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跨文化传播中的雅俗互动:基于李子柒式短视频

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短视频、直播业已成为全民娱乐的最主要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短视频达8.88亿,直播观众达6.38亿,说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弄潮儿当不为过。其中,李子柒等人的短视频尤其值得一提。李子柒式短视频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了新型的雅俗互动势态,其中田园世俗与文化雅趣的互动令人流连忘返。短视频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媒介角色,李子柒在海外视频分享网站视频,展示中华美食与传统文化,已收获粉丝过亿,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将传统的巴克传播模式与网络传播特征结合,对其进行审视分析非常必要。

学界在李子柒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已取得不少值得肯定的成果,首先有从自媒体短视频作为媒介力量推动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角度进行论证的;有运用拉斯韦尔理论分析李子柒短视频传播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新思路的;有指出跨文化传播机制,呼唤讲述普通人生活故事另一种思路的;还有宏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实践经验和可行道路的。[1]总体来看,其不足体现在忽略了短视频虚拟的新型雅俗互动田园景观及其背后的资本运营推手。因此,笔者力图在跨文化传播的象限内,以巴克传播模式和网络传播实践作为参照,审视和分析李子柒短视频雅俗互动的田园生活表象和商业运营策略,定位对外交流时以何传、传什么、怎么传、谁来传的路径坐标。

所谓技术,正如陆兴华为《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写的导论部分中所说,“是生命每次想要走出自身,开始进化时所用的那一支架。最早,它是在沙地或岩石上画圈的那根树枝,后来就是那根笔,或机器,今天,则是电脑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2]短视频技术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优选信息交流方式,最早源于美国2011年4月11日开始发布视听作品的Viddy社交应用程序。在这之前,Facebook和Twitter重视展示文字;You Tube用来交流影片;Instagram只能利用手机的内置拍摄功能分享图片,Viddy却可以凭借应用自身的15秒钟视频拍摄和美化功能,上传、点赞、转发和评论人事物态。随后,各大社交平台纷纷瞄准短视频的传播契机进行转型升级,如被收购后的Instagram在开发短视频创作功能的同时,添置了搜索引擎等技能;另外,You Tube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视频资讯分享网站。

在我国,它同样经历了从2011年的新浪秒拍,2013年的腾讯微视及新浪微博4.0版本的秒拍功能,到2016年各类短视频应用实现裂变式增长。以内容功能为界,大致可以分为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之类的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小咖秀、梨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之类的娱乐类短视频平台;今日头条、微博之类的资讯类短视频平台。以形式为准,有秒拍、梨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独立平台;有抖音、快手、今日头条、B站、微博等综合平台;有快手短视频、全民K歌等小程序平台。以用户为主,抖音、快手等设置有青少年模式,小年糕、糖豆视频等视音频类小程序主推老年群体。以运营模式为准,分为UGC(用户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MCN(运营、商务、营销等专业服务平台)3种,流量变现能力逐层升高;各平台邀请明星等知名自媒体人入驻,开设购物专区服务,引爆流量;平台之间联合发展,形成了“抖音与今日头条”“快手和腾讯”等的团队体系,共享用户;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极速版的应用变体以看视频得金币换红包或充话费的操作,收拢刷屏者。以发展方向为主,占据流量榜首位的抖音研发海外版短视频Tik Tok,积极开疆拓土。事实上,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的短时长,全世界各阶层的宽面向,社交、娱乐、教育、资讯、消费等越来越融为一体的广覆盖,才是当下短视频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短视频自身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资本运作痕迹明显,娱乐至上气息浓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关于文化,历来众说纷纭,它可以是“规范、观念、信仰、价值、符号、语言及代码”,也可以是“一个人、专家知识分子、独立艺术与实践等的精神与知识的发展过程”,是“群体、人民、社会的整体性生存方式”。[3]当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种之间的人们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交往的时候,跨文化传播就发生了。

人类的传播媒介进化史体现为从口语、文字、印刷到电子、网络、数字的叠加迭代过程,数字媒介时代空前未有地将地球凝聚成一个小小的比特村落。依托网络短视频展开的跨文化传播,主要呈现为虚拟审美情境,首先从技术上为民间力量发声提供了方便。同样是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官方媒体对孔子学院等进行的新闻播报、精心打造的国家形象片投资大,艺术水准高,但更多的是在主流文化界、白领圈传播。反观民间个体自发制作上传的中国风短视频,草根气息浓重,更为平易,更贴近世界各国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容易为大众喜闻乐道。“滇西小哥”2018年年底放在You Tube上的“炼猪油、炸油底肉,提前准备过年菜”的年货制作视频有3000万左右的观看量,澳大利亚媒体称它让世界迷上了云南。中国风音乐尤其能跨越语言障碍,吸引世界各国用户在Tik Tok上欣赏和分享:粉丝数超过60万的加拿大歌手洛瑞艾热衷于唱《青花瓷》等中文歌曲;@mookkook1账号因发古风乐曲《苏幕遮》得到十多万粉丝纷纷点赞。很明显,中华民族的美食、音乐等短视频有利于打破东西方文化隔膜,塑造接地气、亲和文明的中国形象,瓦解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偏见。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要同时使用一切官能。所以我们发现:非常强烈地调动官能的时候,正是感到最悠闲的时候,我们的感觉酷似过去一切时代的艺术家的感觉”。[4]在麦克·费瑟斯通看来,“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5]延续了生活艺术化的路数,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第三层内涵所在。也就是说,信息媒介进一步促进了艺术和生活的交融,也凸显了日常生活审美拟像呈现的新型雅俗互动姿态。

雅、俗是中国美学史上常提常新的理论范畴,先来看二者的发生机制。上古尧、舜时期的部落祖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击壤歌》),匍匐在大自然淫威之下,无暇顾及美丑。史前绘画和原始雕刻中的审美意识都是朴素潜隐的。夏、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主要服务于统治者记录家国大事,雅俗区分的意义不大。雅俗之辨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本来王室中原之声称为“雅”,四周分封地之声称为“风”。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批判“郑声淫”(《论语·卫灵公》)的推动下,雅逐渐由地理方位的指称上升为“雅乐”概念:“(它是)符合礼乐规范,能体现儒家所极力称颂,和士大夫政治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政治伦理教化审美观念的宫廷音乐。这种音乐一般都在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采用。”[6]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先秦时代,“雅乐”迅速延展到诗歌。《论语·为政》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显示了两个层次的划分理路,一方面按照音乐来源地的不同分为风、雅、颂3类,“十五国风”是诸侯国的地方土乐,“大小雅”“颂”多为宫廷音乐,将民间文艺与精英文艺区别了开来;另一方面“无邪”指中正平和,不乱不淫,即要求文艺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抒情时节制情感。大概是在战国时期,既代表“风”的中性义又代表世俗欲望之贬义的俗取代了风,和雅对立。从《对楚玉问》中可以看出雅俗悖论:如果唱《下里》《巴人》,几千听众跟着应和;如果唱《阳春》《白雪》,只有几十人在听。精英阶层曲高和寡,草根阶层曲俗和众。

雅俗互动的发展机制除了受到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审美规律的干预外,还与传播媒介的进化息息相关。古代社会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占主导地位,围绕口语、文字等展开文艺活动。雅俗互动常常表现为取俗入雅,僵化后重新轮回。《诗经》的四言“国风”本为口头传唱的民间歌谣,经过采集整理配乐有了雅化的痕迹,才上呈给天子,但在没有得到官方文字记载前仍是通俗的口头文艺。汉乐府走向“古诗十九首”,贵族文人有意无意习得民间文学朴素活泼的语言形式,白纸黑字,化俗为雅。雅化到一定程度的宫体诗走向僵化,失去生命力。从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不必只靠人力来抄录体量越来越大的文艺史。唐诗回望“魏晋风骨”与“风雅”精神遥相呼应,绝句、律诗、歌行等自有高韵。唐、宋以来,文人墨客由于与科考游历结缘,和诗、题诗蔚然成风,只不过时空距离遥远,传播的时效性较低,好比李白只有去登黄鹤楼才知道崔颢的佳作题在上头。宋词在温庭筠、柳永手里过于艳俗,但是到了李煜、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周邦彦等文人手里,用来抒发家国怨离之恨,逐渐雅化了。当然雅俗之间没有明确分野,古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古印度的《罗摩衍那》创作出来时是口头传播的俗文学,现在则作为各民族高雅的精神遗产而存在。

近代社会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勃兴,报纸、摄影、电影、广播、电视等成为文艺审美实践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时期,雅俗互动也体现为化雅入俗、雅俗共赏,审美情境在视听觉辅助技术下直观呈现出来,不必费神劳心思索。五四运动以来,出于启蒙救亡的需要,胡适发表于《新青年》上雅少俗多的《白话诗八首》,相比于晚清黄遵宪、梁启超的“诗界革命”,传播影响范围更广。五四运动之后,创造社诗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无产者诗派、现代派、七月诗派、校园诗派、中国新诗派等依托自己的刊物阵地,雅化了通俗白话诗。但“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7]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出现,从朦胧诗派到先锋诗派,诗歌作为纯文学的生存空间被小说、话剧、散文严重挤兑。荧屏技术可以把所有文艺活动搬上舞台,感官刺激的视听盛宴冷落了康德式的纯审美,娱乐与消费的捆绑消解了本雅明所说的神圣光晕。西方的古腾堡活字印刷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浪潮把人类卷入机械复制时代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是温情欺骗大众的文化工业,马尔库塞说人类越来越变成失去批判和超越能力的单向度的人。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众传媒崛起,网络传播蛛网蔓延,传统的真实美学遭遇虚拟美学的挑战,“推”传播主导的信息传播格局演化为“拉”传播主导的信息传播格局,传统单向度传输的艺术实践和审美关系逐渐为实时动态交互的在线审美关系取代。[8]数字传播、星丛传播、智慧传播更加消弭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再转换为情感文化符号包装的商品出售,于是有了日常生活审美拟像呈现的新型雅俗互动姿态。拟像呈现比如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首先致力于流行文化的创造或传统精英文艺的仿真还原:虚拟偶像“初音未来”、洛天依举办演唱会;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指导的团队研发出“九歌”计算机古诗创作系统;微软小冰出版《阳光失了玻璃窗》等现代诗集;机器人下围棋、对对联、写小说、作画书法已变为现实。短视频的田园牧歌般的审美拟像、传播的雅俗共赏,自然乡村美景与繁华拥挤的现实城市文明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对都市人更具有诗意栖居的感召力,可以赋予他们精神栖息的归属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若恰当借力短视频,将会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收益和文化回报。

李子柒短视频作为日常生活审美拟像呈现的新型雅俗互动姿态之典范,将镜头对准了远离现代都市的中国山水田园式的自然乡村景观,以复古高雅的审美情趣编织吃、喝、住、穿、用的世俗生活,暗隐商业消费意味。可以将传统的巴克传播模式与网络传播实践进行结合来予以分析。根据巴克模式,传播是信源或编码者(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凭经验、感觉和思想来编码,决定传播的性质和目的)、接收者或解码者(接收信息的人,通过五官接收和大脑理解)、讯息(各种符号形式编制的信息内容)、渠道(承传讯息的手段和工具,连接传播各要素的纽带)、反馈(接收讯息者对讯息发出者的回应)、噪声或障碍(信息不足或不清、讯息未被准确解码、反馈未被编码者理解)、情境(传播活动发生的具体场合和环境)7个要素的互动过程。[9]传统的传播模式有助于全面细致地厘清传播要素,但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改写了传统传播面貌,呈现出组织性、交互性、虚拟性、商业性的数字传播特征。

李子柒短视频的信源或编码者首先是李子柒个人:她是四川农村土生土长的“90后”,童年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后外出到大城市谋生;为照顾孤身一人且病重的奶奶回到乡下,欲增加新开淘宝店的产品销量,从2016年开始自拍自导美食视频,大受欢迎。后来她又抓住商机专门从事古风短视频创制,其初始动机在于流量变现。作为雅俗兼修的编码者,她淡施粉黛,着古风布衣,回归中华民族自然素朴的审美雅致。她春种秋收,自给自足,在世俗烟火气中氤氲出传统文化的底蕴。其次是2017年签约的幕后合作方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短视频孵化KOL成为IP,达到消费变现,其中利益动机占主导。李子柒在资源扶持下组织品牌团队,新生动机在于成为传统田园美食与文化领域的KOL,专注于质量和口碑,有意识地承担起宣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信源或编码者直接生成讯息后,世俗日常转变为高雅文化符号,刺激品牌的情感消费。根据电脑登录B站搜索UP主李子柒并点击“频道”一项后所显示的结果来看,从2016年7月25日至2021年4月6日共计有138条短视频上传。其中,美食文化符号最多,食材常取于自然,烹饪方法来自古书记载或代际传承,田园生活的雅致形成。就茶文化而言,逍遥草本茶改良自《清宫医案》、荷花茶来自揉进荷花香的西湖龙井、蜂蜜柚子茶取材于自家种的柚子;拿酒文化来说,青梅酒、桃花酒、桂花酒、荷花酒、枇杷酒、樱桃酒、草莓酒、家酿啤酒等因时物而制;就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来看,长白山人参蜜、柳州螺蛳粉、四川的火锅和腊肉以及麻婆豆腐和泡菜、湖南腊味合蒸、兰州牛肉面、山西刀削面、傣族手抓饭、福建佛跳墙、朝鲜族的辣白菜迎合大众口味。另外,还有小至各色调料,仅酱料就有宫廷苏造酱、牛肉酱、蛋黄酱、豆瓣酱、果酱和番茄酱;尤其是按二十四节气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一生”系列,关于萝卜、玫瑰花、辣椒、芋头、西瓜和葡萄、大蒜、豌豆、小麦、油菜、黄瓜,其自然生命力对远离自然的都市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大至常与美食文化相连的节日文化符号,有桃花节踏青野餐、端午节的龙舟枕头粽和笋壳粽子、七夕节的乞巧果和巧酥、中秋节的传统手工老月饼和苏式鲜肉月饼,还有重阳糕、腊八粥、春节年夜饭。如果美食和节日还不能充分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妨关注其中的文化遗产符号,如湖笔、徽墨、构皮纸、端砚、木活字印刷、蜀绣、蓝染、黄豆酱油等件件都是华夏文明的见证者;葡萄皮染衣服、沙发秋千床、胭脂眉黛膏和洗漱台的手工制作技艺更是复苏了渐行渐远的乡土文化记忆。不得不说的是,短视频中展示商品的精致可靠有利于提升2018年新开张的淘宝旗舰店流量的爆火。与故宫“朕的心意”联合打造文创产品宫廷苏造酱,文化包装消费世界中的情感期待也可谓用心良苦。

从手机自拍自剪,到使用单反,再到电脑剪辑,从初始时个人制作的稚拙到后来纯熟使用滤镜技术、合成剪辑技术,李子柒短视频传播的田园日常生活拟像日趋高清、专业,诗情画意浓郁。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则有助于实现交互转发,微信公众号既发文又配视频,每一平台都有购物专区,有助于衍生新用户,完成商业营销。接收者或解码者对讯息作出反馈,多为广泛分布在各平台的观众点赞和好评。李子柒短视频广受欢迎,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基因里沉淀着根深蒂固的山水田园理想,现今大城市生活的节奏快、资源短缺、人际关系冷漠疏离,暂时沉浸在人美景美的精神家园能让人忘记世俗红尘的烦恼。报刊等媒介组织的新闻报道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新华网》《新京报》等媒体纷纷跟进李子柒走红出圈的报道,追捧褒奖。学者、研究者也力图客观公正地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学理研究。这三股力量在某种意义上塑造了原有讯息,减弱了其商业运作考量而增加了文化传承意义,成为新的信源和编码者。李子柒短视频传播中的噪声或障碍主要在于讯息未被准确解码。一是争论文化输出问题,李子柒及其团队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的历史机遇,用智慧展示艺术加工后的生活。诚如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所主张的,对李子柒给予过高的评价或过低的质疑都不一定对,微笑着鼓掌是最好的。二是对短视频作出吹毛求疵的真假判断也会带来各种负面效应。短视频是剪接日常生活素材并实现看与被看的虚拟窗口,是在数字审美的桃花源世界里娱乐、休闲与消费才是标准。至于李子柒短视频的传播情境要素,更是极其丰富多样:在优雅古典的背景音乐中,在日常烹饪时,在被绿竹围起来的院子里,“婆婆”、助理、摄影师、邻居、客人偶有亮相,四季都生长着瓜果蔬菜和花,家养狗、猫、羊、鸡、鸭、鸟等动物;院外,有青山、溪水、荷塘、竹林、小镇等地方;也有出远门时的风景出现,比如到长白山挖人参和采蜂蜜,到东源王宅学活字印刷等,它们构成了整个传播活动的乡土存在空间。李子柒短视频传播各要素都指向雅俗互动的日常乡村生活景观,虽然有商业价值考量,却也有意识地实践和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子柒短视频登陆海外视频分享网站,创下“You Tube中文频道最多用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她在Facebook有300多万粉丝,Instagram上有40万左右粉丝,收获全球粉丝总量过亿,足以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对此进行研判,有助于明晓对外交流时以何传、传什么、怎么传、谁来传的通达路径。

借助短视频传播优势,李子柒以亲和平易的田园风、民俗风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声音’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二是欲掌握国际话语权必须敢于、善于、乐于对国际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10]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支撑,目前我国在西方主流媒体上的发声有限,短视频作为重要的民间发声通道,有助于发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基础性作用。李子柒、“滇西小哥”等人的You Tube频道,都采取先给国家相关机构备案,然后委托海外运营机构发布的方式分享收益。短视频传输数据以比特作单位,传播信息速度快,地理距离和空间障碍被克服,门槛低,用户多,符合都市人娱乐化碎片化消费趋势,所以只要有效运用短视频进行文化传播,“中国故事”必将获得更多的听众,中国声音会行而且远。

“文化娱乐、科学技术等具有故事化情节和戏剧化效果以及能激发受众好奇心的‘软话题’,由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够跨越语言、种族、民族、国别、政治信仰等障碍与隔阂,实现中国价值的表达和传播。”[11]上传承接传统文化审美雅趣的日常世俗生活短视频,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更容易实现各民族文化精神的共鸣和认同。李子柒把传统的美食文化符号、节日文化符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等添加到日常生活的一餐一物中;“阿木爷爷”身怀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老榫卯工艺,不用钉子、胶水组合木头,单靠着榫与卯之间的扣合,就能造出鲁班凳、苹果锁、将军案等精致的木制品。中国人在世俗生活的锤炼中形成了高雅的生活情趣,雅俗互动的中国故事天然具有中西文化的共同价值认同区间,这是它能吸引和感染五湖四海的受众的重要原因。

李子柒短视频在利用非语言传播克服文化障碍,潜移默化重构中国形象方面也可圈可点。跨文化传播又表现为语言的隔阂,“非语言传播综合运用的各种符号手段,在量上是无限的……大多借助于人的身体表达……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倾向于无意识的流露,表现的意义更为真实”。[12]李子柒古风短视频中没有字幕,但古典的配乐和素朴的着装,对农活的熟悉和对乡村小院的打理上,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沟通效果。非语言中的情境、衣着服饰与随身物品、面部表情、体态与手势等,潜移默化地建构了他者眼中的文明中国形象,增强了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怀特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只看到个人主观价值判断的作用,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理论则纠正了其缺陷,认为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尤其媒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把关传播环节,形成中国命运的多维共同关怀也非常重要。当然作为编码者的李子柒以及团队也不可小觑,他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真诚用心对待优秀民族文化,热爱事业,热爱国家。官方和市场媒体需要理性地给予关怀、点赞,认识到“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与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13],双方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理应形成良性的把关互动。

可以说李子柒式短视频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媒介角色,它们已然构成一种类型、模式。除了李子柒短视频营造的田园文化景观,“办公室小野”颇具创意的办公室美食视频、“滇西小哥”独具云南风味的特色美食视频、“阿木爷爷”的传统榫卯技艺展示视频……都借助非语言传播来拉近文化距离,它们是世俗日常生活的虚拟奇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呈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展示浸润着传统文化特色、高雅艺术情趣的民情风俗、风土人情,利用情境、服饰、身姿、声乐、影像等非语言符号降低文化隔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郭敏 何志钧)

注释

[1]参看杜心予:《自媒体短视频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作用探析——以李子柒作品为例》,《中国传媒科技》2020年第6期;董香玉:《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基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话题的思考》,《西部广播电视》2020年第16期;马悦:《李子柒:跨文化传播的另一种思路》,《声屏世界》2021年第1期;张红芸:《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经验和可行路径——以You Tube李子柒短视频为例》,《出版广角》2020年第12期。

[2]详见[法]贝尔纳·斯蒂格勒:《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陆兴华,许煜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2页。

[3][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许钧编:《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26页。

[5][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6]曹顺庆、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7]朱自清:《论雅俗共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8]何志钧:《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人民日报》2010年3月19日,第14版。

[9]许静:《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16页。

[10]刘肖、董子铭:《媒体的权利和权力的媒体——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38页。

[11]同①,第218页。

[12]陈力丹、阎伊默:《传播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13][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