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智慧故事(全三册)
- 姜鹏
- 2181字
- 2024-04-01 18:43:03
第一讲
三家灭智伯
品德比才能更重要
“三家灭智伯”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年的晋国。当时诸侯争霸,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但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又掌握在四大家族手中。其中实力最强大的是智氏家族,其次是赵氏、魏氏、韩氏三个家族。智伯,就是智氏家族的宗主,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智伯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不仅是一个作战技巧娴熟的武士,还是一个多才多艺、口才极好的人,做起事情来也非常有决断力和行动力。若能具备这些才能中的一两项,就很了不起了,智伯居然同时具备这么多项!但别忘了,这个故事叫“三家灭智伯”,也就是这么能干的智伯,最后居然被灭了,灭他的正是赵氏、魏氏、韩氏三个家族。怎么会这样呢?原来智伯这个人虽然有那么多才能,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资治通鉴》在介绍他的时候,说他“甚不仁”,也就是非常不厚道,没有仁爱之心。同样是有才能的人,有些人谦虚低调,不因为自己有才就轻易地看不起别人,更不会动不动就欺负别人,这就是德才兼备的一类人。还有些人呢,仗着自己的才能,待人傲慢,处处自以为是,甚至仗着实力欺凌别人,这种人就是有才无德的一类。智伯就属于后一类人。
有一次,傲慢的智伯和两个家族的宗主魏桓子、韩康子一起喝酒。喝着喝着,智伯就开始羞辱韩康子和他的家臣。韩康子及其家臣很没面子,但又不敢公开发作,他们担心闹起事来打不过智伯,只能灰溜溜地走了。智伯欺负别人几次以后,看别人不敢反抗,就更加自尊自大了。后来甚至发展到向其他家族勒索土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土地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智伯先是向魏、韩两家索地。魏桓子和韩康子都是城府比较深的人,乖乖地把地给了智伯。这是因为,一来他们不愿意和智伯发生正面冲突;二来也想留一个坐山观虎斗的机会,希望别的家族不满智伯的贪婪,跟智伯打起来,那么自己就可以渔翁得利了;再者,他们也打算联合被欺负的家族共同对付智伯。果然,当智伯勒索到赵氏家族的时候,出事了。赵氏家族的宗主赵襄子,是一个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觉得智伯太蛮横无礼了,哪有这样肆意勒索别人的?盛怒之下断然拒绝了智伯的要求。
对于赵襄子的这个行为,智伯很生气,心想:“别人都不敢拒绝我,你居然敢拒绝我!”不讲理的人都是这样的,从来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不对,只要别人一不顺他的意,他就认为是别人的错。智伯不开心了怎么办呢?他就率领军队去攻打赵襄子,而且他还联合了魏桓子、韩康子的家族。赵襄子一开始遭到智、魏、韩三大家族的合攻,节节败退。后来赵襄子派人去找魏桓子和韩康子,对他们说:“你们难道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人的嘴唇和牙齿是紧连着的,因为有了嘴唇的遮挡,牙齿才能免于遭受风寒以及其他外来事物的侵害。如果嘴唇不存在了,风一吹,牙齿就感到寒冷了。”赵襄子的意思就是:韩、赵、魏三家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相互依存,同命相连。智伯今天能消灭赵氏,明天也能消灭韩氏和魏氏。如果赵氏不存在了,到时候谁来帮助韩氏和魏氏抵抗智伯呢?其实魏桓子和韩康子何尝不明白。听赵襄子的使者这么一说,魏桓子和韩康子当即表示:“我们三家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蛮横的智伯。”于是三家约定了时间,打算共同起事,一起推翻智伯。
到了约定的那天,赵襄子决堤用水淹了智伯的军队,并率领军队从城里冲杀出来,正面对智伯的军队发动进攻。而魏桓子、韩康子则从两翼发动进攻,协助赵襄子打败了智伯。最终,不仅智伯在混战中被杀,智氏家族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从此退出了权力舞台。
以史为鉴
司马光评论这个故事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智伯的灭亡,就是因为他太有才能,却忽略了品德。因为有才能,所以他可以去做想做的事,而且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但他没有品德,没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基本底线,因此他做的是那些不该做的事情。
司马光又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有品德的人,再加之有才能,那么才能就是一种资本,能帮助这个人把事做得更好,这叫“才者,德之资也”。人的才能,必须由品德来驾驭,才可以确保这些才能是被用在正确的用途上。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品德,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一个有才能无品德的人,靠着才能去干坏事,也能比一般人干坏事更具有破坏力!就像智伯这样。所以,离开了品德的才能,未必是好的。
思考与辨析
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人无完人”应该从才能的角度去理解。当然不能要求一个人具备所有才能,比如不能要求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是长跑健将。但“人无完人”不能扩展到品德领域,人缺什么都不能缺德。品德有缺失,就很难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我们与人相处,必须遵守一些共同准则。品德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的基本准则。拥有品德,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涵养,也是为了能让其他人更好地接受我们。像智伯这样,只注重才能,不注重品德,无论实力多强,最终都难免失败,因为大家都不能接受他的无德。
通鉴小文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