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节里主要讲唐僧师徒路过观音禅院时,悟空因在人前显摆丢了佛祖传的锦襕袈裟,同时一把火烧了观音禅院的故事。事情简单,同时也考量的是人性。我在这里给孩子讲学《西游记》时,是这么给孩子说的。观音禅院是观音菩萨修行的行院之一,也是七佛之师讲经说法的重要场所。从理论认识上讲,这应该是一个佛光普照邪魔无处藏身的地方,可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却有一位贪得无厌主持和三个与之相伴的妖怪,难道法力无边七佛之师不知道他的禅院里的这些事情么,我们要细细阅读这篇故事,要深入看看这里面到底讲了什么。
首先登场的禅院主持,一名100多岁的老和尚,我们常听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人们活动七十岁都了不起了,老院主活了100多岁绝对是有原因了。唐僧作为寺院长大的僧人,自然非常懂得人情世故,与老院主交谈尽显圆滑,也多是溜须拍马之言。在院主向唐僧师徒展示自己所藏时的骄傲,也是将一座禅院的自豪值给拉满了,几千件袈裟就想把大唐的高僧给比下去,这毕竟老院长活了一百多岁,不是凡人可比,那位僧人能够活着收集上千件袈裟,这也确实是老院长值得骄傲的地方。这里唐僧确实表现出不愿比较的想法,但架不住猴子喜欢卖弄的性子,直接将仙娥织就的锦澜袈裟甩了出来,在比宝贝的环节却实获胜了,但也给老院长激起了占为已有的想法,再获知此宝贝是观音所赐就更有留在能观音院的心思。老院主也向唐僧说明了自己的心愿,收集到千件袈裟以修得正果,但看到唐长老带来的袈裟后,方知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上国之宝。自己苦守观音禅院100多年,仍未修成正果,也是心愿未了,功德未成。眼见菩萨把取经重任交于唐朝长老,宝贝袈裟也赐于了取经人,心中虽有不甘,也无能为力,不过他也想借助取经人过观音院的机会,争取自己修得正果的机会,虽不明说但巧借夜观袈裟的机会,完成自己的收集袈裟心愿,修成自己要修的成果。
其次登场的是黑熊怪,悟空笑说这黑熊怪是挖煤烧炭的,黑的没边了。这黑熊怪在观音院旁边修炼多年,已然初步掌握长生之术,不仅仅自己保持修炼,还给观音禅院院主带来长生共存,这就是老院主活到100多岁的秘密。人们常说:“一虎二熊三野猪”,熊的战斗力是让人恐怖的,长年打猎的猎人遇到熊也要千般小心,这黑熊怪修炼那么多年自然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从原著中我们看到这黑熊怪虽然修炼成精,这怪与院主多有来往,院内僧人已然尽知,原著提到这怪与院主经常论道,多次出入从不伤院内僧人,也没有伤周边百姓,看到这怪确没有伤人的劣迹,足可见这黑熊怪深知道观音菩萨的实力,与之为邻却安守本分,自我修行,不伤人越货,以求正果。事实证明,所等非虚。这黑熊怪趁观音院起火,盗走锦襕袈裟,还煞有其事的办其佛衣圣会,这不是明显告诉周边人、神、妖、魔自己是奔着观音去的么。我们从原著中看到,悟空与之交手多次,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是跑到紫竹林请了观音菩萨来降除黑熊怪,甚至菩萨来了,也没有直接与黑熊怪交手,还要运用变化,还要用上禁箍,方才收得黑熊怪做后山守山大将。受到菩萨招聘,黑熊怪才将袈裟送出,在后来悟空从再找菩萨时,黑熊怪迎接大圣的交谈中,对菩萨的招聘非常满意,同时也对悟空的引荐也非常感激。这黑熊怪守住了修炼的本质,做到了不伤人的底线,同时做到与大神为领,巧借取经团队,让自己修成正果。
最后出场的是观音,作为七佛之师,在这次观音院事件中,被悟空烧了禅院,收了守山大将,协助取经团队收回了锦襕袈裟。作为西天大神有实力阻止这事事件发生,可是为什么菩萨没有做呢?在给孩子讲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首先这个禅院院主修行虽有功德但不足成正果,又不守院规与妖怪为伍,偏离了修行的初心,不能给其神位。但其又苦守观音院100多年,菩萨又是普渡众生的心肠,自然不会自己下手处置,有损形象,只能借助悟空之手,只是没有想到毛猴子没有轻重,将整个禅院烧了个底朝天,所以在这件事上菩萨是算到又没有算全,等于事情让悟空去做又没有做完美,这点猴子是认识到的。其次是与邻不善的问题,黑熊怪得道修炼恐于菩萨有关,毕竟只有闻道才可遵道,方能成道,这观音院中一定会有成仙的道法,不然这黑熊怪不会一直找老院主论道,这怪就是在论道中提升修行。神通广大的观音菩萨不会算不到这怪到经历,所以在收服黑熊怪时,菩萨也算到黑熊怪的法力,抓住不能其识别真假的弱点,运用变化之术将之降服。最后是禁箍运用的事,如来给菩萨金、禁、紧三件箍子,给悟空紧箍,给了黑熊精禁箍。如来曾说这三个箍子是给三个能力强大妖怪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即是三个能力强大妖怪,那么其实力应该不相上下,换句话说就是与悟空一样的神通的妖怪才能配戴上,菩萨给这黑熊精戴上说明了这怪的实力强大与悟空不相上下。从这怪与悟空的交手来看,双方打个平手,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这怪跟随菩萨做了守山大将也算是得了正果,也算是菩萨开恩。
通过对本章节的阅读,我们从中总结出一些细节,给我们更多思考,在孩子学习成长中有一些帮助。唐僧对人性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大孙行者自大的失误,观音菩萨普渡众生坚持。孩子们要通过阅读正确看待唐僧这个角色,从唐僧的言语中看到其内心的强大,不能只把眼光和思路都放到猴子身上。我们从观音院事件中看出是对取经团队谦虚的考验,没有猴子的张扬,也不会招来祸事,所以宝贝不能轻易示人,还是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仅仅是做事如此,做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