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了结因果

贾琮觉得,就他做过的事情,如果那些大宗门真的参与进去了,就不可能放过他,原因很简单,贾琮的存在,威胁太大了。毕竟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公开的,不然他们也就失去了在修行界的大义,毕竟在灵魂上种控制符文这种事,无论怎么看,都不是正道所为。

是以如果他们真的参与了,那么贾琮就是必须被清除的存在,一旦他进入大荒,有很大的可能,被直接控制住,当然也有可能想办法直接干掉。是以贾琮必须走正规途径,进入大荒看看,只有这样,贾琮才能知道,接下来他要用什么态度对待各大宗门。

只是对于贾琮的想法,众人都感觉有点不靠谱,是以元春问道:“分身不会被看穿吗?还有,会不会暴露我们贾家,你都说了,那些人的修为很高,我们应该对抗不了吧。”

贾琮解释道:“我的分身有点特殊,想要看穿可不容易,当然了,长时间的观察还是有可能被发现的,毕竟我的分身不能自行提升修为,其他的和真人无异。”

“至于暴露问题,应该不会,贾家只是凡俗世家,太弱小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是不会看上贾家一眼的。不然你们以为贾家现在还能安稳?我可是解开了你们灵魂上的控制符文,如果那些人真的在意贾家,早就应该发现你们的问题了。”

贾琮的分身神通,原本招出来的分身,耗尽法力就会消失,但现在由于有世界树提供能量,分身的法力是能够恢复的。这样的情况下,贾琮的分身就有了长期存在的能力,只是分身终究只是分身,虽然能做很多事情,但却不能自行修行。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长时间不更换的话,就会出现修为一直原地踏步的情况。如果有人一直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破绽,但贾琮感觉,他们应该不会等到那个时候。是的,如果那些人没有问题,是不可能搭理贾琮的,毕竟贾琮连个金丹都不是。

如果那些人真的有问题,那么贾琮进入大荒的第一时间,就有可能被直接抓走,毕竟只有让贾琮受到控制,才有可能让贾琮的影响降到最低。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猜测,还需要印证一番才知道结果如何,这也是贾琮想要派人去大荒的原因所在。

至于贾家,就是贾琮都没放在眼中,那些背后的势力,又怎么会多看一眼呢?也就贾宝玉,估计他们会重视一些吧,但现在,贾琮也用掩日神通,将贾宝玉的异常给遮掩了,想来短时间内,应该没有人会注意到贾家。

毕竟自从梦游太虚幻境之后,贾宝玉着实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几年应该是没有人会在意贾家的。而等这几年过去之后,贾琮可就有反抗的能力了,毕竟只要贾琮在地球上,也布置上周天星斗大阵,谁再想在地球上放肆,那就要看贾琮答不答应了,是以贾琮还是有些底气的。

而姑娘们看到贾琮笃定的样子,也放下心来,就继续去游玩了,至于贾琮,倒是不能在这里继续浪费时间了,他的事情还有很多。是以贾琮直接告辞尤氏回大观园了,接着直接使用空间之门,去了别院,将炼制阵基的事情,布置了下去。

接着来到坊市,安排驻扎坊市的分身,联系真武宗,办理去往大荒的事宜,当年真武宗可是承诺,免除贾琮去往大荒的过路费的。当然了这件事办起来也容易,不过是送了几万灵币的礼物,所有的手续就都办好了,过年之后,就可以跟着真武宗去往大荒的人员,直接传送到大荒的纯阳宗。

办好了这件事之后,贾琮算是空闲了下来,接下来,他就要将最后的因果给了结一番了。是的,贾琮身上,还有一桩大因果没有了,那就是贾琮的母亲,那个生了贾琮之后,就去世的人。

对于她,贾琮知道的很少,就是小梅都不知道她是谁,哪怕是贾琮的奶嬷嬷,那也是贾琮出生后算找的。至于贾琮母亲原来的丫鬟,在贾琮母亲死后,也直接配人了,没办法,府里觉得晦气。

也就是说,知道贾琮母亲情况的人,真的很少,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愿意提起。不过知道的人虽然少,但贾琮却能轻易找到她,原因很简单,贾琮和她有大因果,又有血缘关系,所以他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她的坟墓。

只见贾琮直接拔下自己的一根头发,然后以这根头发为引,施展血脉寻踪术,很快就有几个若有若无的联系被贾琮感应到了。排除现在正在贾家的,很快贾琮就锁定了比较远的那个位置,找到了位置,贾琮直接使用空间之门,接着就到了有感应的那个地方。

到地方之后,贾琮用精神力量探查了一下周围,贾琮立即就知道他现在在哪了,这里不是别的地方,不远处正是贾府的家庙铁槛寺。而贾琮所在的位置,就是距离铁槛寺几里外的山坡上,而贾琮的眼前,就是一个很小的坟头,连个墓碑都没有的坟头。

是的,这里就是贾琮生母的坟头了,看着周围胡乱分布的坟头,贾琮基本可以肯定,这里和乱葬岗也差不多了,估计府里的姨娘,去世之后,都葬在了这里。毕竟贾府的真正主子,死后都是要葬入祖坟的,而贾家的祖坟在金陵,那些姨娘哪有入祖坟的殊荣?

想到这里,贾琮不禁叹气,不过现在找到坟墓了,贾琮就可以通过这里的遗骸,找到她母亲的转世之身。是的,贾琮可以肯定,他母亲肯定已经转世了,原因很简单,在太虚幻境,贾琮的生母并不重要,在她死后,她的灵魂应该会被尽快安排转生。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给太虚幻境凝聚权柄,所以,现在贾琮的生母,应该比他小不了多少。是以贾琮直接挥手控制坟前的泥土,化成祭坛,然后摆上贡品,接着开始祭祀。

贾琮的祭祀和普通人可不同,首先他有修为,所以当他完成祭祀仪式的时候,是能将一些特殊的东西,送到被祭祀者那里的,比如气运、功德等。当然,贾琮还有一层城隍的身份在,如果他动用城隍的身份,祭祀的时候,他和被祭祀者,甚至都能产生直接的联系。

是以只见贾琮拿出城隍大印,接着一身城隍官服出现在贾琮身上,接着只见贾琮点燃祭坛上的蜡烛,然后拿出三根香点燃。接着一边行礼,一边还念念有词,待拜了三拜,将香插入香炉之后,贾琮开始调动自己的功德来。

贾琮自从到了这个世界,可是办了不少大事的,功德怎么可能会少,特别是在大荒,布置周天星斗大阵之后,那功德来的就更多了。毕竟,贾琮布置的周天星斗大阵,不仅可以接引星光,壮大此界的灵气,还能聚集煞气,要知道煞气在大荒可是绝对有害的东西,贾琮的功德怎么可能会少?

是以为了加强与他母亲神魂的联系,贾琮直接调动了身上一成的功德,投入到那三炷香中,随着功德注入,那三炷香燃烧产生的青烟,直接在贾琮头顶三尺的地方消失不见。贾琮知道,他投入的功德,直接通过冥冥之中的联系,送到他生母的神魂所在地了。

而他的这个举动,也让他与生母的灵魂,联系紧密起来,是以接着贾琮直接借着这股联系,开始使用星术测算起来。很快贾琮就找到了他生母的转世之人,与她也有了冥冥中的联系,接着贾琮直接伸手打开一个空间门,接着他就出现在了一个破败的小院前。

只见那个小院以及院里的房屋,全部都是由土坯建成,房顶甚至都没有放上瓦片。只是用木头和树枝作为支撑,然后铺上一层秸秆,再用泥糊上一层,接着再放上一层秸秆,以期减少雨水对下层泥土的冲刷。

看着这个破败的小院,贾琮叹了口气,这个家庭,显然是非常贫苦的,特别是在这个大雪封门的时刻,更是如此了。叹了口气,贾琮收了身上的城隍官服,接着身上的衣服就是一阵变换,成了一身道袍。接着贾琮走到院门口,然后叫道:“请问有人在家吗?”

听到贾琮的叫门声,房子里传来了疑惑的声音:“谁啊?大冬天的,不嫌冷吗?”

见有人搭话,贾琮解释道:“贫道是过路的道士,与你家有缘,特来拜访。”

而就在贾琮说话的时候,房门打开了,只见一个颇显老态的人站在门边,接着就见他打了个哆嗦,然后将手揣在了袖筒里。看他身上颇为轻薄且都是补丁的棉衣,贾琮知道他家里恐怕已经是家徒四壁了。

而就在贾琮打量他的时候,那个人说道:“还真是道士,不知道长有什么事?俺们家里都快断顿了,可没东西舍你。”

贾琮听他这么说笑道:“无妨无妨,一碗热水总有吧?舍贫道一碗热水就好。”

那人打量了一下贾琮,迟疑了一会,然后说道:“那说好了,只能舍碗热水。”

贾琮笑道:“一言为定,贫道只需要一碗热水即可,贫道在此,可以发个誓。”

那人见贾琮这么说,也就出来给贾琮开了院子的门,要说是门吧,算是抬举它了,原因很简单,那个门只是用一些树枝扎在一起做成的,防君子不妨小人。接着贾琮就随那人到了屋中,讲真的,这个家是真的很小,前后不过三米左右,倒是分了三间。

中间算是堂屋,不过在左侧砌了土炕,正好和左边那间屋子的土炕连在了一起。右侧是厨房,同样有一个土炕,想来是因为这家有男孩有女孩,所以要分房住。而随着贾琮进屋,那个中年人说道:“孩他娘,快来给客人倒碗水。”

随着那人的喊声,从左侧屋里,传来了应答声,贾琮往屋里看了一眼,只见一个妇人,停下了手里正在织的布走了出来。而随着妇人一起走出来的,还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十来岁,是个女孩,看着她身上的功德之气,贾琮知道那就是他生母的转世之身。

而最小的只有两三岁,也是女孩,另外两个,都是男孩,不过看着面有菜色的他们,贾琮知道他们是真的很穷。不过当他们到了贾琮面前的时候,那个妇人,先是对着贾琮行了一礼,然后就去给贾琮倒水了。

这时那个人问道:“还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到俺们这里有什么事?俺们这方圆几十里可没有富户。”

贾琮听他这么说,尴尬一笑回道:“叫贫道玄元就好,不知善信如何称呼?”

贾琮也是忘了,他一直都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心修行,少与人打交道,竟然忘了问那人叫什么。那个人倒是也不恼,笑着道:“原来是玄元道长,你叫俺杨老实就好,十里八乡的,见了俺都叫俺杨老实,倒是俺的大名没人记得了。”

贾琮点头道:“原来是杨大叔,你刚刚说这方圆几十里都没有富户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附近有什么土匪恶霸不成?说来听听,贫道今天就当是替天行道了。”

杨老实听贾琮这么说,赶忙摇头道:“要说土匪,倒是真有,不过离俺们这里比较远,而且他们也不会到俺们这穷疙瘩里来,一来一回抢的,都不够嚼口。俺说这方圆几十里没有富户,那是因为俺们这里三年两头发洪水,富户早跑了。”

贾琮闻言,掐指一算,好吗,他算是知道这是哪里了,原来这里离淮河不远,正是黄河夺淮入海祸害的区域。黄河自十二世纪末夺淮入海,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改回由山东入海,这里正事黄河泛滥影响的地区之一。

知道了是什么地方,贾琮对这里没有富户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毕竟一个反复被淹的地方,有钱人哪会在这里安家?这地下深达四五米的黄土沉积层,诠释了这里贫穷的根本原因。

而贾琮这时,也知道了这一家人接下来的命运,是的,就是他们的命运,估计最近两年,他们就该逃荒了。是的,就是逃荒,不是明年就是后年,他们肯定就会因为洪水逃荒,可能他们会有人死在路上,也有可能他们能到一个城市。

然后贾琮生母的转世之人,必然被卖给某个家族当丫鬟,然后成为妾室,最后必然惨死。知道了这些,贾琮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倒是贫道想岔了,还请杨大叔见谅。”

杨老实这时呵呵笑道:“道长也是好心,不过道长从哪里来的?竟然不知道俺们这里的情况,俺们这里好多辈前就是这样了,俺爷爷当年就是这么给俺说的。”

贾琮说道:“贫道是从京城来的,今天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化缘,单单是为了你家而来,进门的时候,贫道不就说了吗?你家与贫道有缘,所以才来这的。”

杨老实听后惊疑道:“道长你该不会是诓俺吧?俺们家亲戚,都是这附近的。”

贾琮摇头道:“贫道怎么会诓骗你呢?你看看,你家可有值得贫道诓骗的?”

杨老实闻言,也是思索起来,好一会他都没有想到,他家有什么值得诓骗的。而这时,去给贾琮倒水的妇人也回来了,不过她端的并不是热水。只听她说道:“怠慢道长了,家里只有凉水,现在大雪封门,实在不好出去捡柴火,道长见谅。”

贾琮闻言说道:“无妨,有口水就好,不过这柴火下雪之前难道都没有准备吗?”

这时杨老实无奈道:“倒是想准备来着,这不是要修河堤吗?才停工没几天。”

贾琮听后恍然,可不是吗?朝廷设立江南行省,不就是想要改变这里洪水泛滥的情况吗?而秋冬季节,雨水相对较少,正是修建河堤的时候,不过看杨老实的样子,这河堤修的,恐怕猫腻绝对不会少啊。

毕竟像杨老实一家,都已经家徒四壁了,就他们家的情况,贾琮感觉,很难撑到来年夏收,年后逃荒那是肯定的了。毕竟如果没有修河堤这事,杨老实应该会出去做短工,也能有点收入,给家里添点粮食。

然而现在,显然是不可能了,毕竟从他们面有菜色的情况来看,杨家离断炊也不远了。知道了情况,贾琮说道:“原来如此,我看你家应该快断炊了吧?”

杨老实一听沉默了,不仅是他沉默了,就是那个妇人,也沉默了,她拼命织布,不就是想要换点粮食过冬吗?然后他们显然并没有获得足够粮食的办法,不然他们也不会是面有菜色了。

贾琮见此说道:“贫道刚刚说了,贫道来自京城,只因贫道算的,与你家老大有缘,特意从京城过来,准备收她为徒。至于你们一家,贫道可以安排你们去工坊做工,当然想种地也可以,贫道门下有不少事让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