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世界(2023年下半年合集)
- 《科幻世界》杂志社
- 5字
- 2024-04-08 18:08:49
不可信辞典
神话动物进化论:角颛
中文常用名:角颛
中文正名:独角巨地鼠
学名:Monogaulus1
异名:角端、甪2端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米拉鼠科(Mylagaulidae)-角地鼠属(Ceratogaulus)
在中国神话动物中,角颛(jiǎo zhuān)并不出名,这是因为它与另一种动物都拥有“有角”“有鳞”的特征,只看书中记载未见实物的人很容易混淆,而那种动物恰恰是大名鼎鼎的麒麟。数千年来,角颛似乎一直生活在麒麟的阴影里,只是偶尔在史籍中峥嵘乍现,直到清代,才因为皇家的偏好而流传起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种神兽又昙花一现般消失了。
然而,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角颛堪称真正的珍宝。它的身上,几乎集合了地球上最独特兽类的主要特点,是“最不可能存在的生物”之一。
《禽虫典》中的角颛图
演 化
虽然从巨大怪异的外形上,完全看不出角颛与啮齿目有关,但它在演化上和体长十余厘米的地鼠关系很近,尤似已经灭绝的有角囊地鼠(Ceratogaulus spp.),反倒和外形极其接近的麒麟没有亲缘关系。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足部得到体现:麒麟是典型的偶蹄类动物,角颛却长着地鼠一般的爪子。角颛之所以不像其他地鼠那样营地下生活,显然是因为它们巨大的体型。
有角囊地鼠
这种体形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控制生长的基因出现了突变。早期的始角颛和有角囊地鼠的外形非常接近,并没有后来的铠甲,区别只是头部并非双角而是独角。后来由于基因突变,始角颛的体型不断扩大,难以躲藏,又无法迅速逃跑。但它也没有大到如大象一样,能纯粹依靠庞大的体型击退捕食者,因此几乎变成了一座移动的巨型肉库。如果不是因为啮齿类动物强大的繁育能力,很难相信它能够幸存下来。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大自然让始角颛走上了一条非常独特的生存之道:它们中的一小部分幸存者褪掉了长毛,进化出了骨质铠甲,这让它们看上去像身着犰狳服的印度独角犀,巨型肉库因此变成了坚不可摧的巨型坦克。与之类似的进化过程,也可以在雕齿兽和甲龙身上看到。
甲 龙
角颛巨大沉重的头颅让它们也像印度独角犀一样难以仰头吃到鲜嫩的枝叶,因此它们保留了祖先啃食地下根系的习性。很难说角颛巨大的头颅和食根的习性孰因孰果,但很显然,继承自远古地鼠的利爪成为它们挖洞掘土的利器,让这一切怪异的特征变得自洽可行起来。生命演化的奇妙,在角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雕齿兽
形态特征
角颛体型与麒麟非常相似,但比麒麟稍大,肩高一百五十至两百厘米左右,雄性体重约一千千克,雌性比雄性略重。角颛的独角和麒麟一样都属于骨质角,由鼻骨上部突起的骨骼和覆盖其上的角质皮组成,不同的是,角颛的骨质角心上套生着厚达两厘米以上的角质纤维,可以说是长颈鹿角和犀牛角的混合。雄性角颛的角长可达一百厘米以上,雌性角较短。
角颛全身无毛,身体外侧覆盖铠甲似的骨板,上覆薄而韧的黄褐色角质表皮,摸上去坚实而光滑,成年角颛的铠甲甚至会因摩擦变得有金属光泽。无骨板的部分则长着厚实的皮肤。头骨平,耳较小,四肢粗壮结实,前后均五趾,皆具长而弯的钝爪,尾从基部开始渐细。
如果说麒麟很像放大版穿山甲的话,角颛则极似巨型犰狳,头顶、身体和四肢外侧、尾巴上都覆盖着深入皮肤的厚实骨质盾板,根据位置可以分成头甲、颈甲、躯甲、尾甲和左右肩甲、左右臀甲。这些骨甲相互分离,微有重叠,由弹韧结实的皮肤连接,从而可以更严密地保护自己。其中颈甲呈带状,尾甲为环状,都可以灵活活动;躯甲则是整块骨板,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大型哺乳动物的脊椎一般都比较僵硬,这是需要承担巨大的躯干重量而变得结实的代价,角颛躯甲是一个整体,正与此有关。
角颛的骨甲上多有排列规则的铆钉状结节,看上去仿佛固定在骨甲上的鳞片,这也是角颛和麒麟外形上有明显不同,记载却容易混淆的原因。
犰 狳
生活习性
栖息在亚热带森林或山地,雄性独居,雌性则和幼兽一起组成三至五头的小群,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迁徙。夜行性,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杂食性,以啃食树根或倒掉的树干为主,也吃能遇到的一切小动物,同时吃腐烂的动物尸体。
清乾隆掐丝珐琅角颛香炉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看似巨大的犰狳或者犀牛,角颛却保留着许多地鼠类动物的特征和习性。角颛的牙齿呈板状,坚硬且终身生长,咀嚼肌发达,有利于啃食坚韧的根茎。具颊囊,一直延续到耳后颈部,常常快速啃断食物后临时储存在颊囊中,之后才慢慢咀嚼,与偶蹄类动物的反刍相似。尤为独特的是,角颛腰部具有香腺,可分泌淡黄色的膏状分泌液,具有特别的香气,不过只在发情期分泌,作为求偶时召唤异性的信息素。角颛在清代被皇家重视,香炉多被制为其形态,正是源于这一特征。
巨大的体型和严密的铠甲似乎改变了角颛身为鼠类的胆怯性格,变得像犀牛一样蛮横鲁莽。感觉到危险后,它们不是像麒麟一样缩起来,而是伸着独角冲向敌人,利用巨大的体重撞飞对方,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每小时四十千米,只是往往只能持续十余秒。如果这样几次后还无法击退对方,角颛才会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靠着坚实的铠甲硬撑下去。
和麒麟随遇而安地选择天然洞穴不同,角颛善于掘地的习性让它们可以挖出适合自己体型的半球形土坑,几乎正好能够“填平”自身,从而起到隐藏效果。
角颛也能游泳,游泳前会在颊囊和肺鼓满空气,以增加浮力。
角颛在野外的寿命一般为二十至三十岁。
繁 殖
角颛一般在秋季交配。由于独居,交配期的雄性会四处寻觅雌性并分泌信息素,受到吸引的雌性则会发出低沉婉转的叫声回应,交配后雄性即离开雌性,寻找其他配偶。
妊娠期长,达十八个月,每胎两只,春天生产,生产前雌性会寻觅隐蔽处掘坑,并铺上枯草布置产房。初生幼崽发育完全,能在几小时内独立行走,全身粉红色,甲胄柔软,易于蜷曲。在两周岁铠甲完成骨化之前,小角颛一直依靠母兽保护。
母兽哺乳期约五个月,这也是雌性角颛极少的进食新鲜枝叶的时期。小角颛大约三个月时开始进食嫩草,并随着食量的增加转为木质为主。
社会行为
雄性角颛具有一定的地盘性,以尿液划定。当有竞争者闯入时,雄性角颛会用低沉的嘶吼进行警告,如果警告无效,则会气势汹汹地冲上去。有趣的是,这往往是虚张声势,为保护骨板,雄性角颛之间的争斗并非撞击,而是用肩部进行角力。由此可以知道,角颛的独角其实主要用于繁殖竞争时展示优良基因。
地理分布
角颛并非中国原产动物,主要分布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山区。三千至四千年前,这里气候相对温润,角颛曾大量分布,后来随着中亚气候变得干旱和寒冷而逐渐灭绝。
考古发现
虽然角颛在民间的声望远不如其他异兽,但在官方的史书中,角颛却并不罕见,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人工饲养,并被司马相如记录在《上林赋》中。这应该是西域开通之后异国进贡所得。
角颛的奇特形象,特别是能够产香的特点,让它很快成为艺术品的原型。晋张载《拟四愁诗》即有“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愿因行云超重峦,终然莫致增永叹”之句。
《元史》连环画中有关角颛的记载
角颛最著名也最具传奇性的故事发生在元代。元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发兵印度,在铁门关遇到了角颛,被认为是祥瑞,竟然制止了这场战争。《元史》《太祖纪》和《耶律楚材传》都记载了这件事:
(太祖)十九年,甲申……是岁,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
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
青玉甪端 故宫博物院藏
外表“形如鹿”和象征“好生恶杀”的描写,显然出自角颛是瑞兽的定位。但这个描述也很容易让人想到麒麟。这从侧面反映了角颛会和麒麟混淆的原因:古人对动物的描述往往简单抽象,绝大多数人又没有见过实体,很容易出现描述者清楚、阅读者误解的情况。
从逻辑上看,瑞兽止战更可能是为征战受阻甚至兵败寻找的堂皇理由,因此神化这种动物就成了官方认可甚至鼓励的事情。《太祖纪》里只是说“角端见”,《耶律楚材传》里就有了“作人言”,而在《宋书·符瑞志下》中,“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旌星之精,灵异如鬼神”。从稀见珍兽演变为神话生物,角颛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释 名
《康熙字典》:“角端即角颛,谓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禄,字林、正韵讹作‘甪’,非。”“(颛)又与‘专’通,独也。”《玉篇》也说:“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这是由“专一”引申而来的含义,所以“角颛”就是独角兽的意思。写作“角端”,本来就有“一角端正于中”的意思。至于《魏志·鲜卑传》中认为角端为一种弓箭:“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则是同名混用了。
关于角颛的名字,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皇家苑囿豢养珍禽异兽,唯对独角兽“角端”之名不以为然,以七画之字不吉,且字头“刀”形似双角,而角颛独角,这才去掉一笔,造了“甪”字表示独角。虽然这显然是一个牵强附会的传说,但由于角颛的罕见,很多书仍想当然地说“角端”是错误的写法,以“甪端”为名,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清 铜鎏金甪端镇纸
《说文解字》称:“角颛,兽也,狀似豕,角善为弓,出胡休多国。”胡休多国在《艺文类聚》中作“胡休夕国”,显然是因为“多”“夕”形近产生了错讹。在《太平御览》中,又被叫作“胡尸国”,注云“休尸国”,均不相同。由于历来大家对胡休多国不知所在,也就不知道角颛具体出处了。其实“胡休多”就是“休多胡”的意思,“胡”是胡人、外国的意思,并非音译,“休多”才是音译的具体国名,也就是《史记》中的匈奴部落“休屠”。匈奴并非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和“胡人”一样属于泛称。《太平御览》注里提到的“休尸国”正是“休屠国”的讹写。休多、休屠更为人熟知的译名是印度,这里的印度并非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其地域并非局限于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北印度更曾与西域接壤。休多、休屠、身毒、天竺、印度和波斯语“Hindhu”、希腊语“India”一样,都源于梵语印度“Sindhu”。《元史》中说成吉思汗在东印度遇到角颛,并非妄言,只是这里的印度范围远在今天的印度之外罢了。
角颛的角极具弹性,非常适合制弓,加之生活于塞外胡地,曾被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大量捕猎,制作角弓。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陵曾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兵败被降,武帝大怒,百官詈辱,而司马迁遭受宫刑也是因为为李陵说话。后来,武帝又听信谗言夷其三族,李陵彻底断绝与汉朝关系。尽管诈降终成真,但李陵仍念故国旧友,曾赠送被匈奴囚禁的汉使苏武十张角颛弓。
或许正是人类以其角制弓,给了这种动物最后一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今天的犀牛,何尝不是正在经历角颛曾经历的一切?
【责任编辑:竹子】
1 Mono(独)和gaulus(米拉鼠科的通用后缀,意为大胆、鲁莽)组合而成。本名由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先生拟定,特此致谢。
2 “甪”音“鹿”,意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