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破甲弹(上)

面对着一屋子陌生男性的注视,比安卡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主动向会议室的人们打招呼。

环顾四周,比安卡看到这些男人们脸上无一例外都写满了惊讶和怀疑,甚至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他们的眼神仿佛在审视着一件稀奇的展品,而非一位前来洽谈的合作者。

比安卡知道,人们很难把自己少女的外表和军工专家联想到一起,不管是自家工厂的工人、西班牙客户,又或者是斯太尔公司的员工。但她有信心扭转局面,联想到电梯里的标语,她微微抬起右手,向众人行了一个标准的**礼。

“嘿,希儿。”

比安卡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短暂的沉默后,有人率先反应了过来,迟迟地回了一句“嘿,希儿”。

紧接着,其他人也像是突然被惊醒一般,纷纷回过神来,略显慌乱地向比安卡回礼。

比安卡的举动似乎提醒了他们,站在面前的这位年轻女性并非什么误入会议室的无关人员,而是一位值得他们给予基本尊重的客人。

坐在会议桌首位的是一位身材矮胖的男人,他有着一头稀疏的金色头发,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怀表。听到比安卡的声音,他抬起头,将目光投向了这位不速之客。他扶了一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比安卡,缓缓开口问道:“这个时间不对吧,您似乎来早了一些。”

“不好意思,我刚从毛瑟驻柏林办事处赶来。这不马上奥运会了,考虑到街上各国游客和车辆的影响,就提前了一些以避开交通高峰期。”

比安卡礼貌地解释道,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位金表男的反应。听到比安卡提起毛瑟公司,金表男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似乎对她的身份多了几分确认。

他清了清嗓子,用略带审视的语气问道:“请问专家您贵姓,不知资料是否带齐?”

“专家不敢当,我的名字是比安卡·冯·沃尔夫冈,你说的资料自然是带齐的——丽塔,把资料给我。”

比安卡自信地回答道,同时示意身后的丽塔将文件袋递给她。

接过文件袋,比安卡的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振奋,看来阿尔特纳公司对这次合作相当重视,否则也不会如此谨慎地核实她的身份。金表男接过比安卡递来的文件,仔细地翻看了几页,眉头却越皱越紧,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不到200克的炮弹,能击穿30毫米的装甲钢?这怎么可能?“

“这女孩看起来还没我女儿大……”

“这就是好不容易请来的专家?感觉更像专家的学生。”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质疑和嘲讽的声音此起彼伏。

比安卡没有理会这些声音,她轻轻地敲了敲演讲台,等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面对未知的新事物,警惕和怀疑心理是正常的,但若是为此拒绝了解、固步自封,则是大大的愚蠢。我来讲解一下这种新技术,是否要听是你们的事。传统炮弹使用动能击穿装甲,而这种新炮弹使用的是化学能。”

环顾四周,比安卡看到众人脸上迷茫的神情,知道自己需要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解释这项技术。她拿起桌上的一支笔,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开始为众人讲解起来。

“破甲弹是利用成型装药的聚能效应来完成作战任务的弹药,聚能效应——又称为门罗效应,源于1888年美国人门罗(Charles E. Munroe)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定律。

聚能效应是指在炸药一端的凹槽产生的能量集中现象。炸药爆炸时,爆轰产物会沿着炸药外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对目标进行做功……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大家请看图。

图A,普通的高爆弹命中钢板,炮弹爆炸会在钢板表面产生一个很小的凹坑,这就是炸药爆轰产物沿法线飞散的结果。

图B,当我们在炸药表面预留凹槽,炸药的爆轰产物会沿凹槽飞散并在轴线汇聚,形成速度很高的汇聚气流,对钢板有十分显著的冲击、破坏作用。

图C,当炸药凹槽内布设一层金属材料(药型罩)后,炸药爆轰驱动金属挤压变形并在轴线形成一股速度很高的射流,这股金属射流对靶板的侵彻作用,比图B中单纯的气流更强。”

“女士,那么图D是什么情况。炸药远离靶板,为什么穿透力反而增加了?”

比安卡正讲得尽性,却被一个浑厚的男声打断,她抬起头,提问者是中途加入会议室的一名中年男性,他身材高大,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金丝眼镜后,一双深邃的蓝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专注地盯着比安卡,仿佛在期待着她的解答。

与会议室里其他人迷茫、困惑甚至是不屑一顾的表情不同,这位男士自从进门后一直保持着认真聆听的态度,这让比安卡倍感欣慰,终于有人能听懂了。

“是的,当炸药远离靶板一段距离,形成的金属射流会进一步拉伸,对靶板的侵彻作用也随之加强。”

比安卡振作精神,讲解地更加认真,仿佛回到了前世实验室和师兄学习的时光,原本科普向的简单介绍变成了学术性的探讨,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炸药的爆炸视为一个整体。可实际上,炸药的爆炸和木头燃烧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从起爆点向四周扩散的过程。”

她拿起马克笔,在图D旁的空白处画了起来,

“炸药爆炸时,会产生高温高压的爆轰波和大量爆轰产物,它们会强烈压缩药型罩,使其高速向轴线汇聚。在这个过程中,药型罩材料会在轴线与对称轴的另一侧发生碰撞。”

(上图是未引爆时破甲弹的1/2切面图,下图是爆炸过程中,药型罩被冲击波压垮向中轴汇聚,形成向前运动的高速金属体)

“由于药型罩材料的压垮和碰撞与轴线并不是完全垂直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角度,所以在碰撞后,会产生速度更高的向前运动的金属射流。”

比安卡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药型罩尖端的金属含量少,炸药含量多,所以金属射流的速度更快;而尾部的金属含量多,炸药含量少,金属射流的速度相对较慢。真正起到侵彻和杀伤作用的,主要是药型罩的尖端部分。”

(原图太长,只能截成四个)

(金属射流不同部位的速度分布)

“正是由于金属射流不同部位的速度差异,所以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金属射流会不断拉长,最终断裂成细小的颗粒而离散,而这种离散现象会影响到最终的穿孔深度。”

比安卡最后总结道,“所以,炸药爆炸距离靶板特定距离爆炸时,产生的穿透力最强,我们将这个距离称之为‘最佳炸高’。”

(射流侵彻深度——炸高曲线,6条最后变横线的是理论值,没考虑金属射流断裂对穿深的衰减。还有一条是实际曲线,侵彻曲线最高点对应的炸高就是最佳炸高。)