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史密斯
Betty Smith 1896—1972
原名伊丽莎白·莉莲·韦娜,1896年12月15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她在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长大。贫寒的童年生活是她创作《布鲁克林有棵树》最重要的灵感来源。
十四岁时,贝蒂·史密斯被迫辍学去打工养家。四年后,为了继续深造,她边打工边在高中学习。1919年,她与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法律学位的乔治·史密斯结婚。在两个女儿都上学之后,贝蒂·史密斯才重新进入高中继续自己的学业,但仍没有完成。因为没有从高中毕业,她无法正式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此时,她开始以写作为自己的志业,旁听戏剧课程,磨炼写作技能,撰写剧本,向报纸投稿。长篇剧本《弗兰西·诺兰》获得密歇根大学的艾弗里·霍普伍德奖。获奖后,她受邀前往耶鲁大学学习戏剧。
1936年,贝蒂·史密斯来到北卡罗来纳州的教堂山参加地区剧院活动。20世纪30年代末,她将注意力从剧本创作转移到小说创作上。1943年,她的第一部小说《布鲁克林有棵树》出版。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1944年,《布鲁克林有棵树》被改编成电影,由著名导演埃利亚·卡赞执导,斩获多项奥斯卡奖项。
1972年,贝蒂·史密斯去世,埋葬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查珀尔希尔纪念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