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把舞台搬进镜头

读史书、练唱段、找人物、合成戏,经过千锤百炼,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全新曲剧《珍妃泪》终于走上舞台了。

孙老师的慈禧上场,她只是把生活里的步子稍加夸张、放慢,眼神凝重,体态威仪,动作很少,就把皇太后的气派表露无遗。许茉音在侧台看着,孙老师的表演舒卷自如,无斧凿痕,那一刻她好像看到了什么叫“存在即表演”。

“设立禁牌”、“怒杀太监”、“太后送灯”,戏程过半,该隆裕皇后对镜自我陶醉的那段“绣麒麟”了,许茉音上台,前奏响起,她背对观众,一手拿着镜子,先是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随后转过身来,唱第一句“慢闪秋波菱花照”,接着照镜描眉,唱第二句“梳洗打扮再把蛾眉描”,表情洋洋得意又自以为是,伴着轻快的曲调,她边唱边左顾右盼,还摆出各种妖娆的身段舞姿。整段表演,许茉音没有套用传统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而是从隆裕皇后的性格出发,表面在臭美,实际却是盼宠拈酸,她没有过分滑稽的动作,随着最后一句“何日里伴君,伴架乐逍遥。”台下观众不禁捂嘴暗笑。

仅仅两分多钟的表演,是许茉音设计练习了数日的成果,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

而整场戏最抓眼球,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张媛莫属了。珍妃的“忍、怒、情”,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张媛的表演收放自如,再加上根据她的嗓音条件设计的唱腔,高、中、低三腔共鸣的唱法与传统的吐字、发声、运腔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使忧国忧民、坚贞刚烈的珍妃形象丰满地展现于舞台,赢得了观众无数的掌声和喝彩。

首场演出结束,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谢幕时,看着台下激情澎湃不舍离去的观众,许茉音和张媛都感觉有些恍惚,这是她们自学习BJ曲剧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孙老师则告诉她们:“终于又看到了曲剧曾有过的辉煌,上次这样的景象还是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演出的时候。”

四九城的百姓热情不减,一个月内,《珍妃泪》连演36场,场场座无虚席。团里大胆尝试,将这出戏带出京城,可喜可贺,在其他省的巡演依然是叫好又叫座。上百场的演出,换来了市内调演评选的集体二等奖,这无疑是一针“兴奋剂”,激起了曲剧创作的热情,也让所有人看到了曲剧的方向和希望。

冬去春又来,《珍妃泪》早已成为剧团的看家戏,两年时间上演了将近四百场。电影制片厂来到剧团,称愿意将这出戏拍成曲剧电影,剧团的领导前辈都双手赞成,这当然是宣传、展示BJ曲剧绝佳的机会了。曲剧三十年,也仅仅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和《箭杆河边》拍成电影,《珍妃泪》有这样的市场和条件,那一定是全力以赴。

说干就干,先分配角色,其实也不必花费心思去分配,要在电影里演好唱好,自然是在舞台上就已演好唱好,在舞台上演谁,在电影里便演谁。而许茉音和闫欢作为B组的“隆裕皇后”和“珍妃”,在电影里则饰演珍妃身边的宫女“春寿”和“春艳”,团里还有不出镜只伴唱的,无论角色轻重,不管镜头内外,所有人都乐在其中。

从舞台走进了故宫,虚实结合的布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场景,摄像机替代了观众,BJ曲剧《珍妃泪》拍成了戏曲电影《清宫怨》。拍摄时正值人间四月天,仿佛也是曲剧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