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必须先确定尼采的几个术语,尽管这样会提前运用我们将在后文中进行的分析工作。尼采哲学的严密性完全依赖于这一点。其哲学的系统精确性受到了错误的怀疑,无论这怀疑出于喜悦还是遗憾,它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尼采是用完全准确的新术语来表述完全准确的新概念的。
①尼采将力的系谱学因素称为权力意志。系谱学意味着区分和起源。权力意志是力的区分性因素,就是说,它是在被预设了关系的两种或多种力之间产生量差的因素。权力意志是力的起源性因素,就是说,它是确定这种关系中每种力的性质的因素。权力意志作为原则并不抑制偶然,相反它暗示偶然,因为没有偶然,权力就不是可塑的和易变的。偶然是把力带入关系,权力意志是为这种关系确立原则。权力意志必然添加到力中,但它只能添加到被偶然带入关系的力中。权力意志把偶然置于它的中心,因为只有权力意志能够肯定一切偶然。
②在力的关系中,力的量差和各自的性质都源于作为系谱学因素的权力意志。力是支配的还是服从的取决于它们的量差;力是能动的还是反动的则取决于它们的性质。权力意志既存在于能动和支配的力中,也存在于反动和服从的力中。既然量差在每种情况中都存在,那么想要衡量量差却又不解释现有的力的性质就毫无意义。力在本质上是有区分的,有定性的,它们以质的形式来体现量的差异。这就是诠释的问题:一个特定的现象或事件,先评估给予它意义的力的性质,再由之衡量现有的力的关系。我们不能忘记,在每一种情况中,诠释都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棘手的问题,在此“特别精细”的知觉,即化学中发现的那种知觉是必不可少的。
③力的性质的原则是权力意志。倘若我们问:“哪一个在诠释?”我们的回答是权力意志,是权力意志在诠释(《权力意志》,第1部分,204和第2部分,130)。然而,为了成为力的性质的这种源泉,权力意志本身必须具有性质,尤其是那种流动的,甚至比力的性质还要微妙的性质。“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权力意志那转瞬即逝的性质”(《权力意志》,第2部分,39)。权力意志这些与发生学或系谱学的因素直接相关的性质,这些具有流动性、原始性和繁衍性等性质的因素不能与力的性质混为一谈。因此,必须坚持尼采的术语:能动与反动指向力的本原性质,肯定和否定则指向权力意志的本原性质。肯定和否定、欣赏和贬抑是对权力意志的表述,正如能动和反动是对力的表述(正如反动力仍然是力,否定意志,即虚无主义,仍然是权力意志:“……一种消灭的意志,一种反生命的意志,它拒绝生命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但它的确是并且仍将是一种意志!”《论道德的谱系》,第3部分,28)。区分这两种性质具有最深刻的意义,我们总是在尼采哲学的核心找到这种区别。在能动与肯定、反动与否定之间,存在深刻的亲和性和共谋关系,但绝不能混为一谈。一旦确定它们的亲和性,将会带动整个哲学艺术。一方面,我们很清楚,每一种能动中含有肯定,每一种反动中也含有否定;但另一方面,能动与反动更像是手段,像是发挥肯定和否定作用的权力意志的手段或工具,正如反动力是虚无主义的工具。此外,能动和反动需要肯定和否定作为超越它们和实现其目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更深刻的是,肯定与否定之所以能超越能动与反动,是因为它们直接体现了生成本身的性质。肯定不是能动,而是能动的生成的力,是能动生成的化身;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反动,而是反动的生成。肯定和否定对于能动和反动而言既像是内在的又像是超验的;它们用力之网构造了生成之链。肯定把我们领入酒神的辉煌世界,即生成之在;否定却把我们猛然推入反动力浮现的令人忧虑不安的深渊。
④从以上种种理由,尼采推断权力意志不仅起着诠释的作用,而且起着评价的作用(《权力意志》,第2部分,29:“每一种意志意味着一种评价。”)。诠释是确定给予事物意义的力,而评价是确定给予事物价值的权力意志。我们不能再从价值获得自身价值的角度提炼价值,正如我们不能再从意义获得自身意义的角度提炼意义。权力意志是系谱学的因素,正是从它那里,意义获得自身的含义,价值获得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前一章的开篇时所讨论的就是这一概念,但那时尚未给它命名。意义背后的意义在于某一事物所表现的力的性质:这种力是能动的还是反动的,有什么差别?价值背后的价值在于相应事物所表现的权力意志的性质:这种权力意志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有什么差异?当诠释与评价的问题互相指涉和扩展时,哲学的艺术就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尼采称之为高贵、高等和主人的有时是能动力,有时是肯定的意志;他称之为低级、卑贱和奴隶的时而是反动力,时而是否定的意志。我们以后会明白他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术语。但是价值总归有系谱,它诱使我们相信、体会和思考的高贵或卑贱正依赖于这一系谱。只有系谱学家才能发现哪种卑贱会在这种价值中体现,哪种高贵又会在另一种价值中体现,因为只有他知道如何把握区分性因素——他是价值批判的大师。[1]无论是最高贵的还是最低贱的价值,如果不把它当作必须穿透的容器,当作必须打破的雕像,去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那么价值观也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像狄奥尼索斯的残肢断臂那样,只有高贵的雕像才能复原。谈论普遍的高贵价值——好像整个价值体系从来没有为了获得意义,确切地说,为了获得价值,充当过一切卑鄙、邪恶和奴役的避难所或表现形式——意味着那种思想太急于掩饰自身的卑微。尼采,这位价值哲学的始创者,倘若他能长寿一点,他将看到自己最具批判性的观点服务于甚至转化为最平庸、最低贱的完全意识形态化的守旧主义。铁锤敲击价值哲学的沉重声音变成了阿谀谄媚之音。抨击与进攻被怨恨所取代,后者是既定秩序吹毛求疵的守护者,是现行价值的看门狗。这是被奴隶占有的系谱学,是对性质和起源的遗忘。[2]
注释
[1]《论道德的谱系》序言,6:“我们要批判道德的价值,首先必须对道德价值本身的价值提出疑问。”
[2]越是丧失“评判=创造”这一原则,价值理论便会与其源头越远,尼采的灵感在波林(Polin)有关价值创造的研究中得到了复活。然而,在尼采看来,价值创造之间的联系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对价值的沉思,而只能成为对一切“现存”价值的根本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