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艺术史系列:印度艺术
- (英)帕沙·米特
- 647字
- 2024-04-12 17:06:35
第一章 导言
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地图
1947年英属印度时期结束后,南亚次大陆被划分为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71年,巴基斯坦的东部飞地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尽管本书使用了“印度艺术”作为标题,我希望提醒读者,在南亚次大陆文化圈中,伊斯兰文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文化具有一种超越了现代国家边界的历史影响力。因此,任何南亚次大陆的艺术史都不可能排除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艺术。正如巴基斯坦艺术史家阿克巴尔·纳克维(Akbar Naqvi)带着激情写下的文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政治命运可能不同,两国可能在政治上有所冲突,但是二者的文化纽带是如此的古老且同源,以至于无法因某种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而被遗忘或切断。”[1]然而,我依然要将斯里兰卡和尼泊尔排除在本书的考察范围之外。尽管它们的确与印度有许多共同特征,但是其历史与印度历史过于脱节,将其纳入本书意义不大。
印度的历史是多民族移民和新的共同体不断建立的历史,因此,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混杂的次大陆。这些移民的故乡,最西端远至希腊和小亚细亚,最东端远至中国边境。新来者,通常是入侵者,携带着他们的文化,逐渐被印度文化所吸纳。这种持续不断的融入丰富了印度文化,甚至移民者自身的价值观也被强有力地改变了。一旦被同化,这些不同族裔的支脉就无疑会融合成印度人。地区间的差异会使一些作者误认为“印度”是一个现代的发明。但是,地区、宗教、种姓和语言的多样性与共同经验的统一性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而这种统一性将印度与周边国家分隔开。《圣经》中有一段文字极适合用来形容印度多元性:“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