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终于成功了!

不,不!要先冒险,

解释总是需要太长时间。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

里德学院坐落在美国风景最优美的地区之一。主楼为都铎哥特式风格,但这栋建筑具有欺骗性。实际上,里德学院并不是像哈佛(Harvard)或普林斯顿(Princeton)那样的老牌美国大学。它在1908年才成立,从建校之初就完全没有守旧之风。时至今日,里德学院已被誉为与伯克利(Berkeley)[1]齐名的美国最进步的教育机构。里德定期举行学生抗议活动,这个传统延续了几代人。该学院还因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闻名。20世纪70年代,乔布斯在这里发现自己对书法的热爱,这种热爱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公司设计。[2]直到今天,史蒂夫·乔布斯仍然是里德学院最著名的学生,但在他之前,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几个不太知名但同样值得关注的人物。这些学生在里德学到的东西后来引导他们走上非同寻常的道路。

在1935年和1936年,这些学生也包括爱丽丝的儿子奥托、他的朋友考狄利娅·多德森以及一位名叫埃米里奥·普奇(Emilio Pucci)的意大利贵族。这三个人在任何方面都格格不入:来自美国上层家庭的考狄利娅,贫穷的奥地利犹太人奥托,以及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普奇。但里德学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三人永远无法忘记彼此。

他们之所以能有交集,是由于大学校长德克斯特·基泽(Dexter Keezer)。只要仔细看过基泽的履历,你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同时接受奥托这样的犹太人和普奇这样的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免费上大学是否真的是一种巧合。基泽似乎很喜欢社会实验。总之他相信,必须使用非正统的方法,才能促使学生思考。他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思考。基泽来自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一个小镇,那里几乎没有任何文化上的碰撞。如果不是在1917年被派往法国当兵,也许他永远不会对欧洲以及像奥托和普奇这样的欧洲人感兴趣。与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接触使他走向成熟,在政治上不再天真。回国后,他学习了经济学,后来为罗斯福的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工作,负责新政项目(New-Deal-Projekten)。[3]

1934年,基泽成为里德学院的院长,他决定撼动这座沉睡的象牙塔。在他看来,学生们被宠坏了,亟须让他们面对更多的挑战。[4]这不仅包括思想精神上的挑战,也包括体育运动方面的。当基泽宣布他想把最好的棒球和橄榄球运动员带到里德时,教职员工都感到震惊。而他对体育的热情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接收像奥托和普奇这样身无分文的学生。这两人虽然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但他们为基泽做了两件事:他们可以向美国同学们解释在欧洲发生的事情,他们还为里德建立了一支滑雪队。

*

波特兰最重要的报纸《俄勒冈人》(The Oregonian)在1937年报道称,奥托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里德学院:“通过奥地利美国研究所的保罗·邓格勒博士(Dr. Paul Dengler),(奥托·乌尔巴赫)得知了里德学院的存在。他写信给里德的校长德克斯特·基泽,问他里德是否需要一名滑雪教练。”[5]基泽同意了,奥托在1935年9月前往美国。结果很快证明,这是需要回报的——爱丽丝必须在维也纳接待一名里德学院的学生,她对此并不太感兴趣。“他们已经把交换生送出去了,”奥托在抵达美国后不久就给爱丽丝写信说,“我真的很抱歉,你不得不为我做出这种牺牲。但我认为这些(花费)是值得的,因为我在这里真的有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每个人都超级友善,乐于助人,让阿姨满意不会是难事。”

奥托和爱丽丝已事先商量好,使用“阿姨”这个代号来代指他的居留许可。作为交换生,他只获得了一年的签证,但他希望能够留在美国,挣钱寄给爱丽丝和卡尔。奥地利和美国当局都没有发现他有这样的打算。由于母子俩对信件能否保密没有什么信心,他们在信中聊的都是“阿姨”的健康状况。阿姨康复的希望有时大一点,有时小一点。

奥托不得不隐瞒的另一点是——他正在兼职赚一些钱。作为外国学生,他没有工作许可。但他私下在迈尔与弗兰克百货公司[Meier & Frank,今天隶属于美国梅西(Macy's)百货连锁店]滑雪用品部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每周将有四个下午和星期六全天工作,周薪12美元。百货公司漂亮得难以置信,到处都是崭新的,布置非常现代化。从外面看就像国家银行的大楼,只是它要高得多。我在六楼工作。他们为我设立了一个小工坊,就在店里,顾客可以观看我是如何将固定器和金属边框安装在滑雪板上的。[6]

奥托想存下这笔钱来聘请一个能在“阿姨的事”上帮助他的律师。这份工作很可能能帮他赚到足够的钱,因为他的工坊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顾客。滑雪在当时的美国是一种新时尚,作为一个正宗的奥地利人,奥托成为百货公司吸引顾客的一大亮点。他不断地想出新的点子,将他的工坊装饰得更加引人注目。他让卡尔从维也纳寄来带有奥地利风情的滑雪海报和许多奥地利特色的针织毛衣。奥托甚至搭了一个栗子摊位,并在商场里组织了维也纳主题周。最后,他的营销理念引起了百货公司的犹太老板——弗兰克先生和迈尔先生的注意。朱利叶斯·迈尔(Julius Meier,1874—1937)不仅是一个商人,还是一名公认的伟大慈善家。尽管不属于任何党派,但他在1931年就已成为俄勒冈州的州长。当迈尔先生邀请他到州长官邸参加聚会时,奥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运气。在经历了维也纳的种种苦闷之后,他突然被奢华所包围。甚至他的大学房间对他来说也像是天堂。他给爱丽丝的信中写道:

这所大学美得无法形容,四周都是花园,到处都是鲜花,还有一种安宁的氛围……就像在另一颗星球上。我和另外两个男孩共住一套小公寓,他们都比我小一点。公寓有三个房间,有浴室,还有一个小壁炉……伙食很好,很丰盛……这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汽车。女孩子们都非常漂亮和聪明,很多人都去过欧洲。透过我的窗户,我可以看到学生的车道,不住校的学生就开车从这里进出。这条车道看起来像歌剧院门前的坡道。[7]

正如奥托在另一封信中向卡尔吐露的那样,他与美国女性似乎也相处得很好。虽然他和某位珍妮分手了,但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女朋友,她开着一辆帕卡德(Packard)。不知道最吸引他的是汽车还是女人。[8]尽管有这些干扰,但他的学业并没有落下,曾经辍学的奥托·乌尔巴赫一夜之间成了模范学生。他给爱丽丝写信说:

季度考试的所有科目我都通过了,成绩很好。心理学我学得尤其好,在全班六十人中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绩。在政治学方面,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但也高于平均水平……还有一个重大新闻:下周五我将在电台发表演讲。(节目名叫)“西北的邻居”。这个节目每周都会向听众介绍一个学科的专家。下个星期,我将成为受邀专家。美国人真的很天真。上周(一位部长)上了节目,本周是奥托·乌尔巴赫先生。很可惜,你听不到节目![9]

作为一名刚刚被发现的专家,奥托对美国人进行了滑雪运动方面的启蒙。他一到美国就组建了里德学院滑雪队,该队后来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大学校队比赛。[10]此外,他和几个助手在附近的胡德山(Mount Hood)建造了一个奥地利风格的滑雪屋。现在,大学杂志经常刊登照片展示奥托的运动创意,并发布关于他的文章,例如一篇标题为《乌尔巴赫组织飞跃一英里活动》。在他自建的干式跳台的照片上面写着:“为什么要等冬天呢?在就读于里德学院的维也纳滑雪专家奥托·乌尔巴赫的主导下,这个木制跳台已经建成,还有两个旱地滑雪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这很可能是全国首创。”[11]

令人惊讶的是,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奥托仍然能抽出时间来完成学期论文。为了使论文更加有趣,他让卡尔从维也纳寄来政治材料。他的政治文章主要参考“祖国阵线”(Vaterländische Front)组织的出版物,因此里德的学生比其他美国人更早地了解到,奥地利是一个自1934年以来由库尔特·许士尼格总理领导的教权法西斯国家。奥托还解释了为什么自1933年以来,奥地利一直依赖意大利作为保护国。他的报告也引起了心理学学生的兴趣。一个正在学习德语、法语和心理学的年轻女生特别认真地听了他的报告。她来自波特兰,与奥托同龄,非常有魅力。她的名字叫考狄利娅·多德森。

*

考狄利娅身上总是有一种应对自如的从容,这种特质一直保持到老年。她似乎永远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全身而退)。考狄利娅对高跟鞋、首饰和化妆品情有独钟,[12]但如果你认为她很肤浅,那就错了。事实上,她非常有智慧,并决心在生活中有所作为。几十年后,考狄利娅告诉一位同事,她还在里德学院时就被招募进美国情报部门了。[13]确切的招募时间现在已不得而知。根据她的简历,考狄利娅于1932年开始上大学,其间有几个学期因赴法国和奥地利短期留学而中断,最终于1941年6月完成学业。

在她后来的生活过程中,考狄利娅和奥托成了保守秘密的专家,这些秘密中也包括他们的关系。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曾经是一对恋人。但有一些线索表明,他们对彼此是多么重要。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考狄利娅提到,她与奥托的友情是她与纳粹政权作斗争的决定性原因。奥托没能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接受采访,他没有活到那一天。但从他20世纪30年代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对考狄利娅的迷恋。他经常提到考狄利娅,尽管语言听起来有点平淡,但对奥托来说已经是非同寻常的了。他是一个写信很快的人,喜欢使用极其简洁的语言风格。然而,当谈到考狄利娅时,他的语气有了几分变化。例如,他给卡尔写道:“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考狄利娅·多德森可能已经在维也纳了……告诉她,我经常想起她。”[14]这话从奥托笔下写出就接近于爱情表白了。

除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以外,他们在里德学习的心理学课程也在两人身上留下了长久的印记。奥托后来利用他的心理学技能审讯党卫队士兵,而考狄利娅在战争期间将这些技能用于她曾经的同学埃米里奥·普奇身上。

考狄利娅和奥托一生都在“幕后”工作,相反,普奇却成了一个公众人物。[15]战后,他成为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为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和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等明星设计过服装。1962年,里德学院曾邀请他讲述自己的人生。他巧妙地避开了比较有争议的部分。他只告诉听众们,他有里德学院的社会学硕士学位和佛罗伦萨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称自己最初的职业规划是加入意大利外交部门,但未能实现,战争期间他曾在空军服役。他以这句话结束了自我介绍,并将其余时间用于讨论如何得体地着装。[16]这种无缝过度充分说明了普奇的智慧——他始终擅长巧妙绕开障碍。事实上,他曾是意大利空军中功勋卓著的法西斯战斗英雄,是墨索里尼女儿埃达·齐亚诺(Edda Ciano)的情人,如果他的美国听众在1962年得知这些,一定会大为震惊。还有一个事实同样会很惊人——在战争结束时一次引发轰动的情报行动中,他和里德学院一位名叫考狄利娅·多德森的女学生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普奇在1962年选择忽略这些复杂的事情。

*

对考狄利娅来说,普奇直到战争期间才变得重要;而在奥托眼中,普奇在学生时代就已经不可忽视了。他们两人在很多方面都是竞争对手——普奇在1936年接管了滑雪队,教他的女粉丝们跳维也纳华尔兹,[17]并写了一篇题为《法西斯主义:解释与辩护》(Fascism:An Explanation and Justification)的论文,为墨索里尼辩护。所有这些自然激怒了奥托。

在一份秘密简历中,普奇后来解释说,出于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热情,他与同学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始于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在美国,人们普遍对法西斯分子抱有反感态度……由于与祖国相隔很远,我本能地做出了辩护反应。我表示,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是正当的。人们反驳我,有时我无言以对,因为我准备得很不充分。” 为此,他改变了自己的专业,从1936年起在里德学院攻读政治学。[18]

正如录取奥托一样,德克斯特·基泽同意让这个意大利人进入里德学院。他解释这个决定时说:普奇的“学术表现非常出色,而且他不介意打些零工来赚取零用钱,例如洗碗和端盘子”。[19]

*

与此同时,爱丽丝在维也纳与另一位里德学院的学生发生了矛盾。那个叫埃德·瑟夫(Ed Cerf)的人是里德学院一位教授的儿子[20],作为交换生被送到爱丽丝这里。但爱丽丝发现,埃德是个被宠坏的自大狂,他在维也纳通宵玩乐、酗酒,还不断向爱丽丝和卡尔借钱。后来他还邀请他的美国同学比尔·麦金泰尔(Bill McIntyre)也住进爱丽丝家里,这时爱丽丝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她向奥托征求意见,奥托立即回了信:

给他的父母写一封航空信,告诉他们你无法为比尔提供住处……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周到和委婉。美国人不是这样的。如果我要是像他那样,人们会直接把我赶出去。在我看来,他没有返程票是非常奇怪的。请不要对这件事有顾虑……不要认为如果你把比尔送走,我就会遭受同样的待遇……请真的强硬一点……记住,在美国没有人愿意免费给我任何东西。[21]

虽然爱丽丝对埃德和比尔的事很不高兴,但1935年的其他事情对她来说似乎都很顺利。卡尔作为维也纳大学的医学生已经开始了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一起搬了家。在此之前,只有烹饪学校位于格戴克路1号,但自1935年8月起,爱丽丝就在格戴克路7号租了一套宽敞的公寓。由于奥塔克灵当时的失业率高达50%,而且那里的社会问题每天都在恶化,所以这次搬家对爱丽丝和卡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解脱。[22]

*

但1935年秋天最好的消息是,爱丽丝的第二本烹饪书出版了:《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厚达500页,包含了她自5岁以来学到的所有关于烹饪和持家的知识。

尽可能准确地重建这本书的诞生过程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本书的出版商后来讲述了一个与真相相去甚远的版本,而后者广为流传。自1937年以来一直担任出版社负责人的赫尔曼·荣克(Hermann Jungck)在1974年的一本纪念文集中讲了他所认为的事情经过。目前尚不清楚他为什么要对爱丽丝案进行如此详细的描述。也许他担心出现法律纠纷,或者他想为自己辩解。他所讲述的故事开始于1934年,当时他的叔叔,也就是出版社创始人恩斯特·莱因哈特(Ernst Reinhardt)委托爱丽丝写这本书:“我叔叔去了维也纳,拜访了那里的熟人,想知道谁能写这样一本菜谱。结果发现,所有烹饪学校的校长都已经出版了烹饪书,只有经营着一家小型烹饪学校的爱丽丝·乌尔巴赫太太还没有写过书。”

1934/35年,卡尔毕业于维也纳布赖滕塞寄宿高中

荣克所讲述的,听起来像是灰姑娘的故事。一个出版商发现了一个不知名的、尚未出版过只字片语的女人。找她似乎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所有烹饪学校的校长”都已经出书了。而实际上,爱丽丝在1925年已经与她的姐姐西多妮一起出版了一本成功的烹饪书,当时她已被认为是烹饪界的知名人士了。也许荣克不知道这一点,但他的叔叔莱因哈特肯定知道,因为出版爱丽丝第一本书的莫里兹·佩尔斯出版社在奥地利代理了几家德国出版社,其中就包括恩斯特·莱因哈特的出版社。[23]关于这一点荣克语焉不详,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不算什么问题,但他偏偏在文章中讲了更过分的话:“乌尔巴赫夫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了她的菜谱——后来她曾经告诉我,由于她根本没有那么多菜谱,她挪用了其他烹饪书中的一些菜谱并改了菜名。”[24]

荣克这样说的目的,现在慢慢清楚了。他是要通过质疑爱丽丝作品的原创性来掩盖自己的剽窃行为。事实上,爱丽丝积累了很多素材,甚至还在1938年给荣克写了另外两本烹饪书:一本名为《无肉饮食》(Die fleischlose Kost)的素食菜谱和一本“高胆固醇”的《维也纳糕点》(Wiener Mehlspeisen)。荣克在他的纪念文章中对这两本书只字未提。他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在奥地利并入德国后,全部三部作品都以另外一个作者的名字出版了。所以,“挪用了其他烹饪书中菜谱”的人不是爱丽丝,而是荣克。[25]

在她的回忆录中,爱丽丝讲述了这本烹饪书不一样的诞生经过:“我收到了来自莱因哈特出版社的一封信。他写道:‘我想要出版一本维也纳的烹饪书。我的朋友S女士是在去加施泰因(Gastein)的火车上认识您的。她觉得您应该写这样一本书。您愿意写吗?’”[26]爱丽丝同意了,她为能够延续家族传统而感到自豪:

我父亲,我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多位表兄弟,近二十个家庭成员都是专业作家或偶尔写作。就连我的儿子(奥托)也写了一个电影剧本,并把它卖给了好莱坞的一家电影公司,尽管他从事着与写作完全不同的职业……我也加入了写作的行列,当然我没有想到我的书会成为一本畅销书。[27]

荣克在1974年没有提到《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成了一本畅销书,而是详细描述了该书出版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奥地利,这本书由中央图书和版画贸易协会(Zentralgesellschaft für buchgewerbliche und graphische Betriebe ,缩写为ZG)[28]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最初将其分成若干小册子单独销售。另外该书还引起了奥地利买家的误解,出于某种原因,他们以为作者将在奥地利全国的巡回读书会活动中提供烹饪课程。[29]总之,根据荣克先生自己的说法,这本书带给他的只有麻烦——因为奥地利的经销商们做出了错误的承诺,莱因哈特出版社不得不处理相关的询问。

荣克还避而不谈该书收到的优秀书评。1935年12月,第一篇赞美该书的评论正好赶在圣诞销售旺季刊登出来:“在美食烹饪界享有最佳声誉的名厨爱丽丝·乌尔巴赫现在出版了一本精美的菜谱:《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书名体现出其丰富的内容,但还不是全部。因为这本500多页的书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烹饪智慧。”[30]《帝国邮报》(Die Reichspost)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这句简洁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是刚刚出版的……一本关于家常美食烹饪和家务管理的优秀书籍的标题,作者爱丽丝·乌尔巴赫拥有一所维也纳著名的烹饪学校,还有很多外国人来她的学校学习……在书中数以千计的菜谱中,始终贯穿着纯正的维也纳风味。在维也纳糕点的章节,爱丽丝·乌尔巴赫讲解得特别详细,这些糕点都是长期以来享誉全球的维也纳特色美食:苹果馅饼、狂欢节甜甜圈、皇帝煎饼——所有这些人见人爱的美味,在书中都能找到最佳的制作方法,而且该书还用真实的照片展示了美食诞生的每个步骤。作者拥有专业知识,她用单独一章介绍了现代营养搭配。书中还有生食、素食、减肥餐等各种特殊菜谱的讲解,对婴儿餐以及旅行餐和周末美食的介绍同样详尽和令人折服。如果你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菜谱依然不知道第二天或者某个节庆场合该做什么菜,你只需要看看书中的附录:在那里你会轻松找到适合一年中各种日子的、最精致又最省钱的菜品组合——比如适合茶歇、家庭庆祝活动和家庭晚宴的套餐。总之,要概括这本物美价廉的菜谱,最贴切的莫过于标题页上的那句话:“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31]

这本书包含大量彩色和黑白照片,但不全是菜肴。有几张照片上能看到烹饪学校年轻的女学员正在搅拌锅中的食物。但爱丽丝本人却只在照片中露出过双手——比如她在揉面或切配料。除了这双手之外,她是一个“隐身”的女人。这种隐形肯定不是爱丽丝要求的。她喜欢拍照,虽然她不认为自己特别漂亮,但战后也有无数张她在高耸的蛋糕旁自豪摆拍的照片。

在厨房拍摄爱丽丝烹饪的照片时,拍全身会比只拍她的双手要容易些。那么,为什么1935年的书中没有出现她的脸?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她的鼻子具有明显的犹太人特征。虽然乌尔巴赫这个姓氏听起来不像是犹太人(至今在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中都有乌尔巴赫这个姓氏),但她的脸却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而她的身世对于1935年的德国出版商来说,是绝对不愿意透露的。在同一时代,美国一些烹饪书的黑人女性作家也经历了与爱丽丝非常相似的命运。[32]她们的作者照片也被视为会损害商业利益,就像她们“听起来像黑人”的名字一样,根本没有被出版社提及。这一切都被隐去了。

1935年,爱丽丝并没有抱怨作者照片的缺失。她对自己的书太自豪了,她和她所有的维也纳朋友一起庆祝此书的出版。

但她不可能猜到后来事情的走向。

“努力学习”——《在维也纳是这样做饭的!》书中插图


[1] 即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 一些文艺作品再现了乔布斯在里德学院的学生时代,包括2013年的电影《乔布斯》(Jobs),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在影片中扮演史蒂夫·乔布斯。

[3] 基泽另一个有趣的侧面体现在他与摩根索过从甚密。这位里德学院的校长极有可能是摩根索信息网络的一部分。摩根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其财政部建立了这一网络,它是一个专门处理腐败案件的高效情报机构,可与胡佛(Hoover)创办的联邦调查局(FBI)相媲美。然而,摩根索的“信息网络”不仅在美国运作,而且还在欧洲和亚洲收集情报。这使得摩根索不仅仅是罗斯福的财政部长,还是其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顾问。

[4] 《你不能只靠智力生活》(You don’t live on intellect alone)。见德克斯特·基泽的讣告,《里德杂志》(Reed Magazine)。网址:https://www.reed.edu/reed_magazine/june2012/articles/features/comrades/comrades4.html

[5] 出自理查德·肖尔茨(Richard Scholz)所写的文章《双重难民,奥地利滑雪专家返回美国》(Twice Refugee,Austrian Ski Expert Returns to US),《俄勒冈人》,1937年9月17日。

[6] 奥托给爱丽丝的信,1935年11月18日,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7] 奥托给爱丽丝的信,1935年9月23日,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在另一封信中,他附上了《时代》(Time)杂志中关于基泽先生的文章。“《时代》是阅读量最大的知识分子杂志,出现在这本杂志中对里德来说是极好的宣传。不过,他(基泽先生)真的很有魅力。我真的非常担心你们的物质状况,我知道你现在非常艰辛。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会给你寄一些钱……送上最真诚的问候和亲吻,奥托。” 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8] 奥托给卡尔的信,1935年12月3日,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9] 奥托给爱丽丝的信,1935年11月25日,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10] 年1月28日,提交给学院院长的关于成立滑雪队的报告:“1934/35年没有队伍……1935/36年:由奥托·乌尔巴赫组织滑雪队有70名女生、30名男生和12名校外成员。在滑雪道上有很多广告。5名成员组成的团队参加了由冬季运动协会主办的公开赛。球队还去参加了在优胜美地举行的校际比赛,赢得了第四名。”在此感谢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里德学院特藏档案馆(Special Collections and Archives)的卡罗琳·鲁尔(Caroline Reul)找到了这些资料。奥托的滑雪照片见:“里德数字档案”(Reed Digital Collections)中的《里德学院报》(Reed College Bulletin)1936年第15卷(1),考狄利娅·多德森的照片见:《里德学院报》1937年第16卷(1)。

[11] 文章标题分别是:“里德教练员计划开办滑雪学校:在圣诞假期期间,里德学院的滑雪学生教员奥托·罗伯特·乌尔巴赫将在胡德山的斜坡上开办滑雪学校”,“里德滑雪导师计划举办展览:乌尔巴赫将组织特别的‘飞跃一英里’活动”,“为什么要等待冬天?里德滑雪爱好者这样说。在维也纳滑雪专家奥托·乌尔巴赫的指导下,这个木制滑雪道已于上周安装完毕”。1987年,里德学院校报《里德学院探索》(Reed College Quest)报道了奥托创办滑雪学校的情况,以及他和他的学生在优胜美地的第一次比赛中发生的许多事故。奥托髋部等处受伤。见J.J.哈帕拉(J.J. Haapala)所写的《里德学院滑雪队的起源》(Origin of the Reed College Ski Team),见:《里德学院探索》,1987年2月23日,第7页。作者以为奥托是德国人。

[12] 作者与克拉拉·冯塔纳(Clara Fontana)关于其姨祖母考狄利娅·多德森的谈话,伦敦,2019年。

[13] 引述于麦金托什,《姐妹》(Sisterhood),第176页。麦金托什本人曾是战略情报局(OSS)的一名工作人员。

[14] 从中国寄给卡尔的信,未注明日期,1936年或1937年。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15] 关于普奇在里德学院的那些年,见网站: https://www.reed.edu/reedmagazine/articles/2014/emilio-pucci.html

[16] 普奇在里德学院的演讲:https://soundcloud.com/reedcollege/pucci-emilio- talk-on-design-at-reed-college-1962

[17] 里德学院后来收集了对普奇的回忆。凯瑟琳·卡希尔·道格尔(Kathleen Cahill Dougall)记得他“非常英俊,以探戈闻名”。伊丽莎白·麦克拉肯(Elizabeth McCracken)曾与他一起跳舞,此前普奇教了她和一些女学生跳维也纳华尔兹。见:https://www.reed.edu/reed-magazine/articles/ 2014/emilio-pucci.html

[18] 1935—1936年,他还在乔治亚大学学习农业。见他在战略情报局的履历表。普奇在战后写了两份报告。第一份是日期1945年5月24日,是考狄利娅·多德森用打字机打的,里面有很多错误(这一直是她的弱项,她还在2003年给卡尔的一封信中为自己的错字道歉),第二份日期是1945年6月20日。这里使用的引文来自第二份较为详细的报告(以下简称“普奇报告”),收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RG 226,Entry 190C,Box 11德克斯特·基泽校长档案,1938年1月28日,里德学院特藏档案馆,里德学院,波特兰,俄勒冈州。)。

[19] 埃德的父亲于1921年至1948年期间在里德学院任比较文学教授并指导剧团工作。今天的里德露天剧场以他的名字命名。

[20] 奥托给爱丽丝的信,1935年,无日期,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21] 根据维也纳的城市登记文件,爱丽丝从1920年5月3日至1935年8月6日的登记地址是第16区的基尔希施泰腾路(Kirchstetterngasse)22/16号(同时登记了两个孩子:奥托,1913年9月28日出生;卡尔,1917年11月9日出生)。从1935年8月起的登记地址为格戴克路7/4(共同登记的孩子卡尔,生于1917年11月9日)。

[22] 见丹妮拉·庞克尔(Daniela Punkl)2002年所写的维也纳大学硕士毕业论文《莫里兹·佩尔斯出版社》(Verlag Moritz Perles),其中第161页列出了该出版社在外国的代理出版机构。

[23] 赫尔曼·荣克,《75年历史的恩斯特·莱因哈特出版社:从慕尼黑到巴塞尔的出版历程》(75 Jahre Ernst Reinhardt Verlag München Basel:Verlagsgeschichte),慕尼黑,1974年,第53页。

[24] 奥托给爱丽丝的信“第二本菜谱进展如何?”,出自奥托来自中国的信,无日期,1936年,奥托·乌尔巴赫遗物。2020年,莱因哈特出版社通知她,确实还有两份爱丽丝为该出版社写的手稿。在逃亡前不久,她放弃了《无肉饮食》和《维也纳糕点》两本书的所有权利。见1938年9月5日的声明,慕尼黑恩斯特·莱因哈特出版社档案。

[25] 爱丽丝·乌尔巴赫,《旧世界与新世界》,第19页。在她的回忆录中,爱丽丝没有提到她与西多妮此前出版的烹饪书。爱丽丝在她姐姐西多妮被杀害后试图忘掉关于她的一切。

[26] 爱丽丝·乌尔巴赫,《旧世界与新世界》,第19页。在她的回忆录中,爱丽丝没有提到她与西多妮此前出版的烹饪书。爱丽丝在她姐姐西多妮被杀害后试图忘掉关于她的一切。除了爱丽丝外,奥托没有告诉任何人剧本的内容。这可能与电影《敌人的律师》(Anwalt des Feindes)(原名“The Incident”)有关,讲述了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战俘营的故事,但这纯属猜测。

[27] 中央图书和版画贸易协会在奥地利代理了几家德国出版商,包括C.H.贝克出版社和古斯塔夫·奇本霍尔出版社(Gustav Kiepenheuer Verlag)。该协会后来并入书刊发行公司Mohr-ZG,现在是莫尔·莫拉瓦(Mohr Morawa)公司。

[28] 荣克《75年历史的恩斯特·莱因哈特出版社》,第54页起。

[29] 《舞台》(Die Bühne),1935年12月,第414期,第53页。就连奥托在美国也看到了该杂志,尽管有所延迟:“我在《舞台》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对这本书非常赞许。”奥托给爱丽丝的信,1936年7月13日,奥托·乌尔巴赫的遗物。

[30] 《帝国邮报》,1935年12月1日。

[31] 托尼·蒂普顿-马丁(Toni Tipton-Martin)著《杰米玛密码:两个世纪中的美国黑人烹饪书》(The Jemima Code:Two Centuries of African American Cookbooks),奥斯汀(Austin),2015年。

[32] 托贝格,《乔列什姑妈》,第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