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摘山煮海
- 人在三国,开局盘点天下谋士
- 吾涟仰
- 2360字
- 2024-09-25 21:02:35
翌日,晨曦初现,天色刚蒙蒙亮时,卓膺便已经集结好了人手等待。
原本在他心中,觉得进山寻矿是十足的苦差事,不仅累人不说,哪怕辛苦勤恳在山中摸索数月,也未必能有任何成效,甚至因此觉得马良借着重修夏口城池进山寻矿纯属好大喜功,多此一举。
但经过昨天短短一日,他便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光是眼下已经寻到的这些煤铁矿藏,就足以称得上大功一件,也让卓膺更是期待起马良接下来的动作。
毕竟,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马良之所以要带人手进山寻矿,是为了能够更高的重建夏口。
“光是对原料便是如此高标准,真不知马中郎心中想要修建的夏口是何等雄伟!”
而这样的想法,远非卓膺一人独有,凡是参与此事的兵卒、吏员几乎都是抱着相似的想法,尽管他们无法像卓膺一般分润功劳,可马良实打实的金钱奖赏却是让他们心动不已。
当马良抵达破落的官邸时,望着所有人脸上昂扬的斗志,都是不免有些震惊。
“中郎,今日去寻何种矿藏?”卓膺面露期待,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今日先不着急进山,你先去寻些砖瓦匠来,少说要五十位,只说是每日工钱五十,砖钱另算。”
卓膺闻言不由一愣,不解道:“寻砖瓦匠何用?”
“按照此图,在昨日所寻矿藏附近搭建高炉。”马良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图纸,取了最上三张递到了卓膺手中。
“高炉?”
卓膺接了图纸,打眼扫过,顿时恍然“原是用于熔铁的石炉。”
但随即细看之下又更为困惑“中郎为何画了三份图纸,大小规制还都各不相同?”
自春秋战国开始,铁器便逐渐开始取代原本青铜器的地位,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在冶铁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北方豫州等地,更是有着三丈高大的锻铁石炉,卓膺乃是追随刘备多年的老人,南征北战多年,虽是咬文嚼字差了些,但见识却绝对远超常人。
“这高炉可远不止能熔金锻铁,自然是要分门别类专程搭建。”昨晚画图又忙到半夜,马良现在实在不想多费口舌解释,只是卖了个关子故作高深道,反正等建成投产之后对方自会明白。
卓膺闻言,也没再多问,只是立刻领了人手前去。
战事停缓,各地又重新恢复了人员往来,刘皇叔要重建夏口城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在加上城中同样历经战火破败不堪,正是百废待。附近诸县的砖瓦匠乃至力工都是闻讯赶来,相助刘皇叔的同时,也能为自家赚些糊口钱粮。
因此,没费多少功夫,卓膺便找齐了五十位砖瓦匠,以及他们一同带来的足足几牛车青砖。
却没想到,马良在看过之后,却是眉头紧皱,似乎不是很满意。
卓膺挠头不解,以为是自己搞砸了差事,但随即却听到马良自顾自说道:“少是少了少些,不过勉强够第一批投产用,就先这样吧。”
啊?
这还少?
卓膺顿时目瞪口呆。
虽然这些都是最寻常的素面青砖,但却依然是价格不菲,两三块的价格都快顶得上一个壮劳力一日的工钱,寻常百姓根本支用不起,这满满几牛车青砖别说是建几个炉子了,就是重建两座官邸都是绰绰有余。
可当进山之后真正亲眼目睹过马良的规划之后,卓膺却又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起了这个说法。
“来人,将这片谷地夯实,三种高炉分别搭建三十座!”
“再于此处垒土建上十间库房!”
“务必要快!”
而在让卓膺指挥这些雇来的砖瓦匠搭建高炉的时候,马良则是带着其他人手来到了三石煤矿之处,正式开始了挖矿。
也不喂什么鸡汤,马良直接把条件讲明。
“分队,愿意挖煤者一列,愿意运煤者一列。”
“挖煤每日得钱六十,运煤四十。”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不淡定了,他们本就是官府或是军队之人,本就领着一份薪酬,却没想到跟随马良做活还有额外的赏钱领,而且价格远超市面,如何让他们不激动。
仅仅片刻,挖煤一列便人满为患,反倒是更为轻松的运煤那列人数寥寥无几,使得马良不得不限制每列人数,并明确明日调转轮换之后,才总算是得以顺利开工。
矿工历来都是高危行业,除了体力上的劳累之外,更有尘肺、塌方等切实生命之危,使得酬劳历来都高于其他行业,尽管眼下尚且是露天开采,并无生命之危,但对身体的损伤却是难以避免,为了之后的长续发展,马良方才开出如此高的报酬。
不过,如今马良已是左将军从事中郎,更是刘备钦定的负责重建夏口的主官,这些支出也不必再自掏腰包,直接从府库之中拨取便是。
不过即便如此,等傍晚回到夏口结账之时,看着账面上支出的足足十三万钱,马良还是不忍感到了一丝肉痛。
若还是像以往一样自掏腰包,光是今日一天,便能直接掏空他的全部身家。
不过这种肉痛却也仅仅只持续了片刻,马良很快便想明白,刘备如今可是手握实权的一方诸侯,铸币的权力亦是握在手中,只要自己忙完了眼前这阵,找到大冶附近的铜矿,所谓铜钱也不过是耗费些人力而已。
……
吴郡,吴县。
鲁肃刚从夏口折返而回,得到消息的周瑜便立刻找了过来。
“子敬,此行如何,那关羽可曾应允合兵屯驻一事?”
鲁肃闻言,却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关羽甚至不曾给他开口的机会,就已经先将路堵死。
“子敬,如何?”得知此事,周瑜却也并不恼怒,反倒是有些沾沾自喜“我早说关羽为人高傲,若无外力要挟,绝不会让步。”
“为今之计,也只能依靠这些山越逼迫关羽这厮就范了。”
鲁肃自然清楚,周瑜所说具体为何。
世人皆知,刘玄德携十万民众渡江而来,即便收复了荆南四郡,但在粮草方面必然依旧紧缺。在这种形势之下,若有敌人劫掠烧毁粮草,则无异于雪上加霜,轻易便会陷入粮草不济的困境之中。
到时他刘玄德若不想民众哗变,尽失人心,便只能向江东低头!
此计周瑜思忖良久,甚至已经连动手之人都已经寻好,便是此前在江东地界招降的山越人。
即便此后暴露,也可以推脱为山贼越境,与江东无关。
只是此计虽密,但鲁肃却还是心有迟疑:
“公瑾,此计未免太过歹毒,万一暴露,两家岂不是连盟友都做不成,到时兵戈相向,岂不是鹬蚌相争,反被他人得利?”
周瑜却是不屑摆手:“如今关西风波渐起,曹贼无暇他顾,正是江东的天赐良机。而江东若是不得夏口,无望寸进半步,方才是作茧自缚!”
随后,眼看鲁肃还要争辩些什么,周瑜却是直接打断道:
“我意已决,子敬勿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