列关系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这正如中国系统工程学派的科学家钱学森所言:“局部与全部的辩证统一,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与演变等,本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常理;而这就是‘系统’概念的精髓。”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4.

2.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运行

系统是有自组织性的,即可以自行运转。其自组织性是通过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来实现的。系统的结构指的是构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同类要素的集合被誉为子系统。系统的功能也被称为系统目标,即系统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的朝向,系统功能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其决定着系统的走向。系统的运行是通过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完成的,不光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连接也是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换完成的。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将系统分为开放型系统、非开放型系统。在非开放型系统中,外界与系统的能量交换较少,系统较为封闭,如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在开放型系统中,外界与系统的能量交换频繁,如在全球化的当下,物资、能量的交换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系统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

3.系统的特征

一是系统具有整体性。虽然系统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但是孤立的系统要素并不能发挥系统功能,而要通过彼此之间的连接协同发挥系统的功能。此外,系统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也并非要素“孤军奋战”,而是以统一整体的形式出现的。从这一方面来说,系统是整体性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二是系统具有关联性。在系统功能的指引下,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种子系统要素的变换,会牵动其他子系统要素发生改变。此外,系统要素间的关联有时会增强,有时会变弱,以保持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共同服务于系统整体功能的稳定性。

三是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系统离不开外界环境,即便封闭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系统会受到环境约束和限制,当外界环境改变时,系统会通过感知外部能量的输入而调整自身子系统的运行,以保持系统功能的相对稳定。如果系统无法通过自身能力适应外部环境,那么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威胁,直到完全不能应对,系统将会通过调整自身功能来保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三)系统理论是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的运行逻辑

1.城市社区“微治理”运行目标:系统需要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美好生活包括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整个链条的需求,社区是最贴近需求满足的生活空间,因而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空间承载,是人民“微参与”实现、“微需求”满足、“微心愿”达成的载体。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系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和国家对于社区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的要求,均通过各种形式传输至城市社区系统内部,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调整。当各要素之间原有运行关系不能满足系统外界环境的要求时,就需要启动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调整要素之间的关联、层次结构,以保持城市社区系统的稳定性。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这对城市社区“微治理”的要求是,将居民个体需要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供应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关注点,而不是以机械地执行行政指令的效率作为首要标准,这是城市社区系统面对外部环境要求的第一大变化。第二大变化在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要求建立多元治理主体的格局。鉴于尊重个体需求差异,原有系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和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差异化需要,应立足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方面既能够达成群众治理“微心愿”,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这些为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根本动力。简言之,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原有城市社区治理系统不足以应对矛盾的变化,需要通过调整系统内部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融入新的要素、裂变或淘汰原有要素,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2.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建构:系统要素需要彼此紧密连接

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求城市社区系统改变原有的要素关联形式和状态,借力信息化渠道,实现资源、政策、平台、工具的统一对接,这不仅要求城市社区每个子系统之间加强关联,还要求子系统之间形成紧密对接。在资源整合上,政府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孵化社会组织,此为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市场和社会力量是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的基本力量,通过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反馈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问题,促进治理体系的优化。在权力结构上,以往城市社区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和被动式的治理方式不利于汇聚居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城市社区“微治理”体系搭建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治理网络,能够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治理工具上,信息技术为各子系统彼此对话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上至国家层面的网络理政平台,下至社区层面各种微信工作群,既使得居民的“微需求”得以回应,又让居民的各种社会情绪得到疏解,进而完成城市社区“微治理”系统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