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着二人,自己寻了一处石凳,自顾自的坐下。
梁红玉松开韩世忠,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轻声说道:“近日,你莫要饮酒,前些日子郎中可说了,再饮酒,你恐怕会有性命之忧,一旦引发了暗伤……”
韩世忠连连点头,说道:“不喝了,从今天起,滴酒不碰。”
梁红玉笑笑拿着胭脂,转身进入屋内。
韩世忠坐在刘备身旁,轻叹一口气,对着刘备解释道:“前些日子,左臂疼痛难耐,梁红玉帮我找了个郎中,那郎中说是饮酒从而引发了暗疾,需要戒酒三个月,阿九,你是知道的,老哥哥平时没事就喜欢喝两口。”
刘备意识到,曾经让金人闻风丧胆的韩太傅,居然已经沦落到了如此光景,连喝酒都已经成为了奢望。
“就在昨天,俺老韩实在是忍不住,去了一处酒肆喝了两杯淡酒,你也是知道你嫂嫂的脾气,一回家就闻出了我身上的酒气,昨日闹了一通,也怨不得她,只怪我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多喝了几杯酒……”
刘备拍了拍韩世忠的后背,出演安慰到:“老哥,你只不过是多喝了几杯,但是嫂嫂也是关心你的身体,毕竟,你也不想让嫂嫂日后守寡吧?”
韩世忠听言,点点头,只是一阵沉默。
这时,梁红玉已经从屋子里出来,转身走向了厨房。
端来了几碟小菜,放在桌子上,让这两位兄弟边吃边聊。
刘备看着眼前的菜肴,食指大动,对梁红玉的手艺赞赏不已。
韩世忠只是在一旁喝着茶,笑着看着刘备。
“阿九,平日没事你是不会过来找我的,今日,可是遇到了什么心烦之事?”
刘备放下筷子,将嘴中的饭菜咽下肚。
说道:“韩大哥,还真有一事,你可知道魏胜这个人?”
“魏胜?”
韩世忠一脸疑惑,低头想了想,说道:“此人曾经在我麾下效力,是一个弓箭手,但是自从我移守镇江之后,此人就退出了军伍。阿九,怎么今日突然问起这个人?”
刘备看着韩世忠,沉声说道:“此人听说是个人才,前些日子在泉州知府协助陈康伯训练水师,倒是有声有色,带领着水师剿匪,每次都是得胜而归,我这次前来,也是为了打听下他的消息,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韩世忠已经听不得什么七七八八的内容,他只是敏锐的察觉到官家提起水师二字,心中也是有一点疑惑。
说道:“水师?阿九,你难不成想要以水路进攻金国?不行,此事太过于冒险,你还是将这个念头打消了吧。”
刘备一听,就知道韩太傅已经误会了自己,说道:“韩老哥,你怕是误会了,我咨询水师一事,是为了南下,好叫老哥得知,在我大宋之南,有一处地方所种植之物,一年三熟,我想派兵拿下此地,以解决我朝北伐的粮草之忧,可能还会让我朝的国库充盈起来。”
刘备已经说的口干舌燥,端起眼前的茶水,一饮而尽。
继续说道:“此地,我打算以泉州水师为主力,趁机攻占,将粮草运输到临安城,以作北伐粮草。毕竟,粮草真的比较紧张。”
韩世忠想了想,发现这的确是个办法。
不由得点点头,心说:“那地方又不是本朝百姓在居住,倒是可以任意掠夺了。”
又听见刘备继续说道:“我也翻阅过史书,发现此地在大汉时期,还属于我汉家天下,此番前去,也只不过是收复失地罢了。”
韩世忠在脑海中疯狂的思考,这才轻声说道:“阿九,你说的可是南越?”
刘备点点头。
不由得长出一口气,说道:“诚然,此地在秦汉时期开始被中原统治,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脱离中原,从而自立为国,每次读到此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韩世忠从官家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股意难平,说道:“若是需要我,我随时可以上马提兵,将此地重新纳入我朝版图。”
刘备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必于此,自有将领率军前去,韩老哥还是在家中歇息便是。”
说完,起身离开韩世忠的小院,自己回宫去了。
回到崇政殿中,看着案几上又多了一摞奏折,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心里说着:“这就是命啊。”
心里虽然吐槽着,但是手上动作却是不慢,翻开奏折,一份份的批阅。
“官家,辛弃疾求见。”
刘备放下手中的笔,稍微活动了下手腕,说道:“宣。”
辛弃疾入宫觐见,手中也是拿着一份奏折进来。
刘备看着辛弃疾手中之物,感觉自己的手腕又开始隐隐作痛。
“官家,此次武举已经结束,臣已经将名次拟好了,请管家过目。”
辛弃疾将奏折交给随行太监,由太监转交给官家。
刘备打开一看,脸上顿时有了笑容,在奏折上,他看到了一个名字---魏胜。
便出声问道:“这魏胜,因何而取得谋略第一的?”
辛弃疾心中早有答案,朗声说道:“此次谋略考题为,如何在只有百余艘战船,士兵千余人的情况下,自水路而上,攻入金国都城。这魏胜给出的答案甚为精妙,故而,将此人的答卷排为第一。”
刘备心中愈发好奇,问道:“此人如何作答?”
辛弃疾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好的试卷,双手呈给官家。
刘备打开一看,看了一遍。
说道:“这种想法甚为厉害,若是可行,倒是可以节省不少粮草,只是未考虑到金国的局势,不然,这份答卷会更加完美。”
辛弃疾低声说道:“是的,毕竟以战船骚扰金国沿海之地,使其疲于应对,可以大大的降低金国的实力,同时也可以让金国军队频繁调动,从而引发金国朝中大臣对金国国主的不满,达到降低金国国主威望的目的,若是一国之君丧失了大臣的信任,那么政令就不会有人执行,如此一来,政令就出不了大殿。君臣失和,此乃国家崩溃的前兆之一。”
说着,辛弃疾不由得自己笑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北伐中原得胜而归的那一幕。
刘备合上试卷,出声询问道:“那新军兵员可是招募够了?有多少参与武举之人愿意加入新军呢?”
不问还好,一问,辛弃疾的脸上难以掩盖得意之色。
说道:“官家,此次参与武举之人多达千余人,其中大概九百余人愿意加入新军!”
刘备听闻,不由哈哈大笑,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