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程三苏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船终于缓缓驶入了苏轼和苏辙的故乡——眉州。夏子榛随着苏轼苏辙一起下了船,瞬间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气息。

夏子榛被眼前的繁华景象震惊,内心激动,只听到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

“这就是北宋的眉山吗?”内心发出震震惊讶。

眉州作为一个重要商贸重镇,繁华程度超出了夏子榛的想象。城市街道两旁,各种商铺琳琅满目,货物琳琅满目,商贾云集,交易繁忙。

这里的商品来自各地,有南方的丝绸、北方的药材、景德镇的瓷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夏子榛跟着苏轼和苏辙穿行在人群中,感受到了这里的繁荣和活力。

他们路过一个菜市场,里面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还有各种小吃摊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驻足品尝。

在城市中心,有一座繁华的市集,这里是商人摆放摊位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商品摆放在摊位上,吸引了不少顾客。

夏子榛看到一些摊位上摆放着精美的书画作品,还有一些古玩玉器,他知道这些商品价值不菲,由此可见眉州的富庶程度。

眉州的商业繁荣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他们在市集上交流学术,切磋技艺。夏子榛看到了不少文人的面孔。

他们在这里谈论着诗词歌赋,交流着学术心得,展现出眉州的文化底蕴。

夏子榛、苏轼和苏辙三人沿着热闹的商业街一路走来,最终来到了苏轼的家中。他们站在门口,发现门口十分宽敞,气派非凡,彰显出大户人家的风范。

夏子榛抬头望去,只见门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苏氏府邸”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充满了艺术感。

门口两侧摆放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府邸的安宁。

夏子榛、苏轼和苏辙刚刚跨入府邸的大门,就看见苏轼的父亲,苏洵先生,正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卷书,沉浸在阅读之中。

苏洵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见到三人突然出现在眼前,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们怎么回来了?”苏洵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疑惑和喜悦交织的神情,“书院的学业如此繁重,怎有空暇回家?”

苏轼走上前,恭敬地向父亲行了一礼,然后笑着解释道:“父亲,我们是因为在新年比赛中获胜,书院王先生特许我们回家探亲,所以便匆匆回来了。”

苏洵听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和赞许。他知道王方是书院中颇有声望的先生,能够得到他的特许,说明孩子在书院中的表现一定非常出色。

“子榛兄弟,你也来了!”苏洵看到夏子榛眼前一亮,他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很好

两个儿子把他一起带回去,说明三人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内心也是颇感喜悦。

“原来如此,能够得到王先生的特许,必定是你们三人在比赛中表现突出。”

苏洵微笑着说,“为父感到非常骄傲。这次回家,正好可以休息调整,同时也带子榛兄弟好好游玩一番。”

夏子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自己可不是什么比赛胜利的,而是苏轼苏辙向老师王先生特地请求的。

不过也没多想什么,能够再次见到苏洵,夏子榛也是非常开心的。

夏子榛和苏辙也纷纷向苏洵行礼,表达对长辈的尊敬。苏洵热情地邀请夏子榛进屋,命仆人准备酒菜,庆祝三个孩子的归来。

苏洵在客厅中坐下,示意三位年轻人也一同落座。他的目光在苏轼、苏辙和夏子榛身上来回移动,和蔼地询问他们在书院的学习情况。

“你们在书院的学习如何?可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趣的事情?”苏洵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孩子们学业的关心。

苏轼作为兄长,回答道:“父亲,我们在书院的学习很是充实。先生们博学多才,对我们要求严格,但也很耐心。我和苏辙在诗词方面有所进益,子榛兄弟则在经史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夏子榛听到苏轼的夸赞,谦虚地笑了笑,接着说:“子瞻过誉了,我在书院中能够有所收获,全赖子瞻和子由两位仁兄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在课余之时,常一起探讨学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苏辙也补充道:“的确如此,父亲。子榛兄弟勤奋好学,我们在相互切磋中,都受益良多。而且,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也深深让我们值得学习”

苏洵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学问之道,不仅在于个人的勤奋,更在于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

孩子们能够相识相知,共同进步,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你们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苏洵说

“学问之路,漫长而艰辛,有良师益友相伴,方能行稳致远。你们要珍惜这样的友情,相互学习,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寒暄过后,苏轼看着夏子榛,眼中闪过一丝热情的光芒,微笑着提议道:

“子榛兄,你初次来到我家中,不如让我带你逛逛这座宅院”

夏子榛闻言,脸上露出了好奇和期待的表情,在得到父亲苏洵的同意后

苏轼领着夏子榛和苏辙,来到庭院中。他指着庭院中的一草一木,向夏子榛介绍道

“这个庭院是父亲亲自设计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寄托着父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轼家的庭院比夏子榛想象中的要宽敞得多,中式庭院的建筑风格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庭院中有亭台楼阁,假山瀑布,池塘荷叶,一片宜人的自然风光。苏轼带着夏子榛参观了整个庭院,夏子榛不禁感叹这里的美丽和宁静。

在书房里,苏轼向夏子榛展示了他的藏书,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古籍和书法作品。苏轼告诉夏子榛,他喜欢在这里读书,感受那份静谧和沉淀。

苏轼还带夏子榛来到了池塘边,池塘中的荷叶翠绿欲滴,几只鸳鸯在水中嬉戏。苏辙说,他喜欢在这里观赏荷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整个庭院充满了中式庭院的特点,布局严谨,山水相依,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缩小版的山水世界中。

夏子榛对苏轼的庭院感到震撼,他从未想过一位文人能有如此美丽的家园。他觉得这里不仅是苏轼苏辙的居所,更是一个文学和艺术的殿堂。

他们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后花园。园中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夏子榛的目光被一位中年女子吸引,她正坐在凉亭中,与一位仆人下着棋。女子的气质高雅,举止间流露出一种温婉和智慧。

苏轼轻轻走到身边,温柔地唤了一声:“母亲。”中年女子抬头,见到两位儿子和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你们怎么回来了,子瞻,子由”中年女子惊讶的问道。

“这便是苏轼和苏辙的母亲,程夫人吗?”夏子榛心中默念,他的目光被程夫人那温婉而优雅的气质所吸引。

程夫人——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出身名门,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深知礼仪。

18岁的时候嫁给苏洵为妻。出身官宦富裕之家的她嫁到苏家,并没有自恃身份,而是恭孝勤俭,深得苏家长辈喜欢。

“三苏”的诗文中多有程夫人的身影,有着众口皆赞的优秀品质,无论是琴棋书画、品德修养,还是相夫教子,都让人敬佩,值得尊重?

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能成为一代文豪,离不开程夫人的默默支持。

眼前,被称为,没有“一程”,何来“三苏”的程夫人就站在夏子榛眼前。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修养。

容貌端庄,眉眼间透着慈祥与智慧,乌黑的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显得干练而优雅。她的衣饰简洁大方,不追求华丽,却透露出一种高贵的气息。

苏轼轻轻地拉着夏子榛的手,将他引到程夫人面前,微笑着介绍道

“母亲,这位是夏子榛,我在书院中结识的好朋友。他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是我们兄弟的良师益友。”

程夫人抬起头,目光落在夏子榛的身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温和和好奇。

夏子榛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他知道面前这位女性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位智慧的女性。

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

程夫人无疑是一个典范,她的智慧和品格不仅深深地影响了苏轼和苏辙,也让他们家族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夏子榛恭恭敬敬地向程夫人行了一礼,他的动作优雅而得体,也显示出良好的修养。

缓缓说道“夫人,您好。在下夏子榛,能够结识苏轼和苏辙两位兄长,是我的荣幸。他们经常向我提起您的智慧和慈爱,今日得见,实乃子榛之幸。”

程夫人微微点头,笑容中带着一丝赞许。“夏公子不必多礼,听说你在书院中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我儿能成为夏公子之友,乃是我儿之幸”

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言语间流露出对夏子榛的欣赏。

夏子榛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他知道程夫人的话并非只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辜负程夫人的期待,也不辜负苏轼和苏辙的友谊。

夏子榛也感受到程夫人言谈举止充满修养,每一句话都恰到好处,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漠。

她对人平等相待,尊重每个人的存在,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感到舒适和尊重……

夏子榛在程夫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一种鼓励和期待,他微微颔首,表示对程夫人的敬意和感激。

程夫人微笑着转向苏轼和苏辙,目光中充满了母爱的温柔和骄傲。

她轻声说道:“你们能结识夏公子这样才华横溢的朋友,我心中也十分欣慰。夏公子,你能在书院中结识到我儿苏轼和苏辙,也是一种缘分。希望你和他们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夏子榛心中暖流涌动,他深知程夫人的期望和鼓励。

随后,程夫人邀请夏子榛一同参观花园,夏子榛欣然答应。他们一同走过花园中的小径,沿途的花草树木都显得生机勃勃,花香四溢。

程夫人一边走一边向夏子榛介绍花园中的各种植物,她的知识渊博,对花草树木的了解令人惊叹。夏子榛听得津津有味,对程夫人的学识和品味深感敬佩。

在花园的一角,有一片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程夫人指着湖中的荷花对夏子榛说

“荷花是一种高洁的植物,它能在污泥中生长,却依然保持清洁高雅。我希望你们三人能像荷花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和高尚。”

夏子榛深以为然,参观完花园后,程夫人邀请夏子榛一同品尝家中的茶点。他们坐在凉亭中,品尝着精美的点心,品尝着清香的茶水,畅谈着文学和艺术。

夜幕降临,庭院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程夫人决定亲自出门买鱼,为夏子榛和她的儿子们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她身穿一袭素雅的衣裳,头戴轻纱,步履轻盈地走出庭院。

市场上的摊贩们见到程夫人,都亲切地打招呼,他们对这位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夫人充满了敬意。

程夫人在鱼摊前停下,挑选了几条新鲜的鱼,与摊贩交谈几句,便带着鱼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中,程夫人系上围裙,开始在厨房中忙碌起来。她手法熟练地处理鱼,清洗干净后,便开始烹饪。

厨房中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夏子榛和苏轼、苏辙在庭院中喝茶,闻到香味,都不禁咽了咽口水。

晚餐时分,程夫人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端上桌。清蒸鱼、红烧鱼、鱼汤……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夏子榛看着这一桌丰盛的晚餐,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意

苏轼笑着对夏子榛说:“母亲的手艺可是出了名的好,今天你可有口福了。”夏子榛点头赞同,他从未想过一位出身名门的夫人竟然能亲自下厨,而且手艺如此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