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赤贫

春回大地,冰雪消溶万物复苏,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李家村村边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已经解冻,只在河的岸边还有些许未来得及融化的薄薄的冰块,十几米宽的河面清亮的河水欢快的流淌着。枯黄的野草已渐渐泛绿,经过了冬天严寒洗礼的树木在努力的抽出嫩绿的枝芽,不时有几只鸟儿在树枝间追逐嬉戏,不远处的山林偶尔有野鸡升腾而起,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勃勃生机。

而在河边的一棵老树下倚靠着一个穿着破布麻衣的七八岁男孩,小男孩骨瘦如柴面目还算清秀只是明显的营养不良。此时小男孩无神的眼中透露着迷茫,嘴里呢喃着“我这是穿越了?”

李墨,21世纪某国企职员,工作轻松自在,福利待遇优厚。闲来无事和几个同事撸串喝酒喝多了结果醒来后居然离奇的穿越到小男孩身上。

小男孩也叫李墨,家住蓝田县李家村,家里的存粮昨天就吃完了,今天早晨起来后饿着肚子就出来挖野菜,哪知道一直到中午了也没找到几颗,又累又饿之下竟然晕了过去,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李墨占了这具身体。

此时的李墨心中满是悲愤,在21世纪有吃有喝生活的好好的居然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你给我穿越到王公贵族家里啊!再不济也要穿越到商贾富户家里也行!可是居然穿越到连饭都吃不上的贫苦人家。

作为21世纪过来的人哪里体会过挨饿的滋味。现在李墨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胃里火烧火燎的难受,个中滋味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形容的,感觉不管看到什么都想吃上一口,太难受太难熬了!

“哥哥”

“哥哥”

欲哭无泪的李墨听到了由远及近的呼喊声。抬眼望去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在坑洼不平的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迎面而来。小女孩的衣服同样的破烂不堪,由于缺乏营养本该粉嫩的小脸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有些枯黄的头发扎着一个小辫晃来晃去。不过一看就是小美人胚子,只不过是太瘦弱了一些。

“李莲”

李墨的妹妹,李墨继承了原主的血脉和记忆,看到李莲后没来由的一阵亲切。沉吟间小丫头已经来到了近前。

“哥哥,母亲喊你回去吃饭”小丫头来到李墨面前雀跃的说到。对于每天都饿着肚子的李莲来说,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吃饭?”李墨疑惑的道,家中前几日就已经粮不多了,只能维持每天吃一顿饭,昨日更是彻底断粮连每日一顿都没有了,这才导致李墨今日饿的不行了出来挖野菜,又饿又累之下晕了过去。家中哪里来的粮食?

“爹爹从大伯家借了半斗高粱米”李莲开心的道。在汉朝,一斗米约4斤;唐朝,一斗米约6斤;宋朝,一斗米约12斤;明朝,一斗米约18斤;到了现代,一斗米12.5斤。所以李莲说的半斗大约就是三斤的样子。

李墨一听也来了精神,毕竟总算有口吃的了。

“回家吃饭”李墨说着就抱起了瘦弱的李莲,小丫头身体轻的好像没什么斤两,让人心疼不已,李墨鼻子不由得一酸,心中暗到“既然我来了一定会让这个家过上好日子的,再也不会为吃喝发愁了”

“哥哥,你挖到野菜了吗”被抱起的李莲开心的问道。

“呃”李墨看到边上的三五颗野菜不由得一阵尴尬!“现在野菜还少只寻到了这些”说着捡起地上的野菜交给李莲。

“哥哥好厉害!莲儿在来的路上一颗野菜也没看到呢”李莲笑着把递过来的野菜拿在手中说到。

这就厉害了?李墨抬手扶额不由苦笑,抬眼看到喘喘而流的小河登时眼睛一亮,“莲儿,吃完饭哥哥编地笼给你捕鱼吃怎么样?”

“好啊!好啊!那咱们赶紧回家吃饭吧,吃完饭莲儿也要帮着编地笼”听到可能有鱼吃李莲好看的大眼睛都弯了起来!

李墨抱着莲儿走在回家的路上,对于见识惯了现代都市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现在的黄土路既窄且高低不平,脚起脚落间带起轻微的尘土,回头望去黄土路上一串脚印!

李家村坐落于长安东南方向,距离大唐的都城仅有30多里,村子不大有几十户人家,村民以李姓居多故名李家村。

进入村子入的眼中的房屋大多残破,连街道也显得荒凉,整个地方都散发着一股衰败的气息。不消说青砖红瓦的房子,就连土坯房都没有几家,更多的是黄泥和柴草混合在一起垒起的茅草屋。可见古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之艰难。

李墨家就是这众多茅草屋中的一户,房子有三间,莲儿跟着父母一间,李墨一间,还有一间用来烧火做饭吃饭,院子用篱笆给围了起来。

“爹,娘我们回来了”进的院子莲儿从李墨怀中下来冲屋中喊到。

“回来了啊?”首先从屋中出来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的衣服破碎而陈旧,让人无法看清原来的颜色。破破烂烂,几乎不能遮体。穿着露出脚趾的鞋子,踩在满是尘土的地上。他的身影瘦弱而带点轻微的驼背,脸上写满了沧桑。正是李墨的父亲李正。

“嗯”李墨很自然的答应了一声,顺手把挖到的几颗野菜递给了李正。随口说到“现在时候还早,野菜很多都没长出来”

“饿坏了吧,进屋吃饭”李正怜爱的说到,看着眼前一双瘦弱的儿女李正心里很自责。

“不饿”李墨感觉到了李正的情绪急忙安慰着说道。说话间来到屋里。

李墨的母亲李玉香同样的衣衫褴褛,才到中年岁月就已经在脸上留下了痕迹,眼神中有无尽的愁苦,但是在看到李墨和李莲后眼中又有了光,或许这就是她的希望所在。

“用高粱米刚刚熬好的粥,一会你俩多吃点”李玉香希冀的对着李墨和李莲说到。

“娘亲也要多吃点”莲儿乖巧的对李玉香说到。

“好好好”李玉香高兴的抱起莲儿在她脸上亲了两下,惹的莲儿咯咯的笑了起来,使得屋里压抑的气氛也轻快了许多。

“正好墨儿挖了几颗野菜,洗洗切碎了放粥里一起煮会”李正也笑着说到。

“好,那你们就再等会,一会就好”李玉香拿起野菜去收拾。

李墨端起了木碗,对,就是木碗,瓷碗对于李墨家来说太奢侈,有木碗用就不错了。看着碗里掺杂着野菜的粥喉头耸动了两下,也不管好吃不好吃端起木碗就往嘴里倒。李墨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粗糙无味的饭,但是偏偏又吃的很快,正是狼吞虎咽也没味啊!吃下去后胃里舒服多了,不在火烧火燎的难受。只是那种饥饿感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强烈了,距离吃饱还远远不够,感觉就是一头牛也能吃得下。

李墨和莲儿每人满满一碗,李父李母则只吃了半碗,这就是全天的伙食了,为人父母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一点,李墨也没有去谦让,因为他知道自己多吃点李父李母就会很开心。

“爹,下午没事我想编几个地笼,完了看能不能捕几条鱼上来,能成最好,不能成至多浪费点时间,也不叫啥”李墨放下木碗说到。

“墨儿,你会编地笼吗?咱们村没听说谁会这个呀”没等李正说话李玉香对李墨问道。

“我自己捉摸的,应该不难编,我下午想试试”李墨解释到。

“行,左右下午我也没事,我给你打下手”李正沉吟到。

“我们的墨儿长大了”李玉香欣慰的说道。

“我也帮哥哥”莲儿一边用舌头舔着嘴角一边兴奋的说道。

“好,到时哥哥保准给莲儿抓一条大鱼”李墨信誓旦旦的说到。

“好呀,好呀”听到这话莲儿的目光登时亮了起来!

李家村依山傍水竹子还是挺多的,正好家里有竹子省的李墨再去砍了。李墨用菜刀把竹子劈成竹条,这把菜刀是家里唯一的铁质制品了,现在是大唐贞观初年,在去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禅让皇位给李世民,李世民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改年号为贞观。乱世平定不久,各种生产物资都极其匮乏。

地笼有好多种,李墨选择用竹条手工编织成梭状地笼。其中一头是酒瓶似的开口,以青草作为封口,为的是方便把里面的鱼给倒出来的。另一头则是密封的,防止小鱼逃脱。

不过,在地笼的肚子下面,有一个吸引鱼进入的口子,口子设计的很精妙,是往里面编织的。这样鱼儿只要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不知不觉间半天时间过去了,由最开始的生疏慢慢的熟练,李墨父子俩已经编好了四个。

“有这几个就差不多了,先试试效果怎么样”李墨站起身来说道,“趁着天色还早现在就去河边把地笼放好”李墨一脸期待。

“也好”父亲李正自然也想早一点看看效果,顿时同意。

小丫头莲儿也蹦蹦跳跳的跟着来到河边,想到明天可能有鱼吃小丫头比谁都兴奋和期待。

地笼是一种利用鱼类习性进行捕捞的工具,其原理是将鱼引入地笼内,并通过调节地笼口的大小来控制鱼类进入和离开。因此,地笼本身并不需要放置鱼饵。

李墨把地笼放好,明天能不能吃饱就在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